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敦煌艺术―早期菩萨图像
敦煌文化―敦煌艺术―早期菩萨图像,早期菩萨图像第272窟是莫高窟北京最早的洞窟之一。此窟北壁中间的弥勒说法图又是莫
早期菩萨图像
第272窟是莫高窟北京最早的洞窟之一。此窟北壁中间的弥勒说法图又是莫高窟最早的说法图之一。图中弥勒佛盘坐于中心莲花台上,右手上举,作说法印.佛头上悬华盖,身后有项光背光。背光两侧向佛致礼的两身胁待菩萨生动有趣。这种胁待菩萨画在佛陀的身边,形象较小,数量不多,起陪衬作用。西壁佛龛内侧左右各画一身胁待菩萨。据考定,这应是弥勒佛的二大胁待----大妙相菩萨和法华林菩萨。
这两身胁待菩萨皆面相椭圆,体态丰满,手壁细长柔软,十指纤细修长。头戴三株宝冠,后有双层头光,腰系长裙,披巾两侧对称下垂,富于装饰美。特别用厚重的晕染法突出乳房和腹部及肚脐,反映出印度壁画人物造型强调乳房和腹部的特征。
此窟顶部四披所绘的天宫技乐图也颇具特色。天宫皆为穹窿顶的西域式建筑,楼台用透视画法,立体感很强,这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第一项采用透视技法描绘建筑。图中伎乐神情各异,舞姿优美,其中一身正在弹奏琵琶,具有西域风格。伎乐图早期飞天环绕藻井飞行,方向一致。由于身材短壮,又处于一条窄长空间内,其飞动感虽不强,但具有装饰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敦煌文化—敦煌艺术—早期菩萨图像
早期菩萨图像第272窟是莫高窟北京最早的洞窟之一。此窟北壁中间的弥勒说法图又是莫高窟最早的说法图之一。图中弥勒佛盘坐于中心莲花台上,右手上举,作说法印.佛头上悬华盖,身后有项光背光。背光两侧向佛致礼的两身胁待菩萨生动有趣。这种胁待菩萨画在佛陀的身边,形象较小,数量不多,起陪衬作用。西壁佛龛内侧左右各画一身胁待菩萨。据考定,这应是弥勒佛的二大胁待----大妙相菩萨和法华林菩萨。这两身胁待菩萨皆面相椭圆,体态丰满,手壁细长柔软,十指纤细修长。头戴三株宝冠,后有双层头光,腰系长裙,披巾两侧对称下垂,富于装饰美。特别用厚重的晕染法突出乳房和腹部及肚脐,反映出印度壁画人物造型强调乳房和腹部的特征。此窟顶部四披所绘的天宫技乐图也颇具特色。天宫皆为穹窿顶的西域式建筑,楼台用透视画法,立体感很强,这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第一项采用透视技法描绘建筑。图中伎乐神情各异,舞姿优美,其中一身正在弹奏琵琶,具有西域风格。...
· 敦煌文化―敦煌艺术―敦煌飞天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地区约500多个石窟中,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习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现在,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乐”。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在唐代,还出现了不少双飞天。如第321窟西壁佛龛上层南侧的两身双飞天,飞姿优美。这两身飞天的肤体虽然变成降黑色,但眉目轮廓及体形姿态线条十分清晰,身体修长,昂道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散花...
· 敦煌文化—敦煌艺术—敦煌飞天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地区约500多个石窟中,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习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现在,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乐”。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在唐代,还出现了不少双飞天。如第321窟西壁佛龛上层南侧的两身双飞天,飞姿优美。这两身飞天的肤体虽然变成降黑色,但眉目轮廓及体形姿态线条十分清晰,身体修长,昂道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散花...
· 敦煌文化―敦煌艺术―第275窟西壁交脚弥勒菩萨
第275窟西壁正中端坐的彩塑交脚弥勒菩萨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北凉时期的作品之一。第275窟无前室,主室呈纵长方形,窟顶为纵向人字披形,起脊较宽。西壁不开佛龛,塑一身大型交脚弥勒菩萨,身高3.35米,肩宽1.2米。头戴化佛宝珠冠,项胸饰以璎珞,披发袒胸,肩披大巾,下着阴刻羊肠裙衣,扬掌交脚,稳坐双狮子座上。面颊丰满秀雅,五官线条柔和,鼻梁高隆,直通前庭,眼珠外突,鼻翼单薄,嘴唇微抿,神态安祥庄重。整个塑像造型简括,稳定挺拔。远观凝练利落,近看细琢精巧。衣褶的表现采用贴条与阴刻相结合的方法。在造型和雕塑手法上都深受印度石刻和西域造像艺术的影响。此外,交脚弥勒座下两隅各塑雄狮一头.狮子称为兽中之王.作者用删繁求简.去粗求精的概括和夸张手法,抓住狮子凶猛的瞬间神态,使其昂头挺立,龇牙咧嘴,显示了不可一世的雄威.与中间佛像沉定自若,恬静悠适的形态形成了刚柔对比.烘托了佛庄严神圣的气质.这身交脚弥勒菩萨...
· 敦煌文化—敦煌艺术—第275窟西壁交脚弥勒菩萨
第275窟西壁正中端坐的彩塑交脚弥勒菩萨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北凉时期的作品之一。第275窟无前室,主室呈纵长方形,窟顶为纵向人字披形,起脊较宽。西壁不开佛龛,塑一身大型交脚弥勒菩萨,身高3.35米,肩宽1.2米。头戴化佛宝珠冠,项胸饰以璎珞,披发袒胸,肩披大巾,下着阴刻羊肠裙衣,扬掌交脚,稳坐双狮子座上。面颊丰满秀雅,五官线条柔和,鼻梁高隆,直通前庭,眼珠外突,鼻翼单薄,嘴唇微抿,神态安祥庄重。整个塑像造型简括,稳定挺拔。远观凝练利落,近看细琢精巧。衣褶的表现采用贴条与阴刻相结合的方法。在造型和雕塑手法上都深受印度石刻和西域造像艺术的影响。此外,交脚弥勒座下两隅各塑雄狮一头.狮子称为兽中之王.作者用删繁求简.去粗求精的概括和夸张手法,抓住狮子凶猛的瞬间神态,使其昂头挺立,龇牙咧嘴,显示了不可一世的雄威.与中间佛像沉定自若,恬静悠适的形态形成了刚柔对比.烘托了佛庄严神圣的气质.这身交脚弥勒菩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