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燕赵文化―文化遗产―明清皇家寝陵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9
转发:0
评论:0
燕赵文化―文化遗产―明清皇家寝陵,    清东陵是中国最後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


    清东陵是中国最後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的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以及东(慈安 )、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东陵坐落在河北省的遵化县境,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据说是顺治皇帝到此打猎时选定的,康熙2年(1663年)开始修建。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正南烟炖、天台两山对峙,形戌宽仅50公尺 的谷口,俗称龙门口。清代在此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诸陵园以顺治的孝陵为中心,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均由宫墙、隆恩门、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其中方城明楼为 各陵园最高的建筑物,内立石碑,碑上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刻写墓主的谧号; 明楼之後为"宝顶"(大坟头),其下方是停放灵柩的"地宫"。由陵区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宝顶,由一条约12公尺宽、6公里长的神道连成一气,沿途大红门、大碑楼(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龙凤门、七孔 桥、小碑楼(神道碑楼)、隆恩门、隆恩 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整座东陵在木构和石构两方面都有精湛的技巧,可谓集清代宫殿建筑之大成,其中孝陵的石像生最多,共达18对,造型多朴 实浑厚;乾隆的裕陵规模最大、最为堂皇,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则是首屈一指的精巧建筑。目前,清东陵15座陵园中,只开放了裕陵和东、西太后陵及香妃墓等四处供游客参观。

    裕陵(乾隆陵)

    裕陵位于孝陵西侧,于乾隆8年(1743年)动工兴建,费时30年始成。裕陵的地宫在已出土的清代皇陵中最为宏伟,其进深54公尺,面积337平方公尺,由三间长方形的券堂一明堂、穿堂、金堂串连成"主"字形;乾隆皇帝的棺柩便放置在最里侧的金堂,两旁还有附葬的二后、三妃灵柩。 地宫内四壁和券顶皆雕满各种佛像、经文和装饰图案,雕刻刀法明怏,线条细腻流畅,以明堂门洞两侧浮雕的四大天王像和券顶的五方佛像最具代表。

    香妃墓香妃即容妃,新疆族人,据说她因遍体生香,甚得乾隆喜爱,所以称香妃。她的陵墓坐落在裕陵西侧,专为安葬乾隆后妃的"裕妃园寝"中,因曾被盗掘,现棺椁已所剩无几,怛遗骸、遗物印证史册,对其 容貌身世记载殷实, 棺木上刻有一行阿拉伯文"以的名义",证实香妃信仰教。

  清西陵位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是清代帝王陵寝一,与河北省遵化县东陵东西相对而称西陵。雍正8(1730年)时,以此地"山脉水洁,条理详明",系龙脉吉地而于此兴建泰陵;雍正死後,乾隆继位,父子不葬一地为制,遂形成东、西陵隔辈建陵的现象。

    清西陵东起梁各庄、西到紫荆关,南抵大雁桥,北接奇峰岭,占地约一百平方公里,内有帝陵四座―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后陵三座,以及妃嫔、公主、亲王的 园寝七座,而以泰宁山主峰下的泰陵为中心,其他陵园则分布东、西两侧。

    西陵的南端入口建有石牌坊,其後依次有大红门、圣德神功碑楼、七孔桥、石像生、龙凤门、神道碑楼,然後是西陵的主陵一泰陵的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宝顶等,这些建筑物以一条南北贯穿、长2.5公里的神道串联起来,入口的石牌坊,东陵只有一座,西陵则建有三座;东陵的石像生、龙凤门是位在七孔桥之後,西陵则在前。

    除此之外,西陵的建筑形制大致与东陵相仿。泰陵在清西陵诸陵中兴建 年代最早、规模也最大,除了雍正皇帝胤祯之外,还附葬孝敬皇后喇喇氏及敦肃皇贵妃年氏。

    泰陵西侧2公里为昌陵,系嘉庆皇帝?琰和孝淑皇后的合葬陵,其隆恩殿以花斑石铺地,为帝陵中所罕见。由昌陵再往西3公里为慕陵,是道光皇帝?宁和孝穆、孝全两位皇后的陵墓。该陵不置方城明楼,规模较小,但其隆恩殿以香气清远的楠 木构筑,且只施雕镂而不著彩绘,在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中显得朴实典雅。殿内藻井刻满许多腾云驾雾的飞龙,其用意在藉引龙上天,吞云吐雾而不喷水,以保持陵墓内部乾燥。

