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文茶诗―徐秀棠谈紫砂希望工程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5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文茶诗―徐秀棠谈紫砂希望工程,一年一度春风拂,春暖花开访秀棠。是日,笔者就「紫砂名师谈宜壶希望工程」专题采访


 一年一度春风拂,春暖花开访秀棠。是日,笔者就「紫砂名师谈宜壶希望工程」专题采访了紫砂工艺大师、宜兴市长乐弘陶艺有限公司总工艺师徐秀棠先生。徐秀棠,著名紫砂雕塑陶艺家,在紫砂领域别树一帜,造诣颇深,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人文地域文化特征,擅长以民间民风民俗为题材,尤其以民间传统风格创制新品,在紫砂界独领风骚。下面是采访时徐秀棠根笔者所谈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紫砂的现状

 现状并不是紫砂跌入最低谷,而是质与价比较平稳而已。紫砂行业也存在着一种自然淘汰。从紫砂热必然要到紫砂乱,紫砂乱必然要到紫砂跌入最低谷。鱼目混珠,泥沙俱下,这是现象。经济有经济的运行规律,艺术有艺术的发展规律,违反规律,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紫砂现在陷入低谷状态,这是较正常的,很多制壶的人做不下去,这是较正常的。乡镇村企业人员很多已经无情地被淘汰,这也是较正常的。「山因积石自成高,泽以长流方及远。」做事情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急于求成就能成功的,不是靠规模生产发展起来的,不是带有私欲和利己目的、急功近利就能办成的。
 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有些事,有些作品靠吹、靠编、靠代工、靠抄袭,这就会破坏规律,违反规律。只有反对火爆,反对突进、突发、突变,才能遵循发展规律,事实也是如此,出现突进,、突发、突变,火爆的「表面繁荣」,实际上就破坏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紫砂的前途

 人类起源,社会发展到一定地步,需要日用器具一样,同陶瓷发生了一定的关系。人类社会过去、现在、将来都离不开陶瓷。而紫砂陶艺是陶瓷品种中独特的工艺品,可以说,有人类,就有紫砂饭吃,紫砂界总体来说,好比是一个宝塔形的基础态势,大多数人是奠基石,人类最多,塔层高些,人数要少些。越往高,人就越少。能成为塔顶──也就是顶尖高手名人,只能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出现。层次区分要分清,艺术层次的区别,也只有积累经验,成内行后才能有所理解。别以为几万人在制壶,就好象没有高档艺术品。不要用「绝对经济」的眼光来衡量艺术的发展。要先有名作,才能出现名人。而不是所有名人的作品,全部都是名作。这就是内行与外行的区别、收藏标准的区别、鉴定标准的区别。

