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清番禺屈大均墓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1
转发:0
评论:0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清番禺屈大均墓,清番禺屈大均墓位于番禺市新造镇思贤村宝珠岗麓。坟面呈“凸”字形,灰沙建造。前宽

清 番禺 屈大均墓 位于番禺市新造镇思贤村宝珠岗麓。坟面呈“凸”字形,灰沙建造。前宽14.50米、后宽6.80米、纵长9.80米。坟头呈马鞍形,正中嵌高0.93米的青石碑,中刻楷书“明屈翁山先生墓”,下署“民国十八年己巳仲冬番禺县长陈樾题”。墓表竖立在坟头后右侧,为邑人吴道镕撰书。

其父屈澹足墓在屈大均墓表的左侧,墓碑楷书“明澹足屈公之墓”。其母之墓在屈大均墓右前方,墓碑楷书“明屈母黄君墓”。此墓右侧还有一座灰沙的坟头,无碑石,可能为屈大均儿、媳之墓(思贤村内的《八泉亭记》有“子铁瓢、子妇李更附于下,数弓之广,三世聚葬焉”句)。

 屈大均(163O~1696年),字翁山、介子、绍隆,号非池,别号冷君、三外野人、八泉翁。番禺人。明清之际学者、诗人。18岁时参与抗清斗争。顺治七年(165O年)为逃避清廷,出家海云寺,法号今种。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清,他由粤入湘投军,后托病辞军归里,隐居著述,卖文务农,郁郁辞世。著述有《广东新语》、《皇明四朝成仁录》、《翁山诗外》、《翁山诗略》等30余种,约30O多万字。

现在的屈大均墓系民国18年(1929年)由番禺县县长陈樾主持修建的。1985年在墓前的左侧修建“思贤亭”。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清番禺屈大均墓
清番禺屈大均墓位于番禺市新造镇思贤村宝珠岗麓。坟面呈“凸”字形,灰沙建造。前宽14.50米、后宽6.80米、纵长9.80米。坟头呈马鞍形,正中嵌高0.93米的青石碑,中刻楷书“明屈翁山先生墓”,下署“民国十八年己巳仲冬番禺县长陈樾题”。墓表竖立在坟头后右侧,为邑人吴道镕撰书。其父屈澹足墓在屈大均墓表的左侧,墓碑楷书“明澹足屈公之墓”。其母之墓在屈大均墓右前方,墓碑楷书“明屈母黄君墓”。此墓右侧还有一座灰沙的坟头,无碑石,可能为屈大均儿、媳之墓(思贤村内的《八泉亭记》有“子铁瓢、子妇李更附于下,数弓之广,三世聚葬焉”句)。屈大均(163O~1696年),字翁山、介子、绍隆,号非池,别号冷君、三外野人、八泉翁。番禺人。明清之际学者、诗人。18岁时参与抗清斗争。顺治七年(165O年)为逃避清廷,出家海云寺,法号今种。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清,他由粤入湘投军,后托病辞军归里,...
· 屈大均墓
屈大均墓,是明末清初的反清志士屈大均以及其父母子媳之墓。1989年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屈大均及其家人的墓地前部阔14.5米,后部阔6.8米,两侧长9.8米。屈大均的墓立于墓域中间靠右之处。坟面呈“凸”字形,用灰沙建造,长1.7米,宽2.8米,是由享堂和山手组成的交椅墓。从正面看去,享堂正面的立壁为钟形,中间有一块青石碑,碑面正中刻着“明屈翁山先生墓”七个字,留款为“民国十八年己巳仲冬番禺县长南海陈樾题”。碑前面有一块长方形状的拜台。享堂前两侧各筑有一排半米多高的石壁,称为山手。屈大均的墓表在屈大均墓的左后方,高1.78米,宽1.8米,是当地出身的进士、翰林院编修吴道F所书,内容是屈大均的生平以及建树。屈大均墓前方右侧也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墓松图碑记”,但碑文因为年代太久,遭风雨侵蚀而已经字迹模糊。屈大均墓的左上方是父亲屈澹足的墓,右上方则是母亲黄太君墓,而左下方则为屈大均儿子与儿...
· 广东屈大均墓
简要介绍:屈大均墓,是明末清初的反清志士屈大均以及其父母子媳之墓。1989年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屈大均及其家人的墓地前部阔14.5米,后部阔6.8米,两侧长9.8米。屈大均的墓立于墓域中间靠右之处。坟面呈“凸”字形,用灰沙建造,长1.7米,宽2.8米,是由享堂和山手组成的交椅墓。从正面看去,享堂正面的立壁为钟形,中间有一块青石碑,碑面正中刻着“明屈翁山先生墓”七个字,留款为“民国十八年己巳仲冬番禺县长南海陈樾题”。碑前面有一块长方形状的拜台。享堂前两侧各筑有一排半米多高的石壁,称为山手。屈大均的墓表在屈大均墓的左后方,高1.78米,宽1.8米,是当地出身的进士、翰林院编修吴道g所书,内容是屈大均的生平以及建树。屈大均墓前方右侧也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墓松图碑记”,但碑文因为年代太久,遭风雨侵蚀而已经字迹模糊。屈大均墓的左上方是父亲屈澹足的墓,右上方则是母亲黄太君墓,而左下方则为屈...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清番禺大洲龙船遗址
清番禺大洲龙船遗址位于广州市番禺钟村镇大洲的蔗田中。1977年发现并发掘。船体全长43.6米,宽4米。是尖头平底船,没有龙骨。船头底板稍微往上翘起。船内有多个船舱,舱间距离不等。船舷板外部彩绘有许多龙鳞,由红、黄、黑三种颜色组成。船底部有十四处修补痕迹,推断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根据船的结构与造型,认定是一条龙船。船舱内出有铜器镜、簪、耳勺及“康熙通宝”钱;陶器有罐、碗、擂盆等,其中两件陶罐属明代;瓷器有青花碗两件,其中一件外壁绘花草纹,属明末清初广东民窑产品,另一件内底绘花草纹,外壁绘狮子滚绣球图案,属清初景德镇产品。其它还有荔枝核、龙眼核、橄榄核、桃核、狗骨等。从结构分析,该船设有楼阁,应不是用于竞渡的船,而是一条纪念性的游乐船。清《广东新语》、《南越笔记》都有关于大洲龙船的记载,据此推断这条船就是大洲村民为祭祀梁大保公而专门建造,其时为清初顺治十八年(1661年)。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清番禺大洲龙船遗址
清番禺大洲龙船遗址位于广州市番禺钟村镇大洲的蔗田中。1977年发现并发掘。船体全长43.6米,宽4米。是尖头平底船,没有龙骨。船头底板稍微往上翘起。船内有多个船舱,舱间距离不等。船舷板外部彩绘有许多龙鳞,由红、黄、黑三种颜色组成。船底部有十四处修补痕迹,推断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根据船的结构与造型,认定是一条龙船。船舱内出有铜器镜、簪、耳勺及“康熙通宝”钱;陶器有罐、碗、擂盆等,其中两件陶罐属明代;瓷器有青花碗两件,其中一件外壁绘花草纹,属明末清初广东民窑产品,另一件内底绘花草纹,外壁绘狮子滚绣球图案,属清初景德镇产品。其它还有荔枝核、龙眼核、橄榄核、桃核、狗骨等。从结构分析,该船设有楼阁,应不是用于竞渡的船,而是一条纪念性的游乐船。清《广东新语》、《南越笔记》都有关于大洲龙船的记载,据此推断这条船就是大洲村民为祭祀梁大保公而专门建造,其时为清初顺治十八年(1661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