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戏剧艺术―乐昌花鼓戏
早期的调子戏由1丑1旦表演,这1丑1旦称为对子。他们运用本地的民歌、丝弦小调和舞灯彩时唱的对子小调,表演日常劳动生活和男女相悦的故事。所演剧目大都是《小花鼓》、《小探妹》、《秋莲砍柴》、《五更劝夫》一类的“二小戏”、“三小戏”,载歌载舞,乡土气息浓郁。光绪元年(1875年)重修的乐昌县琅头乡《邝氏宗谱》之《戏台志》,载有乾隆十九年(1754年)《海澄清三房子孙兴建下手戏台碑志》称,其时有邝姓调子艺人为“增娱乡里”,由“三房子弟共相助,资管弦以邀”,登上该戏台“创为扮演”,相传就是最早的余庆堂调子班。《邝氏宗谱》还记载,邝氏子孙中有“三君字恒荣,蜚声艺苑”,并在“春余,于下手戏台设馆”。此后,县内相继出现庆丰堂、东乐堂等调子戏班。清末民初,调子班与省内外的大茶班、花鼓灯班等往来交流,促进了乐昌花鼓戏的发展,有名艺人邓成祯、廖质彬、何万杰、邓治文等,在县境内外享有名声。这时乐昌花鼓戏编演了《柴姑记》、《云南寻夫》、《下洛阳》、《朱买臣卖柴》等较大型的剧目;一些有名的班社还能演三大、三小、三接、三送等30多出看家戏。唱腔音乐采用曲调连缀形式,辅以某些板式的变化,前期分为南、北两路,两路合流后,唱腔分正调、小调、杂调3大类,正调以[走场腔]和[川子腔]为基础构成剧种的主要唱腔。伴奏音乐分为串子音乐、牌子音乐和锣鼓点几类。表演方面发展成为生、旦、丑、净4个行当,各有自己演唱和表演的特点。
建国后,人民政府文化部门派人调查收集艺术资料,组织业余剧团和培养新一代演员,使行将枯萎的乐昌花鼓戏获得新生。据1955年统计,乐昌全县共有花鼓戏业余剧团70多个,1959年建立了专业的乐昌县花鼓戏剧团。从50年代到80年代整理演出了《打鸟》、《卖杂货》、《晒绣鞋》、《朱买臣卖柴》等60多个传统剧目,创作演出了《南岭春雷》、《洪宣娇》等50多个新戏,还移植改编了上百个外来剧目,乐昌花鼓戏获得了新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