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南粤史话―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佗城)
佗城镇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龙川县南部。西南毗邻河源市的柳城,蓝口,叶潭等镇,东北与本县的黄布,附城,鹤市等乡镇接壤,西北连义都镇。总面积163,5平方公里,人口36780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有广东四大河流之一的东江,从东北向西南斜穿而过,河两岸多为狭窄的平原谷地和丘陵地带。西北部多山地,与本县义都镇交界的大帽山,海拔1175米,为本镇最高峰。其余地区多为丘陵地带。
镇政府所在地佗城,座落在本镇的中心,西南距广州302公里,东北距龙川县新县城劳隆镇10公里,北枕险峰连绵的熬山,南频奔腾不息的东江,205国道自西向东横贯北郊。这里自古以来是往返粤中,兴海,赣南乃至闽西之间的必经之处,为东江流域兵家必争之地。
佗城是广东省最古老的县城之一,至今已有约2200年的历史。
秦朝平定岭南之后,置南海,桂林,象三郡。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南海郡管辖。南海郡下设数县,龙川县为其中之一。平定岭南的功臣赵佗被任命为首任川令。据史料记载:"赵佗来县,东据五马峰五里,南据河里许,相对即海珠山也,筑土城设县治所。"又《读史方舆纪要 》云:"龙川故城在河源县东北百七十五里,秦县治此城,汉晋以来兼为县治"赵佗所筑的这个龙川故城就是现在的佗城。它是龙川县最早的县城,也是广东省古老的县城之一。赵佗后来到番禺(今广州)续任南海郡蔚,西汉初年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修筑的龙川县城称为赵佗故城,佗城。
☆ 平海
平海古城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是惠东县一个建制镇,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平海东县城53公里,地处惠东县最南端,面临南海,东靠红海湾,西倚大亚湾。历来是海防军事重镇定和惠州南部地区海运进出口的咽喉。元末明初,盗寇猖蹶,民不聊生。洪武年间,明太祖派花都司到平海建造城池,抵御外侵。"城周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雉蝶八百七十一,城门四座。"
平海建城设所后,又设立平海巡检司署,平海营参将署,平海营中军守备署,还设有平海仓,为直隶归善县屯粮机构。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筑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
600年沧桑,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在城内,还保留着绚丽多姿的民间传统艺术。到平海古城观光,可观赏到众多的名胜古迹。
☆ 罗定
罗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县。它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之南,罗定江之上中游,东有云雾山脉,西南有云开山脉,南接高雷,西通桂林黔镇,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被视为门庭卫防,抚绥重地。
罗定东北连云浮县,东南接阳春县,西南邻信宜县,北靠郁冷却线路,西北与广西芩溪县交界,境内有罗定江(又名龙江),围底河和罗定盆地,故称"五县相包两山围,双河穿流一盆地"。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度03分~111度52分。北纬22度25分~22度57分。地势南高内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坐标,北部是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所组成的盆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处东暖夏热春旱的气候,1月平均气温13度,7月平均气温28度,年平均气温为22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四季常青。
罗定县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人口89,7万。县城罗城镇,座落在罗定盆地,罗定江畔,面积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44万。全县设21个镇,3个乡,20个居民委员会。
罗定秦以前为百越之地。秦属南海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苍梧郡端溪县地。东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从苍梧郡析置晋康郡,并于端溪县的西江南岸分置龙乡选,治所在今罗定县太平镇古龙村,这是罗定设县的开始。南朝齐设广熙郡。治所在龙乡县,梁改永熙郡,后分为龙州和建州,龙州领开阳,平原两郡。罗定始名"泷州"。隋将泷州改为泷4水县,属永熙郡。唐代复泷州,领水开阳,建水,安遂,镇南。泷水治所在今太平镇,开阳治所在今船步镇,建水治所在今罗城镇西五公里,均在罗定县境内。
宋代废泷州,,并镇南,开阳,建水入泷水县,属德庆路。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属肇庆府。万历五年(1577),因平定罗旁地区的"瑶乱",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辖东安(今云浮),西宁(今郁南)两县,俗称"三罗"。"罗定"之名始见于史籍。三罗地区成为广东的一个重要特别行政区。清沿袭明制。辛亥革命后改罗定州为罗定县至今。
☆ 海丰
海丰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海之滨,东江与韩江流域的中间地带,处于东经114度54分~115度37分,北纬22度37分~23度14分。东南毗邻汕尾市区,东与陆丰县接壤,东北连接陆河县,西与归东县交界,南频红海湾。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西北部是莲花山脉,主峰海拔1337,3米;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和丘陵,龙津河,赤河,大小液河等河流自北向南入海。
县城海城镇,历来是县政权所在地,是海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贸易的中心,也是中国第一个工农红色政权--海丰苏维埃政府诞生地。它座落在海丰县中部的河流冲积平原上,广汕公路穿城而过,北倚绵延百里,列峰如莲花山余脉,东有龙津河潺潺南去,注入浩瀚的南海。境内溪河纵横交错,水陆交通方便,水路可顺龙津货物等河流向西南经丽江浦(亦称长沙海口)出海,通往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公路东距汕头市180公里,向西往广州市290公里,向南到汕尾港27公里。
海丰县属带海洋性气候,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21,9属,年平均降雨量2382,8毫米。常年主导风向,春,夏季为西南风,夏秋季受台风影响较明显。
海丰全县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人口61万。全县辖14镇,35乡和5个国营林场。海城镇面积7,9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万。经济以渔业,农业和工业为主。渔业主要有捕捞,海产养殖及盐业等,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工业则有食品加工,日用制品,工艺雕刻,建筑建材等行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