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南粤史话―少数民族民居
位于东源县蓝口镇的乐村石楼
明邝露著《赤雅》记述:“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履居息为��,故称瑶所止曰��”。又见清道光二年(1822年)阮元修《广东通志》卷330称:畲族依山而届,“有病殁,则焚其庐而徒居焉”。其时畲族居住十分简陋,是砍山烧畲,“吃尽一山则他徒”。畲语至今称住房为寮,即山林中结竹木障而居息。清末至民国,绝大部分畲族定居,经济生活有所改善,简陋的寮房已逐渐淘汰。建国后,各地畲族的住房与相邻汉族的住房已无大差别。
东源,龙川、和平、连平、南雄、始兴、博罗等地的畲族住房同汉族客家人的住房结构方面基本一样。潮州市畲族住房同当地潮州人无区别,只不过山区经济条件稍差,有些地方缺石灰,建筑工艺和质量稍有差别。河源市东源县新港镇双田村畲族民居建筑相当考究,粉墙灰瓦,雕梁画栋,厅堂配以壁画、匾额、对联,工艺水平较高。
满族民居
满族古老大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多是“三进深,三边过”。头进是门官厅,屏风后面连着大厅,接着是天井(阶);二进是神厅和神后房,接着又是天井(阶);三进是房间,最后则是小院子。除正间外,两边还有房间,房间的窗门装的是“满洲窗”。“满洲窗”是一种木框结构,内镶镶玻璃,可上下移动。玻璃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图画,如花、鸟、虫、鱼、梅、兰、菊、竹,以及四季景色、人物造型等。
壮族多同一姓氏住在一起建村立寨,壮话称“班”。当代壮族乡村分别称“班壮”、“班局”、“班罗”、“班瓦”、“班翁”、“班管”、“班陵”等。“班”是典型的壮族村名。几个姓氏合成一个“班”的不多,仍保持其单一姓氏血缘聚居的古俗。人口繁盛以后,村寨内便出现几个“门楼”。所谓“门楼”,即是同姓中的分支,因此“共门楼”壮话即称“共公孟”。“门楼”是公共出入之所,“门楼”的门头上,必定有一对“眼睛”(用八块瓦做成)。门楼楼棚放置老人的寿木(棺材),楼下两侧置长凳,供人闲坐歇息及儿童玩耍。“门楼”前置有功名的金字匾额,有些壁上嵌石刻,记录本族祖先的来历。“班”内建屋有习约成规。老祖屋必有厅堂,壮语称“丁”,厅堂供奉本宗族“始高曾祖考妣”的神龛牌位。逢年过节要在厅中祭祖,遇红白喜事要在厅中欢聚活动。每个“班”的人口多寡不同,至少有1座或2、3座厅。其裔孙后代围绕厅堂为中心四邻可按房份辈次分别建新居。若在厅堂正前方建房,不论财势多大所建新屋均不准超高于原厅堂。
牛栏、厕所和杂屋一般另建在村头寨尾,人畜分居。
建国后,壮族人民多数住上砖木结构的新屋,平房宽敞,内有楼棚起天花板作用,可储放谷物。壮族内部有轮流造屋互相帮工的传统习惯。从炼泥印砖、奠基砌墙,做门窗、盖瓦等全部工程,均由亲属及邻里帮工出力,主人只花钱买些地脚火砖及瓦片,花费不多,新屋很快落成。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门楼”格局已被突破,单家独院的日益增多。常见的建筑物为“一座三”、“一座五”。即中间是厅,两旁有卧房(即厢房),另加厨房、猪栏等稍矮的附屋。另一种格局为一厅两房连一井两廊式(即厅前一个天井,两旁为厢房)。天井两旁有两低矮附屋(俗称廊斗)。无论哪种建筑都很少开后门、后窗,只有正六和侧门、侧窗。
瑶族
瑶族居住的最大特点,就是靠山,“大分散、小聚居”。过山瑶尤为分散,3、5户1村,10余户1寨,有的“吃尽一山而他迁”,没有完全定居。排瑶定居历史较长、较集中,上百户甚至上千户人家共住一寨,鳞次栉比,房屋建筑一家一户成行排列在山坡上,故人称其为“排瑶”。
住房以平房为主。必背、三水、金坑等地喜住楼房,楼底堆放木柴、杂物或饲猪、牛。排瑶的住房结构大都是两室一厅或一室一厅,左右卧室中间厅堂和后厨房。厅堂中挖一四方浅坑做“火炉塘”,架上“三脚猫”(一种三脚炉架)煮食,冬天则在火炉旁取暖。现在排瑶的房屋大都改建为砖瓦房。过山瑶的住房比较整洁,有卧室,正厅厨房和洗澡间。
建国后,瑶族的居住条件大大改观。迁徙不定的过山瑶逐步定居下来。连山过山瑶的住房,已有了四次大变革:第一次居住的是竹木结构房屋,上盖茅草,下围竹篱笆或小木棍;第二次居住的是木板结构房,即上盖杉皮,下围木板;第三次居住的是泥砖结构房屋,即上盖青瓦,下砌砖;第四次也就是现在居住的是钢筋水泥结构砌火砖的二、三层楼房屋。
在石灰岩地区,由政府帮助瑶族群众搬迁到有水田的平地,筑起了移民新村,住房为钢筋水泥结构,家家户户安上了电灯和自来水。许多瑶族家庭还添置了不少家具、生活用品,电视机、收录机等已进入瑶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