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岭南文化―史迹―万木草堂旧址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8
转发:0
评论:0
岭南文化―史迹―万木草堂旧址,清广州万木草堂旧址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这里原名是邱氏的合族祠,康有为利
清 广州 万木草堂旧址 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这里原名是邱氏的合族祠,康有为利用这地方来讲学。邱氏书室始建年代不详,面宽三间15.59米、深四进45.96米,有头门、中堂、后堂(祖堂)、后楼和两旁房舍。硬山顶。

康有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此设立学堂,聚徒讲学,宣扬变法改良主义的思想,兵拟订学规《长兴学记》,同年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引用经传,编造变法理论,使变法改良主张,从传统的儒家理论找到根据。学生有陈千秋、梁启超、麦孟华、韩文举、梁朝杰、曹泰等20多人。次年“草堂”迁至广州卫边街邝氏宗祠。1893年再迁至广州府学宫里的仰高祠(即现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讲学的规模越来越大,到1894年门徒已增至100多人。

1983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史迹―德安里
清普宁德安里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府第。德安里又分老寨、中寨,老寨建筑布局俗称百鸟朝凤,中寨为四马拖车式。寨内有祠堂、佛堂、客厅、书斋、卧室、楼阁、莲池、花园、仓库、刑室等,房屋数百间,面积4万多平方米。外面修护城河,为广东罕见的大型府第式建筑组群。后来,方耀家族还在德安里(中寨)南面不远处新建了庞大的新德安里。现德安里(老寨、中寨)的一部分作普宁第一中学校舍,部分作为民宅。新德安里为镇府使用。
· 岭南文化―史迹―双清楼
清广州双清楼位于广州市同福西路龙溪新街。是廖仲恺和何香凝在广州的第一间寓所。为青砖石脚的古老大屋,坐北朝南,宽三间深三进,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硬山顶,碌筒瓦面,檐口有木雕花檐板。正间板门外有一个木趟栊,内进门官厅,过了天井是第二进厅堂。神厅在第三进。正间宽5米、深21米,用满洲窗及屏门间隔。东西两间均宽4米、深21米,搭有楼阁,用雕满花卉的屏风间隔成前后两房,中间为厅堂。房屋西侧是花园和厨房,平面呈梯形,前半部有一平顶晒台。1897年10月底,廖仲恺和何香凝在广州结婚,借居廖仲恺哥哥廖凤舒家里。他们先住在楼下神厅后面的一间房子里,后搬到楼顶天台自搭的小屋居住。夫妇俩在窗前赏月、读书,感人月双清之乐,便将此居处取名双清楼。后他们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在百子路建了一所住宅,仍以双清楼为名。1938年4月,廖承志把该楼给八路军驻广州市办事处办公,广州沦陷前遭日机炸毁。现存龙溪新街的双清楼,室内...
· 岭南文化—史迹—德安里
清普宁德安里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府第。德安里又分老寨、中寨,老寨建筑布局俗称百鸟朝凤,中寨为四马拖车式。寨内有祠堂、佛堂、客厅、书斋、卧室、楼阁、莲池、花园、仓库、刑室等,房屋数百间,面积4万多平方米。外面修护城河,为广东罕见的大型府第式建筑组群。后来,方耀家族还在德安里(中寨)南面不远处新建了庞大的新德安里。现德安里(老寨、中寨)的一部分作普宁第一中学校舍,部分作为民宅。新德安里为镇府使用。
· 岭南文化—史迹—爱春楼
清梅县爱春楼位于梅县松口镇铜琶村。是谢逸桥的故居。建于清末,坐西北朝东南。是一座中西混合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带外门庭院,依山而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主体坐西向东,歇山式门楼、亭,左右山墙为硬山式楼顶,平面布局均衡对称,中轴线设上、中、下三厅,中厅上下辟天井,左右置石级楼梯,底层共有房18间与二楼相对共计有房36间。楼廊、厅装饰,以民间工艺为主,木质门屏镂孔,饰以吉祥富贵图案。应三合土夯墙,木顶架,灰瓦顶,底层廊柱为花岗石方柱。爱春楼是民国时期地方同盟会会员聚集活动据点。1910年在此召开同盟会会员会议;1918年5月孙中山视察粤东时下榻于此,并题书两则楹联:“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如家居”。谢逸桥生平(参见第五章第二节《谢逸桥墓》条)1987年月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史迹―鱼珠炮台
清广州鱼珠炮台位于广州黄埔鱼珠(现在黄埔区港务监督站内)。山顶上有3所近代炮台。当时山岗形似一条鱼,在鱼口前有1块岩石,圆如珠,故称鱼珠炮台。因开路,其中1个炮位已填平,现仅存一大一小。炮台大门面向西北方向,水泥盖顶,在壁拱镶嵌“鱼珠台”石额;右边刻“光绪十年仲夏吉旦”,左边刻“两广总督张广东巡抚倪记名总兵锐勇巴图鲁张安邦督造绘图监造同知衔陈棨熙“等字样。大门两边有西式圆柱。门高约4米、宽5.6米,里面巷道洞口宽约3.29米、高约2.25米。现状完整。炮池、巷道和兵房的形制与长洲、狮山的炮台相似,但规模较大。《番禺县续志》只记载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的鱼珠炮台有3所炮台,经实地勘查,台前临江处还有3座,现已被拆毁。199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