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文茶诗―讨债路上走出的茶商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3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文茶诗―讨债路上走出的茶商, 听茶叶界人士介绍,来自闽东茶乡宁德的茶商―――林洪生,虽然年轻,却有着传奇

   听茶叶界人士介绍,来自闽东茶乡宁德的茶商―――林洪生,虽然年轻,却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他已在兰州市城关区和七里河区开了多家茶叶经营店,并在2005年年底引进了一家国内茶叶连锁品牌。至此,他进入了茶叶品牌的打造期。

  出身茶乡

  从小与茶打交道


  在武都路雪峰茶行的雅座上,老板林洪生一边让记者品尝刚刚发来的新茶,一边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他的家乡闽东宁德一带,自古就是全国有名的茶叶之乡,全国有名的铁观音茶,多数都产在这一带。他从能干活开始,除了上学,就是跟着大人上山采茶。他告诉记者,那时每天采的茶叶还不到十斤,晚上回来后集中交给收茶的茶商。刚采到的茶叶卖得也很便宜,一年下来家里也赚不了多少钱,而比较赚钱的还是加工茶叶的人和销售茶叶的商人。

  首次创业

  茶厂以赔本而告终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家里也慢慢有了一些钱,他有了办茶厂的想法。1998年,他和一位一起长大的朋友在当地开了一家规模比较大的茶厂,招聘了一些工人开始加工茶叶,货全部发到了全国各地。后来,由于经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再加上有很多发往全国各地的货收不到货款,茶厂办了一年就倒闭了。他和朋友赔了近20万元,还欠了一屁股账。

  扎根兰州

  要账路上走出的茶商


  倔强的他并没有就此低头,反而暗下决心,要以“诚信”再闯出一番天地来。1999年五六月,为收回开茶厂时欠的钱,他踏上了讨账的路。

  在兰州他看到这里的市场不仅大,而且政府也给优惠政策。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在兰州发展。他告诉记者,当时他只有两三万元。后来通过熟人借了一些,在家人的帮助下,首先在城关区的农民巷开了一家只有十几个平方米的茶叶经营店。

  当时,兰州的茶叶专卖店还不足100户,很多茶叶都通过百货商店进入千家万户,生意还比较好做。可是好景不长,赶上了农民巷拆迁,他只好将店关了,但那时他已积累了部分资本。

  谋求发展

  从小门店到连锁经营


  农民巷的门店关了后,他又在城关区的雁滩开了一家比较大的门店。从那时起,他用诚信换来了消费者的关爱和信赖。卖出去的茶叶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他绝对是二话不说,就给消费者换;有很多消费者喜欢大幅的压价,而他会在保本的前提下出售。就这样在2001年年底,他又在西北宾馆门口开了一家面积比较大的南峰茶行,这两个店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市场打开了,他的茶叶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有百分之五十的是回头客。另外,天水等地的一些茶叶经销商也前来批货;还有一些外地的消费者,乘出差的机会专门到他的茶行买茶;也有部分外地人打电话要求邮购。总之,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购买,他都会满足消费者。

  后来几年,他连续在庆阳路、小西湖、武都路及部分超市开了六七家店。其中武都路的这家茶行为了打造品牌,引进了目前全世界流行的连锁经营模式,专门经营各种各样的普洱茶。

  记者访谈

  诚信是赚钱的基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林洪生先生常提的一句话就是“茶品即人品”,要想做好生意,诚信是最大的根本,如果失去了诚信,这辈子就别想再赚钱了。如果你卖出去的茶叶没有质量保证,还会有回头客吗?肯定没有。

  记者:在茶叶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取得效益和成功?

  林洪生:常言道“茶叶三分解渴七分品”,对茶叶质量的好坏,会喝茶的人只要轻微的品一品,就能知道茶叶的质量。为提高茶叶的质量,我曾将一些质量不好的茶叶退还给厂家,并且不在那里进货。我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几个茶叶主产区专门去看,尤其关注茶叶的长势及制作、包装等每一个环节。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茶叶的质量。

  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诚信,应该说诚信是赚钱的基石。千万不能去忽悠自己的客户,更不能将自己质量不过关的产品销售给广大消费者。

  记者:从商海里打拼了这么多年,您是如何发现财富的?

  林洪生:其实每个人身边都有一笔无价的财富,但是很多人却不会去挖掘。大家身边都有很多可以互相合作、互相交换的资源,就看你如何去掌控它、利用它。要想成功,就要向行业顶尖的朋友学习,这样你才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快速成长起来。只要相信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你就一定会努力取得成功。

  记者:您今后还有什么新的打算或投资计划?

  林洪生:目前,我已经开始尝试茶叶的连锁化经营,如果尝试成功后,将再开几家店。他还告诉记者,目前他的经营还是比较单一,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将进行多元化发展,比如生产包装袋、做一些贸易等。还准备做建材等方面的生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的情诗
1如果我是开水你是茶叶那么你的香郁必须倚赖我的无味。2让你的干枯柔柔的在我里面展开,舒散;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3我必须热,甚至沸彼此才能相溶。4我们必须隐藏在水里相觑,相缠一盏茶功夫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5无论你怎样浮沉把持不定你终将缓缓的(噢,轻轻的)落下,攒聚在我最深处。6那时候你最苦的一滴泪将是我最甘美的一口茶。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诗
《尝茶》[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峡中尝茶》[唐]郑谷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尝云芝茶》[元]刘秉忠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舌根未得天真味。算观先通圣妙香。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对茶》[唐]孙淑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诗茶歌
饮茶歌姜茶能治疾,糖茶能和胃。菊花茶明目,烫茶伤五内。饭后茶消食,酒后茶解醉。午茶长精神,晚茶难入睡。空腹饮茶心里慌,隔夜剩茶会伤胃。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温饮保年岁。茶之十德一、散郁气二、驱睡气三、养生气四、驱病气五、树礼仁六、表敬意七、尝滋味八、养身体九、可行道十、可雅志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J。玉鼎注漫流,金碾响丈竹。侵寻发美鬯,猗��生乳粟。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 茶文化―茶文茶诗―联句诗
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几个人共作一首诗,但需意思联贯,相连成章。在唐代茶诗中,有一首题为《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们是:颜真卿,著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颜鲁公”;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省)县尉;张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工文辞,任吏官修撰;李萼,赵人,官居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诗曰: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这首啜茶联句,由六人共作,其中陆士修作首尾两句,这样总共七句。作者为了别出心裁,用了许多与啜茶有关的代名词。如陆士修用“代饮”比喻以饮茶代饮酒;张荐用的“华宴”借指茶宴;颜真卿用“流华”借指饮茶。因为诗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