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摩崖石刻―明清汕头灵泉岩摩崖石刻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明清汕头灵泉岩摩崖石刻,明―清汕头灵泉岩摩崖石刻位于汕头市�D浦镇蓬州村西约一公里处的山麓。岩由一巨大天
明―清 汕头 灵泉岩摩崖石刻 位于汕头市�D浦镇蓬州村西约一公里处的山麓。岩由一巨大天然岩石(俗称僧帽石)覆盖而成,面积约64.4平方米,内可容数十人。灵泉岩何时建庙,未见方志记载。明成化九年僧周海撰并镌刻在岩外崖壁上的《灵泉岩记》可知明以前已有僧人在此建寺。至1984年文物普查时,除了岩洞尚完好外,原于岩石之间夹沟构筑的僧舍、禅房等,现在荡然无存,所幸岩洞内右侧墙壁上保留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澄海县令王岱游灵泉岩时作的《灵泉岩望海山达濠一带》七律诗碑一方。碑高0.80米、宽0.46米,嵌于墙中,洞内东北角的一尊弥勒佛造像和清代的一些碑刻尚完好。1985年当地村民已对该寺进行初步修茸。灵泉岩摩崖石刻主要散布在灵泉岩周围山涧、崖壁上,有明至现代石刻20多题,最早的是明成化九年(1473年)周海撰写的《灵泉岩记》。
灵泉岩(含翁公书院、灵泉岩摩崖石刻)于1988年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明清汕头灵泉岩摩崖石刻
明—清汕头灵泉岩摩崖石刻位于汕头市鮀浦镇蓬州村西约一公里处的山麓。岩由一巨大天然岩石(俗称僧帽石)覆盖而成,面积约64.4平方米,内可容数十人。灵泉岩何时建庙,未见方志记载。明成化九年僧周海撰并镌刻在岩外崖壁上的《灵泉岩记》可知明以前已有僧人在此建寺。至1984年文物普查时,除了岩洞尚完好外,原于岩石之间夹沟构筑的僧舍、禅房等,现在荡然无存,所幸岩洞内右侧墙壁上保留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澄海县令王岱游灵泉岩时作的《灵泉岩望海山达濠一带》七律诗碑一方。碑高0.80米、宽0.46米,嵌于墙中,洞内东北角的一尊弥勒佛造像和清代的一些碑刻尚完好。1985年当地村民已对该寺进行初步修茸。灵泉岩摩崖石刻主要散布在灵泉岩周围山涧、崖壁上,有明至现代石刻20多题,最早的是明成化九年(1473年)周海撰写的《灵泉岩记》。灵泉岩(含翁公书院、灵泉岩摩崖石刻)于1988年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明清云浮九星岩摩崖石刻
明—清云浮九星岩摩崖石刻位于云浮市云城镇九星岩内。洞内原有明清石刻100题,现仅存40多题。石刻有篆、隶、楷、草体;大部分是诗刻,也有题名、题字、纪事等石刻,主要记述当地风俗景物及有关历史人物、事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明万历年间任罗定道宪副、“平瑶”有功建碑而载入康熙版《东安县志》的陈文衡(江西鄱阳人,进士出身)诗刻;有以“征黎”有功由参将升为副总兵的邓钟(福建泉州人)诗刻;有当地举人、任山东利津县知县的冯执中诗刻;有武士出身、任广东练兵参将、山东参将城守备的傅良桥(江西抚州人)诗刻;有清康熙年间任东安经制千总、开平城守备、东安城守千总的吴允中(福建南安人)诗刻;还有曾倡修云浮九龙桥、任东安县知县的韩允嘉(山东淄州人)诗刻等。1988年云浮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明清云浮九星岩摩崖石刻
明―清云浮九星岩摩崖石刻位于云浮市云城镇九星岩内。洞内原有明清石刻100题,现仅存40多题。石刻有篆、隶、楷、草体;大部分是诗刻,也有题名、题字、纪事等石刻,主要记述当地风俗景物及有关历史人物、事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明万历年间任罗定道宪副、“平瑶”有功建碑而载入康熙版《东安县志》的陈文衡(江西鄱阳人,进士出身)诗刻;有以“征黎”有功由参将升为副总兵的邓钟(福建泉州人)诗刻;有当地举人、任山东利津县知县的冯执中诗刻;有武士出身、任广东练兵参将、山东参将城守备的傅良桥(江西抚州人)诗刻;有清康熙年间任东安经制千总、开平城守备、东安城守千总的吴允中(福建南安人)诗刻;还有曾倡修云浮九龙桥、任东安县知县的韩允嘉(山东淄州人)诗刻等。1988年云浮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元高要神符岩摩崖石刻
元高要神符岩摩崖石刻位于高要市莲塘镇荔枝村北约700米的神符岩大岩口的左上方,镌八句七言诗一首,刻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石刻高1.20米、宽1.80米,行书,自右至左竖书10行,共68字,笔法流畅,诗文为:“五丁擘破石岩岩,拔起孤峰顿此间。长作莲塘中砥柱,远移蓬岛下尘环。晓来云滃龙归洞,夜半仙游鹤满山。壁立东方为胜境,脚头高处愈跻攀。”落款为:“至元壬辰岁上巳爱山赵鼎题。”赵鼎,高要莲塘人,元代肇庆路儒学教谕,秩满后遂于高要占籍,始居城西,后迁莲塘都兰巷坊(今围安村),为赵姓始祖。神符岩在元初至清末,是高要名胜古迹之一,洞内设纯阳观,供吕洞宾偶像,过去香火鼎盛,游人甚多。民国期间,该岩因水源不足而废弃。为广东现存的元代石刻不多见。1989年高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元高要神符岩摩崖石刻
元高要神符岩摩崖石刻位于高要市莲塘镇荔枝村北约700米的神符岩大岩口的左上方,镌八句七言诗一首,刻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石刻高1.20米、宽1.80米,行书,自右至左竖书10行,共68字,笔法流畅,诗文为:“五丁擘破石岩岩,拔起孤峰顿此间。长作莲塘中砥柱,远移蓬岛下尘环。晓来云滃龙归洞,夜半仙游鹤满山。壁立东方为胜境,脚头高处愈跻攀。”落款为:“至元壬辰岁上巳爱山赵鼎题。”赵鼎,高要莲塘人,元代肇庆路儒学教谕,秩满后遂于高要占籍,始居城西,后迁莲塘都兰巷坊(今围安村),为赵姓始祖。神符岩在元初至清末,是高要名胜古迹之一,洞内设纯阳观,供吕洞宾偶像,过去香火鼎盛,游人甚多。民国期间,该岩因水源不足而废弃。为广东现存的元代石刻不多见。1989年高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