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岭南文化―南粤史话―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佗城)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8
转发:0
评论:0
岭南文化―南粤史话―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佗城),    佗城镇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龙川县南部。西南毗邻河源市的柳城,蓝口,叶潭等镇

    佗城镇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龙川县南部。西南毗邻河源市的柳城,蓝口,叶潭等镇,东北与本县的黄布,附城,鹤市等乡镇接壤,西北连义都镇。总面积163,5平方公里,人口36780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有广东四大河流之一的东江,从东北向西南斜穿而过,河两岸多为狭窄的平原谷地和丘陵地带。西北部多山地,与本县义都镇交界的大帽山,海拔1175米,为本镇最高峰。其余地区多为丘陵地带。

    镇政府所在地佗城,座落在本镇的中心,西南距广州302公里,东北距龙川县新县城劳隆镇10公里,北枕险峰连绵的熬山,南频奔腾不息的东江,205国道自西向东横贯北郊。这里自古以来是往返粤中,兴海,赣南乃至闽西之间的必经之处,为东江流域兵家必争之地。

    佗城是广东省最古老的县城之一,至今已有约2200年的历史。

    秦朝平定岭南之后,置南海,桂林,象三郡。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南海郡管辖。南海郡下设数县,龙川县为其中之一。平定岭南的功臣赵佗被任命为首任川令。据史料记载:"赵佗来县,东据五马峰五里,南据河里许,相对即海珠山也,筑土城设县治所。"又《读史方舆纪要 》云:"龙川故城在河源县东北百七十五里,秦县治此城,汉晋以来兼为县治"赵佗所筑的这个龙川故城就是现在的佗城。它是龙川县最早的县城,也是广东省古老的县城之一。赵佗后来到番禺(今广州)续任南海郡蔚,西汉初年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修筑的龙川县城称为赵佗故城,佗城。

    ☆ 平海

    平海古城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是惠东县一个建制镇,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平海东县城53公里,地处惠东县最南端,面临南海,东靠红海湾,西倚大亚湾。历来是海防军事重镇定和惠州南部地区海运进出口的咽喉。元末明初,盗寇猖蹶,民不聊生。洪武年间,明太祖派花都司到平海建造城池,抵御外侵。"城周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雉蝶八百七十一,城门四座。" 

    平海建城设所后,又设立平海巡检司署,平海营参将署,平海营中军守备署,还设有平海仓,为直隶归善县屯粮机构。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筑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

    600年沧桑,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在城内,还保留着绚丽多姿的民间传统艺术。到平海古城观光,可观赏到众多的名胜古迹。

    ☆ 罗定

    罗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县。它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之南,罗定江之上中游,东有云雾山脉,西南有云开山脉,南接高雷,西通桂林黔镇,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被视为门庭卫防,抚绥重地。

    罗定东北连云浮县,东南接阳春县,西南邻信宜县,北靠郁冷却线路,西北与广西芩溪县交界,境内有罗定江(又名龙江),围底河和罗定盆地,故称"五县相包两山围,双河穿流一盆地"。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度03分~111度52分。北纬22度25分~22度57分。地势南高内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坐标,北部是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所组成的盆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处东暖夏热春旱的气候,1月平均气温13度,7月平均气温28度,年平均气温为22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四季常青。

    罗定县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人口89,7万。县城罗城镇,座落在罗定盆地,罗定江畔,面积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44万。全县设21个镇,3个乡,20个居民委员会。

    罗定秦以前为百越之地。秦属南海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苍梧郡端溪县地。东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从苍梧郡析置晋康郡,并于端溪县的西江南岸分置龙乡选,治所在今罗定县太平镇古龙村,这是罗定设县的开始。南朝齐设广熙郡。治所在龙乡县,梁改永熙郡,后分为龙州和建州,龙州领开阳,平原两郡。罗定始名"泷州"。隋将泷州改为泷4水县,属永熙郡。唐代复泷州,领水开阳,建水,安遂,镇南。泷水治所在今太平镇,开阳治所在今船步镇,建水治所在今罗城镇西五公里,均在罗定县境内。

    宋代废泷州,,并镇南,开阳,建水入泷水县,属德庆路。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属肇庆府。万历五年(1577),因平定罗旁地区的"瑶乱",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辖东安(今云浮),西宁(今郁南)两县,俗称"三罗"。"罗定"之名始见于史籍。三罗地区成为广东的一个重要特别行政区。清沿袭明制。辛亥革命后改罗定州为罗定县至今。

    ☆ 海丰

    海丰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海之滨,东江与韩江流域的中间地带,处于东经114度54分~115度37分,北纬22度37分~23度14分。东南毗邻汕尾市区,东与陆丰县接壤,东北连接陆河县,西与归东县交界,南频红海湾。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西北部是莲花山脉,主峰海拔1337,3米;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和丘陵,龙津河,赤河,大小液河等河流自北向南入海。

    县城海城镇,历来是县政权所在地,是海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贸易的中心,也是中国第一个工农红色政权--海丰苏维埃政府诞生地。它座落在海丰县中部的河流冲积平原上,广汕公路穿城而过,北倚绵延百里,列峰如莲花山余脉,东有龙津河潺潺南去,注入浩瀚的南海。境内溪河纵横交错,水陆交通方便,水路可顺龙津货物等河流向西南经丽江浦(亦称长沙海口)出海,通往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公路东距汕头市180公里,向西往广州市290公里,向南到汕尾港27公里。

