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岭南文化―宅第―宋至清曲江韶石寨群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8
转发:0
评论:0
岭南文化―宅第―宋至清曲江韶石寨群,宋至清曲江韶石寨群位于曲江县东北部,横跨多个镇。年代为宋至清。分布面积150平

宋至清 曲江 韶石寨群 位于曲江县东北部,横跨多个镇。年代为宋至清。分布面积150平方公里,东至周田镇,南抵大桥镇,西到犁市镇矮塞村,北达黄坑镇人面石。包括有30个古山寨和7处岩庙。这些山寨是历代村民为避世乱而各自据山构筑,有打锣寨、马鞍寨、白寨、旗杆寨、笼盖寨、长寨、评公石寨、猪盆寨、大寨、棉寨、鸡公寨、铜鼓寨、东山寨、木坪寨、樵山寨、背子寨、打鱼公寨、金竹寨、泥寨、柳州陂寨、乱石滩寨、牛栏寨、五段寨、钓钩寨、扬州寨、李壶岩寨、韭菜寨、狮子寨、马头寨、火烧寨等。多数构筑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顶或峭壁之间。保存较好的有评公石寨、笼盖寨、马鞍寨、鸡公寨、打鱼公寨等,寨门、水井和部分墙垣均有保留。尤以笼盖寨最为险要,建于高100米的山顶上,四面均为绝壁。评公石寨则利用悬崖中的天然岩洞修建,寨门隐于绝壁之中,门楣上方刻有“评公石寨”四字,岩寨长170米,宽5.5米,高320米,可见凿有加工谷物用的石臼。由僧人道士修建的岩庙有金龟岩、涌泉岩、穿窿岩、打锣岩、金龙岩、太阳岩等。保存较好的是金龙岩庙和太阳岩庙,其中金龙岩庙中的岩刻《舍街记》刻于宋祥符六年(1013年);《金龟摩崖记》刻于宋政和四年(1114年)。但字迹模糊,无法通读。穿窿岩庙的佛殿僧房均已倒塌,岩壁上留有几处石刻,其中一处刻于宋熙宁四年(1071年)。涌泉岩庙保存有供桌香炉,两张石桌的年款分别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崇祯八年(1635年);香炉的年款为明万历乙酉(1609年)。打锣岩庙的佛殿壁上有题诗一首:“石寨原名是打锣,奇峰峭陡岩巍峨。森严佛殿宜钦敬,幽静书斋好琢磨。泉韵恍如琴韵转,鸟声恰与笛声和。缘逢乱世深居此,寄迹云间乐若何。”此外,还有隐士所居的河狗岩、书房岩。其中河狗岩洞口刻有对联。

1984年曲江县人民政府将部分古寨及岩庙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宅第―清曲江翰亨围
清曲江翰亨围位于曲江县灵溪镇上洞大围村(又名大围)。始建于明末清初。据大围村《黄氏族谱》载:“无奈后期转朝换国,普省额外加征,强盗大贼,搜杀民命,各处修造围寨,诚惶诚恐……。遂集众商议,请来湖南工匠,筑墙围村,自得安宁”。该围为不规则圆形,面积约2.7万平方米。墙高7米、墙厚1~0.9米、周长625米。墙顶可行人,有墙垛枪眼。正门在北,南设一门,东设二门,共四门。每道门顶原有更楼。围门及墙体均用花岗岩条砌筑,后经两次重修。围内有一自然山泉,终年不竭。今围内仍住有140多户居民。
· 岭南文化―宅第―明、清五华水寨
明、清五华水寨位于五华县河东镇(原水寨)大新街。明隆庆年间周勋创建。为封闭式围寨,筑在紧靠琴江岸边的一座小山上,西面临水,余皆洼地农田,“据高冈夹深水,险固足恃”。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寨设东、西、北三门,内筑数十座民宅,皆为四合院式布局,灰砂夯筑墙体,硬山或悬山瓦顶。寨中南北向辟一条长约200米的石砌路面通巷。西沿江岸砌石围墙长约200米、残高2.5至3米,局部10米,设门通江边取水。南门用石和青砖砌成拱形门楼,楼面宽7米、墙厚5.5米、高3.5米。券顶寨门,高2.7米、宽1.9米,门楼筑一座砖瓦构造的悬山顶小庙,面宽7米、进深5.5米、高4米,内供奉天后。门楼墙上嵌有5方碑记,记录清雍正、嘉庆年间维修寨庙情况和捐银芳名。水寨现保存尚好。周勋(生卒年月不祥),长乐县(今五华)水寨人。明隆庆六年(1572年)岁贡。隆庆年间,苏继相等农民义军活动频繁,周勋为了防御进攻,“毁己屋砖石,鸠众筑...
· 岭南文化―宅第―明、清潮安象埔寨
明、清潮安象埔寨位于潮安县古巷镇古一村。始建于明代,是一座方型寨,总面阔162.4米、总进深154.4米,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座厝”之称。全寨由一门出入,并有通道直通最后的陈氏大宗祠。通道长约110米、宽约6米。通道两侧又各分布三条长140米、宽2.3米的巷,横向又辟三条长157米、宽从外向里依次为2.7米、3.7米、1.5米的街,形成寨中四通八达,又井井有条的街道网络。象埔寨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集明、清时期不同风格特色的建筑为一体。1987年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宅第―清连南三排瑶寨
清连南三排瑶寨位于连南县三排乡三排村。背靠大山,地势较陡,整寨坐北向西南。因为屋子的门不能和另一屋的门相对,且大门不能被任何物遮蔽,所以房屋就山势的高低,一排排地建筑起来,后排房屋的门口对着前排的瓦背,成了平行线。多为泥土夯筑墙,瓦盖顶,很少茅寮,均矮小湫溢。比较有特色的是在厅内地面挖一长方形的浅坑,四边铺以大方木,称为火炉塘。平日在火炉塘上架锅烧饭,冬天则全家围坐取暖。三排瑶寨是排瑶地区保存较好的瑶寨。
· 岭南文化―宅第―明、清东莞逆水流龟村寨
明、清东莞逆水流龟村寨位于东莞市虎门镇白沙村。为明崇祯年间太仆寺少卿郑瑜所建,占地6889平方米。全寨建筑布局取形于龟,龟头前面正迎着一条小溪逆流而来,故名。寨内由一条两米宽的直巷纵穿南北,4条3米宽的横巷横贯东西;房屋排列有序,示意金钱龟甲。寨墙四角及南北中端各有一座望楼,北端的代表龟头,南端的代表龟尾。龟尾是全寨的唯一出口,寨门有“里闾保聚”石匾,有木吊桥(今改为水泥桥),四角的望楼代表龟路。墙外是一条宽18米的护寨河。因四面皆水,亦称水围。全寨除部分围墙房子倒塌及个别住房建了新楼房外,其余均保持原貌。寨内水渠、水井等设施保持完好。1993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