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明四会卢宅仁墓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明四会卢宅仁墓,明四会卢宅仁墓位于四会市龙甫镇龙头村大奥山,在其父母卢福夫妇墓前左边。据光绪《四
明 四会 卢宅仁墓 位于四会市龙甫镇龙头村大奥山,在其父母卢福夫妇墓前左边。据光绪《四会县志》等史志记载,该墓为灰沙夯筑,有晕首石墓碑和墓表以及石雕等。期间遭到破坏,墓碑及石雕均失。
卢宅仁(约1470~1540年),又名卢銮志,四会龙头村大寨人,明弘治进士,曾任云南右布政使、广西总宪、福建按察使等职,为官三十载,颇有政绩。父去世即辞官归里,以讲学著书度过晚年。
1986年四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明四会卢宅仁墓
明四会卢宅仁墓位于四会市龙甫镇龙头村大奥山,在其父母卢福夫妇墓前左边。据光绪《四会县志》等史志记载,该墓为灰沙夯筑,有晕首石墓碑和墓表以及石雕等。期间遭到破坏,墓碑及石雕均失。卢宅仁(约1470~1540年),又名卢銮志,四会龙头村大寨人,明弘治进士,曾任云南右布政使、广西总宪、福建按察使等职,为官三十载,颇有政绩。父去世即辞官归里,以讲学著书度过晚年。1986年四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战国四会鸟旦山墓
战国四会鸟旦山墓位于四会市大旺农场文德岗鸟蛋山坡脚。该墓于1973年7月发现,同年8月发掘清理,为一座土坑木椁墓,木椁已朽。墓分前后室,前室无器物,后室出土有青铜鼎、盉、铎、戈、矛、镦、凿、铲、镞、斧、鐏、篾刀、削、人首柱形器等共59件,陶罐1件、砺石3件。年代为战国早期或略晚。这批青铜器保存较好,表面有青绿或墨绿色的氧化层,甚光滑。3件鼎外部均布满烟炱。盉有兽头形鎏及鋬,有盖,盖与鋬之间有链条相连,周身有綯纹、绳纹和雷纹等纹饰,造型精美。其他青铜器也多有类似纹饰。矛、斧还有“王”字形图案。按种类用途区分,可分炊煮器、容器、乐器、兵器、工具和人首柱形器等六类。其中4件人首柱形器皆分人首和器体两段,上段如人的胸以上部分,下段为长方形柱体。人头颅顶较宽,两圆耳,眼眶深陷有睛,缩腮,吻部凸出,嘴较大,长颈,窄肩,额中有一竖线达嘴而成鼻;下段略扁,上大下小,下端侧有方孔插长楔条,造...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战国四会高地园墓
战国四会高地园墓位于四会市龙湾镇江明村小土岗的北端。1974年因当地农民开挖耕地排水沟时发现,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发掘,清理墓葬2座,均为土坑木椁墓,木椁已腐朽。一号墓出土有青铜鼎、半球形器、鉴、斧、洗、环、削刀、人首柱形器等14件,硬陶鼎、匏壶、盏、钵、盂和彩陶罐、碗、盒等14件,砺石2件。二号墓出土有青铜鼎、短剑等4件,彩陶碗和陶瓮、瓿、盒、碗等5件。年代均为战国早中期。两墓出土器物虽不多,但发现了彩陶,青铜器多了半球形器、环、鉴、洗等器种,陶器也较为丰富。尤其是人首柱形器,通高40厘米,颅顶大,颌小,两眼眶深陷,柱体中空,比鸟蛋山墓出土的高出一倍,体积大三倍,为至今出土同类器中最大。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战国四会高地园墓
战国四会高地园墓位于四会市龙湾镇江明村小土岗的北端。1974年因当地农民开挖耕地排水沟时发现,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发掘,清理墓葬2座,均为土坑木椁墓,木椁已腐朽。一号墓出土有青铜鼎、半球形器、鉴、斧、洗、环、削刀、人首柱形器等14件,硬陶鼎、匏壶、盏、钵、盂和彩陶罐、碗、盒等14件,砺石2件。二号墓出土有青铜鼎、短剑等4件,彩陶碗和陶瓮、瓿、盒、碗等5件。年代均为战国早中期。两墓出土器物虽不多,但发现了彩陶,青铜器多了半球形器、环、鉴、洗等器种,陶器也较为丰富。尤其是人首柱形器,通高40厘米,颅顶大,颌小,两眼眶深陷,柱体中空,比鸟蛋山墓出土的高出一倍,体积大三倍,为至今出土同类器中最大。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明中山何述铉墓
明中山何述铉墓位于中山市板芙镇虎爪村之鹿鸣岭南坡,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光绪元年(1875年)两次重修。墓地依山势呈梯形分四层建筑,墓堂宽21.4米、深26米,周围均用褐色巨形石砖砌成檐墙,各层墓堂的两边墙上都饰有石雕麒麟。前面建有踏垛,都用雕有琴、棋、书、画的石板砌成台基。第四层墓堂的正面,竖着高2.05米,宽96厘米的石碑,中间刻有:“明诰赠特晋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兼太子太师吏礼兵三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郡庠生峻岗翁何老先生、诰赠夫人晋阶正一品夫人何母刘太君、诰赠夫人晋阶正一品夫人何母罗太君合葬之墓”等字样。石碑后面是一个直径9米的椭圆形坟包,用灰砂铺面,顶端镶有祥云拱月的浮雕。相传墓地前两旁,原排列有两行石人石马,现无存。何述铉,字调元,小榄人,庠生,以子吾驺正一品累赠左柱国特晋光禄大夫、太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与兄述忠、弟述瓒皆负才名...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