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壁画故事―敦煌彩塑一绝,让人留恋忘返
敦煌彩塑独具魅力,古色古香,一经上市即成名品,所到之处,备受关注。 交易会上流光溢彩 2001年4月,在天津交易会5000余家参展厂商中,敦煌彩塑厂参展的敦煌彩塑、敦煌陶埙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交易会开幕仅两天时间,所带产品销售一空,省委领导对敦煌彩塑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代表甘肃向天津市赠送了敦煌彩塑和敦煌陶埙。《酒泉日报》以“埙声悠悠迎客来”为题,报道了天交会上敦煌彩塑厂产品展销的盛况。随后,《经济日报》、《市场报》,《北京晚报》、《甘肃日报》、《兰州晨报》等众多新闻媒体报道了敦煌彩塑厂及其产品的生产情况,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使敦煌彩塑逐渐为世人所认识。 艰苦创业 孜孜以求 说敦煌彩塑,就不能不说鲁勤学。鲁勤学生于敦煌,长于敦煌。从他记事的时候起,他就去过莫高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敦煌艺术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徐迟的《祁连山下》曾使他大受震动,常书鸿等老一代敦煌艺术家的感人事迹使他获益匪浅,他总觉得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敦煌人,更应该为弘扬敦煌艺术尽一点绵薄之力。 1987年,鲁勤学在敦煌工艺美术厂搞敦煌彩塑时,有一位日本客人带走了一尊敦煌彩塑。这尊彩塑在路途中被断为三截,日本客人很遗憾地寄来了破碎彩塑的照片。看到破碎彩塑的照片,鲁勤学内心很不安,他马上无偿地邮寄了一尊新的彩塑给日本客人。从此,他常惦记着如何才能研制出质地更坚硬的彩塑艺术品。 1995年,鲁勤学自筹资金搞起了自己的彩塑厂,他大胆设想,想用敦煌的土、敦煌的泥,烧制出原汁原味的敦煌彩塑。他跑遍了全市11个乡镇,选取各地的优质红土精心烧制,最终发现阿克塞、玉门关的红土和敦煌本地土掺和在一起的泥土烧制陶器成功率较高。为了烧制彩陶,鲁勤学借亲戚家一块地建了一个一米多高的小土窑,专门从琉璃厂请了一个烧窑师傅,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烧制出了附着力强、着色好、表现感优越的敦煌彩塑。不久,鲁勤学把这个项目报送甘肃省科委后,科委组织了20多位著名雕塑家,敦煌学专家进行了论证。之后,该项目又被上报到国家科委,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8年后,该项目的策划者鲁勤学经过不懈的努力,自筹资金搞起了彩塑厂,并成功地烧制出了陶制敦煌彩塑,填补了敦煌旅游产品的空白。 鲁勤学通过几年的实践,不仅开发了莫高窟的维那斯、卧佛、思维菩萨等经典艺术品的仿制品,而且还参照莫高窟220窟隋唐壁画中的桃形陶埙,精选了阳关,玉门关一带特有的陶土原料,烧制出了音色饱满浑厚的陶埙。 敦煌彩塑出路何在 近几年,经过鲁勤学的不懈努力,敦煌彩塑厂共开发60余个品种,每年可生产5000余件作品。 敦煌彩塑虽然工艺成熟,产品种类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目前敦煌彩塑厂还存在规模小,设备简陋,没有自己的固定厂址,没有固定的销售网点等许多现实问题,因此,生产出的敦煌彩塑数量少,产品更新换代缓慢,研制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筹资困难。另外敦煌的旅游市场不规范,存在着厂家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敦煌彩塑的市场价被抬得过高,销售上不去,制约了敦煌彩塑的生产、销售。有许多大型产品展销会、订货会特邀鲁厂长参加,但因缺乏必要的经济担保而多次痛失展示敦煌彩塑艺术的大好机遇。 敦煌彩塑厂要发展壮大,使敦煌彩塑真正被社会广泛认可,并形成敦煌旅游产品中比较成熟的知名品牌,首要的问题是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并得到资金上的援助;其次是扩大规模,更新技术,实现规模生产;同时,要加大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力度和产品的技术含量。眼下,敦煌彩塑厂所在的敦煌地毯厂马上就要面临拆迁了,而鲁勤学的敦煌彩塑厂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新厂址,要重新建厂并扩大生产规模还面临着很多很多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