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燕赵文化―近代名人―盖叫天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7
转发:0
评论:0
燕赵文化―近代名人―盖叫天,   盖叫天生于1888年,他是河北省高阳县人。1971年在杭州逝世。    盖

   盖叫天生于1888年,他是河北省高阳县人。1971年在杭州逝世。

    盖叫天8岁时进入天津的“隆庆和”科班学艺,一开始学的是老生、老旦,也学武生。他的本名 叫张英杰,“盖叫天”是他13岁在杭州演出时起的艺名,意思是要超过当时的“伶界大王”谭鑫培,因为谭鑫培的艺名叫“小叫天”。盖叫天从10岁起就随科班到各地演出,14岁时,头一次来到上海,在王鸿寿的玉仙茶园演出《白水滩》、《伐子都》等戏。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盖叫天曾几次北上到北京演出,但是,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杭州等地演出,与京派、海派的各路名家同台合作,演出、创排各种不同类型的剧目,成为南方京剧武生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盖叫天在艺术上主要宗法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风格。擅长短打武生,曾经获得“第一勇猛武生”的称誉。15岁在杭州演《花蝴蝶》时曾不幸折断左臂。1934年,他在上海大舞台,用当时流行的机关布景演出《狮子楼》时,扮演西门庆的演员因为缺乏经验,从楼上跳下后,没有留出足够的空地,盖叫天扮演的武松从两丈多高的楼上跳下时怕压伤他,在空中一闪身,落地时用力过猛,右腿骨折。在医院,又碰上庸医接错了断骨;盖叫天一听说有可能无法登台,便毅然在床架上撞断了腿骨,要医生重接。等腿伤痊愈后,他又在更新舞台演出了头二本《武松》,从“打虎”一直演到“逃亡”,先后演了三个半月。由于他在武松戏方面的突出创造,因此被世人誉为“活武松”。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盖叫天从武术以及其它剧种、不同流派的武生表演中吸取养料,极大的丰富了京剧武生的表演技法。

    盖叫天艺术风格的形成,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他走出了“武戏文唱”的道路。这方面,《一箭仇》和《洗浮山》是两个典型的代表。

    “水浒”故事戏《一箭仇》是大家熟悉的剧目。《拜庄》一场实际上是个“文场子”,对武戏演员来说,很可能把它演成一段无精打采的过场戏,但是,盖叫天先生通过几十年的磨练加工,通过神情、身段、髯口等表演,把这段动武前的文戏演得细致、丰富,著名作家黄裳先生曾赞誉说:“盖叫天的胡子也是带着丰富的情感的。”

    盖叫天的“武戏文唱”还表现在他把武功隐含在骨子里,呈现给观众的则是舞蹈美和造型美。他的代表作《洗浮山》的“马趟子”是典型的例子。可惜的是,在拍摄他的舞台艺术片时,由于受到思潮的影响,未能原样记录。盖老巧妙的把这套表演安在了《拿谢虎》中梁山好汉朱仝的身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燕赵文化―近代名人―袁复礼
袁复礼(1893~1987)。现代著名地质学家、教授。徐水人。1915年留学美国。1921年回国后,参加了河南“仰韶文化”的发掘和筹建中国地质学会的工作。1928至1931年,先后挖到恐龙及其他爬行动物化石71个个体,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荣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北极星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清华大学地质系主任,是我国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科的创始人。还参加了三门峡、刘家峡、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选址工作。参加编译了《现代科学技术词典》,《韦氏大辞典》等。
· 燕赵文化―近代名人―白寿章
白寿章(1897-1973),名锡庚,又字寿禅,河北省南和县人。是有成就的花鸟画家和书法家。幼年在家庭熏陶影响下,即醉心于临习颜、柳碑帖,摹写《芥子园画传》。1918年高中毕业,考入保定国立高等师范美术专科,专攻中国画。毕业后任县师范、省第四师范、省大名师范美术教师。“七七事变”后,隐居家乡。1945年家乡解放后积极参与北方大学的筹建工作,后在南宫中学、邢台师范任美术教师,直至逝世。他的书画功力颇深,花鸟画用笔泼辣奔放,挥洒自如,以书入画,简练概括,继承我国文人画的优长,具有瘦劲清丽的个人风格。书法以草书见长,宗法二王、孙过庭,兼取文征明、黄慎诸家之长,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有《白寿章书画选》出版。
· 燕赵文化―近代名人―成兆才
成兆才(1874--1929)著名评剧作家和演员。河北滦县人。艺名东来顺,出身贫苦农家。自幼勤奋好学,喜爱戏剧,历生活所迫,曾经为地主当佣工。业余时间拜师学艺。1894年,成兆才尚未成名便来到天津闯江湖,在南市“三不管”、老龙头,侯家后一带“撂地”、“跑棚”卖艺,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小花脸、彩旦、老生各种角色皆能唱会打。但成兆才志不在此。1901年,他再次来到天津,除了表演《莲花落》外还增加了一些积极、活泼的“拆出”戏,如《小借年》等。可是发展并不顺利,未能打开局面。这主要是因为《莲花落》在表演时“妙龄女子登场度曲,虽于妓女外别树一帜,然名异实同”,因此遭到“有伤风化、永干力禁”的封杀,成兆才等《莲花落》艺人被驱出天津。当成兆才1908年第三次来天津时,又适逢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清政府禁止“响乐”,也无法大张旗鼓地演出。可是,成兆才并不轻言放弃。从1909年起,成兆才与《莲花落》艺人立志...
· 燕赵文化—近代名人—袁复礼
袁复礼(1893~1987)。现代著名地质学家、教授。徐水人。1915年留学美国。1921年回国后,参加了河南“仰韶文化”的发掘和筹建中国地质学会的工作。1928至1931年,先后挖到恐龙及其他爬行动物化石71个个体,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荣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北极星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清华大学地质系主任,是我国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科的创始人。还参加了三门峡、刘家峡、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选址工作。参加编译了《现代科学技术词典》,《韦氏大辞典》等。
· 燕赵文化—近代名人—田际云
田际云,早期河北梆子演员,工花旦,生于1864年,卒于1925年,原名麟瑞,后该瑞麟,乳名虎儿,艺名响九霄(原为想九宵,又作想九霄、响九箫),原籍河北高阳。12岁入涿县双顺科班学花旦兼小生,15岁时便崭露头角,加入瑞胜和班(后于光绪十九年改组为宝胜和)梆子、皮簧同台演出,并自组小玉成科班,收徒均用玉字排名,如张、李玉奎等。他于清末被选入踦平署外学。他多次倡办赈灾义演,成立北京第一个女子科班崇雅社,培养出一批女演员。梁春楼、梁花侬、梁桂亭、仁隆仙等都曾在崇雅社学艺,演出于天乐园。他自编自演新戏,在当时颇有移风易俗的影响,为此遭清政府以“编演新戏,诋毁朝廷”罪将其拘禁百日。他功底坚实,技艺精湛,扮相俊俏,姿韵幽娴,发吭引声,音调清脆,最善于演扇子戏。除本工花旦外,兼能演青衣、武生、老生、小生。代表剧目有《十万金》、《珍珠衫》、《梅龙镇》、《跪楼》、《盗花盆》、《春秋配》、《佛门点元》、《错中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