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史迹―双清楼
岭南文化―史迹―双清楼,清广州双清楼位于广州市同福西路龙溪新街。是廖仲恺和何香凝在广州的第一间寓所。为青
清 广州 双清楼 位于广州市同福西路龙溪新街。是廖仲恺和何香凝在广州的第一间寓所。为青砖石脚的古老大屋,坐北朝南,宽三间深三进,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硬山顶,碌筒瓦面,檐口有木雕花檐板。正间板门外有一个木趟栊,内进门官厅,过了天井是第二进厅堂。神厅在第三进。正间宽5米、深21米,用满洲窗及屏门间隔。东西两间均宽4米、深21米,搭有楼阁,用雕满花卉的屏风间隔成前后两房,中间为厅堂。房屋西侧是花园和厨房,平面呈梯形,前半部有一平顶晒台。
1897年10月底,廖仲恺和何香凝在广州结婚,借居廖仲恺哥哥廖凤舒家里。他们先住在楼下神厅后面的一间房子里,后搬到楼顶天台自搭的小屋居住。夫妇俩在窗前赏月、读书,感人月双清之乐,便将此居处取名双清楼。后他们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在百子路建了一所住宅,仍以双清楼为名。1938年4月,廖承志把该楼给八路军驻广州市办事处办公,广州沦陷前遭日机炸毁。
现存龙溪新街的双清楼,室内间隔已改变。廖仲恺、何香凝住过的神厅后房和天台上的小房已拆除。目前为南华西街幼儿园使用。
1897年10月底,廖仲恺和何香凝在广州结婚,借居廖仲恺哥哥廖凤舒家里。他们先住在楼下神厅后面的一间房子里,后搬到楼顶天台自搭的小屋居住。夫妇俩在窗前赏月、读书,感人月双清之乐,便将此居处取名双清楼。后他们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在百子路建了一所住宅,仍以双清楼为名。1938年4月,廖承志把该楼给八路军驻广州市办事处办公,广州沦陷前遭日机炸毁。
现存龙溪新街的双清楼,室内间隔已改变。廖仲恺、何香凝住过的神厅后房和天台上的小房已拆除。目前为南华西街幼儿园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史迹—爱春楼
清梅县爱春楼位于梅县松口镇铜琶村。是谢逸桥的故居。建于清末,坐西北朝东南。是一座中西混合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带外门庭院,依山而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主体坐西向东,歇山式门楼、亭,左右山墙为硬山式楼顶,平面布局均衡对称,中轴线设上、中、下三厅,中厅上下辟天井,左右置石级楼梯,底层共有房18间与二楼相对共计有房36间。楼廊、厅装饰,以民间工艺为主,木质门屏镂孔,饰以吉祥富贵图案。应三合土夯墙,木顶架,灰瓦顶,底层廊柱为花岗石方柱。爱春楼是民国时期地方同盟会会员聚集活动据点。1910年在此召开同盟会会员会议;1918年5月孙中山视察粤东时下榻于此,并题书两则楹联:“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如家居”。谢逸桥生平(参见第五章第二节《谢逸桥墓》条)1987年月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岳阳楼双公祠
双公祠双公祠是为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建。该建筑坐东朝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采用湘北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白墙青瓦,为单层砖混结构。门额"双公祠"三字由范仲淹第二十八代后人范敬宜题写。门联为"一湖一楼一记,浮乾坤、控南北、叙乐忧,江山胜景辉映千古;双公双绩双德,联珠璧、会风云、昭日月,文坛佳话流播九州。"由北大教授龙协涛撰联,原书协主席沈鹏书。祠内还设有两个陈列厅,分别为:(一)"岳阳天下楼",展示岳阳楼的建置沿革、形制演变、历代名人咏叹岳阳楼的诗文。(二)"双公忧乐情",展示范仲淹与滕子京生平以及对岳阳楼的历史贡献。展览力图通过场景、文字、图表、模型、文献资料、照片、拓本、书画等相结合的形式,再现岳阳楼的历史和演变,展示岳阳楼的建筑文化,揭示岳阳楼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弘扬"先忧后乐"的传统人文精神。岳阳楼屹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地面海拔54.3米。景区内陆地东西长约13...
· 岭南文化―宅第―明、清铙平道韵楼
明、清铙平道韵楼位于铙平县三饶镇南联乡。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土木结构,八角形楼寨。古寨周围长328米,内围埕周长133米。土墙厚1.6米,除寨基高1米用贝灰建筑外,其余全是泥土夯筑而成。每面两间角房七间正房,全楼寨有56间正房和16间角房。有三进堂屋,通进深29米。后进屋是三层楼,高11.5米,中间有两个小天井。全寨56个门,门门都不相对,设计别具一格,挖有饮水井30个,其中两个是公用井,在寨埕两侧,28个私用井在各家屋里。古时建此楼寨,起防盗贼、防兽和防械斗的作用。
· 岭南文化―史迹―德安里
清普宁德安里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府第。德安里又分老寨、中寨,老寨建筑布局俗称百鸟朝凤,中寨为四马拖车式。寨内有祠堂、佛堂、客厅、书斋、卧室、楼阁、莲池、花园、仓库、刑室等,房屋数百间,面积4万多平方米。外面修护城河,为广东罕见的大型府第式建筑组群。后来,方耀家族还在德安里(中寨)南面不远处新建了庞大的新德安里。现德安里(老寨、中寨)的一部分作普宁第一中学校舍,部分作为民宅。新德安里为镇府使用。
· 岭南文化—史迹—德安里
清普宁德安里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府第。德安里又分老寨、中寨,老寨建筑布局俗称百鸟朝凤,中寨为四马拖车式。寨内有祠堂、佛堂、客厅、书斋、卧室、楼阁、莲池、花园、仓库、刑室等,房屋数百间,面积4万多平方米。外面修护城河,为广东罕见的大型府第式建筑组群。后来,方耀家族还在德安里(中寨)南面不远处新建了庞大的新德安里。现德安里(老寨、中寨)的一部分作普宁第一中学校舍,部分作为民宅。新德安里为镇府使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