紫砂的展望

 既然前途是光明的,那就需要脚踏实地,实心实意地追求艺术,追求创新,追求质量,靠自身的行动,靠自身的实力,靠自身的聪明才智,持之以恒,那一定还会出很多艺术家,还会出很多好的作品。靠潜心钻研、潜心制作的人,他的作品不等于卖不出去,而是客商、藏家仍然认可。
 传统与现代的争论比较激烈。争论是好事,要顺其自然,遵循市场规律,遵循艺术发展规律,谁也不要横加干涉,谁也不要妨碍谁,谁也不要靠攻击对方去生存、去发展;不要攻击,不要扼杀,特别是不要去贬低别人来突出自己。人们要吃茶,就要使用器皿,就有人喜欢紫砂。只要人们需要,只要社会认可,就各自发展。你发展你的,他发展他的。艺术的归宿在于人文地理,在于民族传统。
 紫砂从低谷到平稳,从平稳到提高,质上去,价才上去,这是较正常的。出了名作,才有名人。传统技艺的保存,传统流派的研究,壶艺家、收藏家、学者、评论家、史学家的互相了解与沟通,这些因素,再加上紫砂陶艺家自身的继承、发扬、开拓、发展,千锤百炼,修正美化,到达精美的地步,到达完美的地步,还愁没有市场,没有生命力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何道洪谈紫砂希望工程
近日,笔者就「紫砂的现状、前途、展望」专题采访了紫砂工艺大师何道洪先生。何道洪,宜兴紫砂工艺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是继顾景舟之后又一位实力派顶尖人物,当今紫砂壶界又一位旗手,以制作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而著称壶界。以下是笔者与何道洪所谈的主要观点和内容。紫砂具有雄厚生命力紫砂传统工艺是陶都宜兴独有的传统工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传统工艺,它是有生命力的。尽管目前紫砂市场在调整之中,但有事业心、有艺术追求的艺人从未灰心、失望或是旁观,而是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用自己最好的创新作品来投入市场,使爱壶者、藏壶者真正拿到好的壶,好好品味,享受艺术之美。历史上也曾有过高峰期后跌入低谷的情况,但好的紫砂壶往往能经受住考验,成为经典之作,代代相传。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紫砂是有生命力的,优秀的传统工艺是有生命力的。目前淘汰的只是劣品由于前几年紫砂的疯狂、失控、失序,导致人人都做「紫砂黄金梦」,从业人员亦超过历史...
· 茶文化―茶文茶诗―门外谈茶
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但是,受父亲影响,数十年来,喝过不少茶,大红袍,铁观音,龙井,毛尖等等,也都品尝过。�W�W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茶而解之。”可见茶一开始就是一种解药。古今谈论茶的文字很多,但是,降、解、散、消、祛、除、荡、清、绝、轻等等,永远是这些文字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虽然某些说法过于玄妙,但即使牛饮驴饮的俗物,也懂得用茶来解酒消滞。�W�W懂得茶的文化,大半就讲究品茗正道了。厚朴无华的粗陶皿当是最佳,厚身方口,不过拳头大小,周身暗褐的色彩,花纹却来得巧,粗细相间暗红的几笔,不对称的抽象由着你遐思。陶皿的妙处正在于持温良久,茶可泡出后味,且有淡淡的泥气在水冲入时掺在茶香中,在扑鼻的清雅里平添了些乡俗,仿佛是将茶连树带根也一同泡了,更见些情趣。�W�W水么?是有讲究的。古法沸水四形:雪花开,梅花开,莲花沸,趵突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茶文化―茶文茶诗―喝茶谈茶
茶,是先人遗留给我们最为丰厚的遗产之一,茶不仅是“得荼解毒”,不仅是当今富贵病的良药,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口感享受,更是一座连通古今中外的桥梁,更是一种友情文化的承传,更是一种精神的盛宴!古时,喝茶,给布衣劳间大口喝茶解渴,暇时听书看戏解乏,粗茶淡饭,一种不语的惬意;品茶,在雅士眼里,要讲究同品之士的嗜好,讲究茶叶摘采的时节、产地、地貌的范围,讲究制茶的茶质、茶形、茶色的茶品,讲究泡茶使用的好壶、佳水、火炉、木炭的拼配,讲究琴、棋、书、画、竹、松、花、草、溪环境的协调,讲究季节气象的和谐,经雅士的提炼,品茶上升为道,似有非有似无亦有,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盛宴,一种至高至雅的享受!今人,喝茶成为一种时尚,有喜或浓或清或粗或细的绿茶,有喜或观音或岩茶或单丛或台茶,有喜普洱或生或熟或饼或驼或散,林林种种,各有特色,各有所好,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然世间总有些不和谐之音,常有一些人以一己之所好定茶之好...
· 茶文化―茶文茶诗―紫砂点灯记
又是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写着斗大「茶」字的玻璃门「叮当」一声,进来了今天第一个客人。老李触了电似的赶紧升火煮水,一边迎上满脸笑容,招呼道:「来来来,坐落来呷茶!」另一边偷偷端详这位前额微秃,西装笔挺的中年人……老李越看心跳越快「咦……莫非他就是传说中的大收藏家林董?」你看,对街不是停了一辆黑头大奔驰!想到这节,砂场老将的他也不禁心头老鹿乱撞了起来……。今天的开水似乎热的特别慢,冷气却又不够冷。好容易老李从新换的「吕尧臣」里冲出茶汤了――赶忙用微微颤抖的手,奉上一杯汤色栗红的「红印」,这可是他店里最高等级的待客茶了。呷了一口,只见这位「贵客」面无表情地「嗯」了一声,老李心中又惊又喜地盘算着「看来『印级』普洱人家还看不上眼……」,想着想着,手中的长寿还真递不出去了,心底开始懊悔抽屉没有摆两包「大卫豆腐」充充场面。那客人似乎对老李的失态视若无睹(或许人家大老板早就习惯别人在他眼前手忙脚乱的窘状)...
· 茶文化―茶文茶诗―亲近紫砂壶
紫砂壶出自无锡宜兴,我每次去无锡,只要有空余时间,都要购―把紫砂壶,现在家中有5把紫砂壶,价钱从10多元到200元不等。我知道,我所拥有的紫砂壶不是紫砂壶中的珍品、,也不是大师、名人作品,但这5把紫砂壶做工精细,造型巧妙,我也十分喜爱。紫砂壶融壶泥、壶色、壶形、壶章、题铭、绘画、书法、雕刻等诸艺于一身,品种有二三千个,容量有大有小,大的东坡提梁壶,能盛水50公斤左右,小的仅盛水50克至100克。壶的造型变化多端,真可谓“方非一式,圆无一相”,造型千姿百态,有的圆肥敦厚,有的纤娇秀丽,有的拙纳含蓄,有的小巧洒脱,有的古朴典雅,有的妙趣天成。好的紫砂壶还镌以诗文、绘以书画、嵌以金银,典雅之中显华贵。一柄在握,抚弄摩挲,二三知己,品茶说壶,真可谓其乐融融。中国文人特别喜欢紫砂壶、亲近紫砂壶,宋朝诗人梅尧臣的诗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可谓―语中的,讲的就是用紫砂壶烹茶。上品紫砂壶的色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