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明开平镇安屯屯丁碑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明开平镇安屯屯丁碑,明开平镇安屯屯丁碑镶嵌在开平市金鸡镇镇安屯(今镇一村)门楼左边墙壁中间。明万历三
明 开平 镇安屯屯丁碑 镶嵌在开平市金鸡镇镇安屯(今镇一村)门楼左边墙壁中间。明万历三年(1575年)镌。碑高0.89米、宽0.55米、厚0.19米,灰色砂岩石。碑文右起竖书,共13行,每行字数不一,共约210字,有10余字已漫漶不清,阴刻。碑文记载了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江西赣州府千长刘万球、邹振环带屯丁到金鸡建城屯守,将守地取名镇安屯等内容。后刘、邹两千长定居金鸡,在金鸡开族。万历二年,按察使司佐官副使和知县沈兼巡察镇安屯,吩嘱刘、邹后代“立碑以为古囗”。碑文落款:“刘文唐、邹文茂合屯丁同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明开平镇安屯屯丁碑
明开平镇安屯屯丁碑镶嵌在开平市金鸡镇镇安屯(今镇一村)门楼左边墙壁中间。明万历三年(1575年)镌。碑高0.89米、宽0.55米、厚0.19米,灰色砂岩石。碑文右起竖书,共13行,每行字数不一,共约210字,有10余字已漫漶不清,阴刻。碑文记载了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江西赣州府千长刘万球、邹振环带屯丁到金鸡建城屯守,将守地取名镇安屯等内容。后刘、邹两千长定居金鸡,在金鸡开族。万历二年,按察使司佐官副使和知县沈兼巡察镇安屯,吩嘱刘、邹后代“立碑以为古囗”。碑文落款:“刘文唐、邹文茂合屯丁同立”。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清开平“六都锁钥”石刻
清开平“六都锁钥”石刻镶嵌在开平市三埠镇荻海茭荻咀的古城墙上。清咸丰五年(1855年)镌刻。咸丰年间,土客械斗事件频发,余氏宗族遂在茭荻咀筑起城墙和炮台,但被告以私设皇城罪,咸丰皇帝降旨查办。举人余彦昭特书“六都锁钥”四字石刻镶嵌于城墙上,其意为茭荻咀是通向新宁(今台山)六都(德行都、文章都、平康都、矬山同都、海晏都、潮居都)的咽喉要地。当地红巾军起义十分活跃,封建统治者为阻止开平县红巾军进攻新宁县城,只得撤销罪名。石刻长1.70米、宽0.40米,花岗石质。阴刻行楷,从右至左横刻“六都锁钥”四个大字,每字径约0.32米,上款竖刻“咸丰五年建立”六个小字,下款竖刻“余彦昭敬书”五个小字。现保存完好。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清开平“六都锁钥”石刻
清开平“六都锁钥”石刻镶嵌在开平市三埠镇荻海茭荻咀的古城墙上。清咸丰五年(1855年)镌刻。咸丰年间,土客械斗事件频发,余氏宗族遂在茭荻咀筑起城墙和炮台,但被告以私设皇城罪,咸丰皇帝降旨查办。举人余彦昭特书“六都锁钥”四字石刻镶嵌于城墙上,其意为茭荻咀是通向新宁(今台山)六都(德行都、文章都、平康都、矬山同都、海晏都、潮居都)的咽喉要地。当地红巾军起义十分活跃,封建统治者为阻止开平县红巾军进攻新宁县城,只得撤销罪名。石刻长1.70米、宽0.40米,花岗石质。阴刻行楷,从右至左横刻“六都锁钥”四个大字,每字径约0.32米,上款竖刻“咸丰五年建立”六个小字,下款竖刻“余彦昭敬书”五个小字。现保存完好。
· 滕州姜屯碑林
![](https://imgs0.zupu.cn/news/201911220540/1086487/894fb6d8-aea4-4bc3-bf59-c0bf03e14cd8.jpg)
碑林]编辑在滕州姜屯镇境内的滕国碑林中有块“圣谕碑”,在众多的石碑中,此碑个头最矮小,但它所载的内容却非同小可。这块碑上刻有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给全国各郡、县等行政官员们下达的《戒石铭》(即刻在石碑上作为警戒之言),又称“圣谕碑”。规定各州、县衙门大堂前正中立一块碑,在碑正对府衙大堂的那面刻上“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十六个字。前面两句是:你们这些官员所领的俸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说明了官民关系;后两句“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是说官员鱼肉百姓容易,但天理不容。以此碑警告官员,做官要爱民,为政要谨慎。此碑原在滕县县衙内,后来历经数次易地,在1991年滕州政府拨专款重修文公台时,将此碑转移到滕国碑林中。其实,宋太祖赵匡胤所“创作”的《戒石铭》并非他自己的作品,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是后蜀后主孟昶。孟昶是位年少老成的英明君主,其父孟知祥去世后由他继位。为了治好小小的后蜀,他采取众多措施...
· 岭南文化—碑碣艺术—明澄海紫霄楼记碑
明澄海紫霄楼记碑位于澄海市莲下镇虎丘山西侧丹砂古寺内。碑为石质方形,高2.3米、宽1米。右侧竖书“紫霄楼记”4字。碑文竖书15行,每行50字,字体正楷。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邑人陈良弼所书。陈良弼,生卒年月不详,澄海县苏湾都南砂村(今属溪南镇)人。明崇祯十年进士,官至南京河南道御史。曾与黄锦一起重修丹砂古寺,并应住僧真闻之请,作《紫霄楼记》。紫霄楼即玄帝楼,奉祀北方水神真武玄天上帝。1987年《澄海县文物志》辑录此碑全文。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