    崇陵位于泰陵东侧、是光绪皇帝戴?和隆裕皇后的陵墓,始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至民国4年(1915年 )竣工,是中国最後一座帝陵。崇陵的地上建筑尚保存良好,色彩仍鲜丽;地宫则已遭盗掘,随葬品尽失,但内壁的佛像、神兽等浮雕精致生动,倒也有一看的价值。 崇陵东侧紧邻著埋葬光绪妃嫔的崇妃陵,珍妃和瑾 妃就葬在这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清皇家陵寝
概要明清时代的皇室墓葬,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皇室陵寝,在明清以前有多种形式,包括木椁大墓、土墓、深葬,但少讲究建筑形式。自明太祖起,修订了陵寝制度,包括:增设祭奠设施、增加院落及宝盖式屋顶。清代的陵墓则更加考究,注重风水及环境,希望陵寝能与当地的山川、气候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并且建筑也更加富丽堂皇,是中国陵寝营建活动的颠峰。登录基准明清皇家陵寝因符合以下标准而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i)代表了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ii)通过建筑或技术、有纪念意义的艺术品、城市规划或景观设计,展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在一个文化区域中进行的有重要意义的人文价值的交流。(iii)独一无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别地代表了一种文化传统或是一种现存或已经灭绝的文明。(iv)突出地代表了某一类建筑或技术的,并且展示了人类历史上的某一段或几段非常重要的时期。(v)直接或明确地同某些具有突出的、普世的价值的事件、现实的传统、...
· 燕赵文化―文化遗产―赴清东陵领略皇家风范
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的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占地78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南有金星山,中间有影壁山,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因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温馨提示:气候:空气清新,日照充足,外出旅游时做好防晒准备。交通:北京宣武门旅游集散中心出发,旅游专线直达。自驾车出游北京出发京沈高速――津蓟高速到达。特色美食:山蘑、山鸡、野兔等。特别提示:旅游者每到一地都应自觉爱护文物古迹和景区的花草树木,不任意在景区、古迹上乱刻乱涂。
· 燕赵文化—文化遗产—赴清东陵领略皇家风范
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的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占地78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南有金星山,中间有影壁山,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因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温馨提示:气候:空气清新,日照充足,外出旅游时做好防晒准备。交通:北京宣武门旅游集散中心出发,旅游专线直达。自驾车出游北京出发京沈高速——津蓟高速到达。特色美食:山蘑、山鸡、野兔等。特别提示:旅游者每到一地都应自觉爱护文物古迹和景区的花草树木,不任意在景区、古迹上乱刻乱涂。
· 风水玄学之皇家陵寝
中国帝王陵寝文化的真正肇始是秦始皇陵。中国皇家陵寝主要有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陕西汉唐陵、河南宋陵、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清代关外三陵和河北清东陵、清西陵。西藏琼结县藏王墓。北镇辽代皇家墓葬。宁夏银川西夏王陵。《易经·系辞》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远古时代殡葬极为简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死者的埋葬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件大事。今日保存下来的许多重要文物古迹,不少就是坟墓的遗迹遗物。中国至春秋时代时,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历代不衰,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种种讲究。于是,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而作为为人择地卜葬的堪舆家(风水师),更以阴宅为先务之急。风水理论认为,祖墓的风水,会影响后皇家陵寝秦始皇陵人的命运;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
· 燕赵文化―文化遗产―清西陵恢复环陵水系历史风貌
新华网河北频道12月12日电(记者王民)记者从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了解到,一项旨在恢复清西陵环陵水系历史风貌的清淤工程目前正在进行,预计整个工程最早将于2008年结束。位于易县的清西陵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室陵墓,现存宫殿建筑千余间,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子园寝7座,葬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个皇帝及王公、公主等76人。2000年,清西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了解,清西陵在建筑、礼仪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其中环陵水系是整体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经过近300年的自然环境变迁,特别是经历上世纪60年代的大水后,各条环陵水道严重淤积,甚至全部淤平。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常务副主任耿左车介绍,清西陵环陵水系清淤工程自2002年开始,是一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程,到目前已经完成投资300万元,累计清除淤土30万立方米,清理河道近10公里。整个清西陵环陵水系清淤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