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祠堂牌坊―宋广州广裕祠
祠堂,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别具意义的符号。
古代村落大多是由家庭逐步繁衍而来的,这种浓缩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态古村落”记录了中国民间家庭制度的沿革和变迁。
按照《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即祠堂)。于是,家庭聚集议事,娱乐庆典就有了地方,在许多乡村中,最高大华丽的建筑就是祠堂。
钱岗古村也不例外。
对于它来说,“广裕祠”,是灵魂所在的位置。
广裕祠
一部建筑的断代史
几百年来,陆秀夫以忠烈刚毅被世人称颂,但钱岗村的村民是陆秀夫的玄孙陆从兴后代的事情,除了村民之间在口耳相传,在村外却是鲜为人知。
直到2000年春天,几位文博专家在一片茂密的荔枝林深处发现了这座当时看来毫不起眼的祠堂,拭去了祠堂里古石碑上厚厚的尘埃,蓦然发现“始祖秀夫”和“叔祖秀夫”的字样,赶紧去村里考证。族中老人从箱笼底掏出族谱,印证了他们的猜测――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聚居着当年大宋最后一任忠烈丞相陆秀夫的后人!
广裕祠的命运、钱岗古村的命运,从那一刻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陆耀洲看守祠堂已经有些年头了。他是陆秀夫第33代世孙。在说明这一身分的时候,他还会平静地告诉你,在钱岗村,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陆秀夫的世孙,这没有什么稀奇。前来祠堂参观的人稀稀落落,对于游人的提问,他有问必答。也许是因为身份的缘故,平静的讲解里,让人感觉带着点儿无法掩饰的自豪。
广裕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跟北京的故宫同年兴建,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广裕祠一共有三进祠堂。前面宽13.8米,总进深44.2米,建筑面积816平方米。它坐北朝南,主座三进厅堂的中间为木构架,屋面素瓦,屋顶为悬山顶,有北方建筑遗风,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祠堂中具有明显北方风格的个别实例。
广裕祠整个建筑由广裕祠、翼墙、照壁三个部分组成。祠堂正门前的照壁是一座呈现“八”字形、用青砖砌成的瓦檐结构砖墙。这样的建筑通常见于北方地区用来阻挡风沙,在岭南是极为罕见的。据专家考证,在广东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因此也成为广裕祠融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的重要凭证。
从外观上看,广裕祠高大雄伟,脊梁上塑有宝珠、鳌鱼、燕尾。祠堂的翼墙从大门的两边开始向外延伸,如一双张开的翅膀,又好像敞开的怀抱,与广裕祠浑然一体。广裕祠的正门坐落在两边翼墙的中间,宛若一张古朴的太师椅,庄重而深沉。祠堂大门横匾上书“陆氏大宗祠”,两边镌刻着一副对联“诗书开越,忠孝传家”。村中陆姓不仅供奉陆秀夫,还认为陆秀夫是汉代陆贾的传人。上联指的是陆贾说服南越王赵佗归汉,下联意为陆秀夫精忠报国之事。祠堂另外一副对联:掉三寸舌能胜百万兵戈,开越说佗归汉室;挺一孤身独操完全气节,溺江负主仰崖门。说的也是那两位陆氏名人的历史功绩。钱岗古村的村民,从来都不会掩饰对先祖的崇敬。
要进广裕祠,首先要跨过一道半米高的门槛,这样高的门槛,在岭南地区也是相当罕见的。陆秀夫官至左丞相,所以相府祠堂的门槛也有不寻常的高度。
“不过,这些都是广裕祠的特点,却不是它最有价值的地方。”陆耀洲把手指向头顶:“最有价值的,在那里。”他指的地方,是广裕祠的房梁脊柱。仔细端详,终于看清楚了,在那上面镌刻着秀美的阳文:“时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岁次癸丑(1553年)仲冬吉旦重建。”――这是广裕祠最早的重修记录。
陆耀洲很严肃认真地带着记者继续往下看:在中堂后面东廊间左侧墙内嵌着一块《重建广裕祠碑记》,虽然字迹有些模糊,但是上面的落款依稀可见:“大明崇祯岁次己卯(1639年)季夏吉旦重修。”后堂的房梁和前厅的房梁上还分别刻有:“时大清康熙六年岁次丁未(1667年)季夏庚子吉旦孙捐金重建”;“时大清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1807年)季冬谷旦重建”等字样。在第三进祖堂后两柱间横梁阴刻“民国四年岁次乙卯(1915年)吉日柱重为修后座更房之志”。
这五处确凿的年代标记,完好地保存了广裕祠在各个时期的重修记录,广裕祠也成为目前全国发现的唯一一间有五个确切重修年代记载的祠堂。同时,祠堂后院东侧山墙和第三进后堂西侧山墙内面还保留着“文革”时期的标语。岁月叠加在祠堂的壁上,仿佛一闭眼,就能感觉到时间呼啸而过。
600年,想要完好地保存那些有价值的历史瞬间,其实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村民真的很有心,重修记录都被刻在了房梁上。祠堂的其他部分,都容易遭到破坏,除了屋梁――屋梁在,祠堂就在。没有什么地方比那里更安全的了。”
过往的钱岗村民,在他们一笔一画地将对祠堂的膜拜镌刻在高高屋梁上时,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记录一段对于广州非常宝贵的历史记忆。
广裕祠由此成为了“一部中国从明代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建筑断代史”。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说,这样确凿的时间记载,等于是为祠堂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作了明确的断代,用这样的一把标尺就可以去衡量岭南地区其他的建筑。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就曾经在对广裕祠考察时称赞它为“非常宝贵的建筑标本”,并非溢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将“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颁发给了广裕祠。
一代又一代的钱岗村民,以他们对祠堂最质朴的爱慕方式,赢得了全世界的赞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