    海丰县属带海洋性气候,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21,9属,年平均降雨量2382,8毫米。常年主导风向,春,夏季为西南风,夏秋季受台风影响较明显。

    海丰全县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人口61万。全县辖14镇,35乡和5个国营林场。海城镇面积7,9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万。经济以渔业,农业和工业为主。渔业主要有捕捞,海产养殖及盐业等,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工业则有食品加工,日用制品,工艺雕刻,建筑建材等行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南粤史话—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东莞)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经113度31分~114度15分,北纬22度39分~23度09分之间。地处珠江口,毗邻港澳,东与惠阳县接壤,南与宝宁县相邻,西与番禺县隔海相望,东北与博罗县以东江为界,北连广州市区和增城县。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里,总人口131,9万。还有85万多华侨,港澳同胞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东市的重要侨乡之一。全市设5个区,28个镇,市人民政府驻地为莞城。东莞古时盛产莞草。莞人多以织草席为业,又因位于广州之东,故名东莞,东莞境内地势东南高,西部低。东南部掇山岭,最高峰银瓶咀,海拔898米。峰峦层叠,绵延衔接,形成一个半月的天然屏障,捍卫着中部腹地和广州地区。中部多丘陵,北部频临东江,地势逐渐平坦。西部和西南地势低洼,河涌如织,水产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东江在北部的石龙分成南,北两条主流,分别流经虎门,麻涌,通过狮子洋注入南海。东莞地处南海之滨,...
· 岭南文化―南粤史话―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碣石)
位于陆丰市南部,东临碣石湾,与金厢镇隔水相望。该镇历史源远流长,明初期设卫,为历代海防要塞,粤东重镇。全镇总面积36.36平方公里,城区建成面积8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人,辖24个管理区,海岸线长19.8公里,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滨海城镇。镇政府设在金狮新区。碣石镇水陆交通方便,海上距香港、澳门分别为115海里、155海里;陆路距市中心城区45公里,距324国道,深汕高速公路不到30公里,建设中的陆丰沿海公路越境而过。近年来新修道路有30米宽的蜈蜞水岭水泥路段、玄武大道、金(厢)碣(石)公路玄武山路段、北园路,碣南大道等。通往各管理区的道路也已全部修通。水、电、通信设施日益完善,有自来水厂、11万伏变电站各一座,开通了14000门程控电话,1000门移动电话及一大批寻呼机。碣石镇资源丰富,形成以工业、渔业、旅游业为主,商、贸、农、盐并举的经济产业结构。199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13亿元,工农业...
· 岭南文化―南粤史话―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英德)
英德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杰地灵,幅员辽阔,物产、自然资源丰富。光临过英德的领导和游客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英德真是个好地方!英德市历史悠久,是岭南文明古邑,古称英州,以盛产英石得名。其境内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同时设立了浈阳、含匡两县,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始名"英德"。历史上曾设立过州、郡、府、路等行政建制。1949年建国后沿袭县制,隶属韶关市;1988年划归清远市管辖,1994年撤县建市,辖30个镇,一个文化旅游区。现有人口101万,国土面积5671平方公里,是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英德市地处广东中部,北江中游,位于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地区的结合部,地理条件优越,南距广州138公里;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穿境而过;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银英、英坑一级公路南通广州,北达韶关。在建中的英佛公路东接京珠高速公路(在建)、106国道,距广州新机场仅89...
· 岭南文化―南粤史话―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东莞)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经113度31分~114度15分,北纬22度39分~23度09分之间。地处珠江口,毗邻港澳,东与惠阳县接壤,南与宝宁县相邻,西与番禺县隔海相望,东北与博罗县以东江为界,北连广州市区和增城县。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里,总人口131,9万。还有85万多华侨,港澳同胞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东市的重要侨乡之一。全市设5个区,28个镇,市人民政府驻地为莞城。东莞古时盛产莞草。莞人多以织草席为业,又因位于广州之东,故名东莞,东莞境内地势东南高,西部低。东南部掇山岭,最高峰银瓶咀,海拔898米。峰峦层叠,绵延衔接,形成一个半月的天然屏障,捍卫着中部腹地和广州地区。中部多丘陵,北部频临东江,地势逐渐平坦。西部和西南地势低洼,河涌如织,水产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东江在北部的石龙分成南,北两条主流,分别流经虎门,麻涌,通过狮子洋注入南海。东莞地处南海之滨,...
· 岭南文化—南粤史话—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英德)
英德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杰地灵,幅员辽阔,物产、自然资源丰富。光临过英德的领导和游客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英德真是个好地方!英德市历史悠久,是岭南文明古邑,古称英州,以盛产英石得名。其境内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同时设立了浈阳、含匡两县,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始名"英德"。历史上曾设立过州、郡、府、路等行政建制。1949年建国后沿袭县制,隶属韶关市;1988年划归清远市管辖,1994年撤县建市,辖30个镇,一个文化旅游区。现有人口101万,国土面积5671平方公里,是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英德市地处广东中部,北江中游,位于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地区的结合部,地理条件优越,南距广州138公里;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穿境而过;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银英、英坑一级公路南通广州,北达韶关。在建中的英佛公路东接京珠高速公路(在建)、106国道,距广州新机场仅89公里,西联107国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