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燕赵文化―文化遗产―大运河申报世遗急需补课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5
转发:0
评论:0
燕赵文化―文化遗产―大运河申报世遗急需补课,    近年来,大运河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它与长城被视为在中国大地上

    近年来,大运河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它与长城被视为在中国大地上写下的“人”字的一撇和一捺,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2006年6月,京杭大运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大运河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遗为运河的保护管理提出 了新的要求。但是,据了解,大运河不仅受到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蚕食,而且保护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部分河道断流、环境恶化、文化遗产未有效保护等。“如何用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来重新认识大运河,从历史、文化、生态三个方面重新审视大运河的价值,并对大运河沿岸的城镇、街区、生态环境、文物遗迹等实施有效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大运河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尚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做。”省文物局毛保中说。

    补文化课:

    对运河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和宣传

    大运河滋润着沿岸广袤的土地,也孕育了两岸独特的文化。正是运河两岸丰富的文物遗存和特有的文化习俗使大运河变得鲜活、生动。“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调查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曾执行我省境内大运河调查的白晓燕认为,“首先,运河本体及相关文物资源调查。确定运河走向、界定河道和堤坝;对运河相关文物资源如码头、船闸、涵洞、桥梁、寺庙、城镇、衙署、古商会、古作坊、古民居、古街道、遗址、墓葬等进行调查。其次,历史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大运河源远流长,历史上颇多记述。在运河调查过程中,必须注意搜集有关的历史文献如地方史志、水利志、文物资料和研究专著、主题论文、游记等。再次,口头资料的搜集、记述、整理。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一些口述资料的搜集、记述、整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实地田野调查过程中,对当地群众进行口头采访,了解运河相关的人物、故事、传说、历史掌故以及社会公众对遗产的认知、认同情况和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态度等。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记录、整理。运河文化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具有运河特色的船工号子、相关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方言语汇、民间戏曲、故事传说,以及老字号、传统工艺等进行调查、搜集、整理也是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规定,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具备突出的普遍价值。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对运河及运河文化包括运河的历史变迁、不同时期运河的功能作用和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运河沿岸城市的形成、兴衰及其与运河的关系;运河两岸民俗和文化特点等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而对其科技、文化、历史等各方面价值进行科学评估,从历史、考古、文化、科技、水利、交通、环境等各个不同角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各种媒体面向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取得最大程度的社会共识。

    补保护课: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环境问题是影响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大制约因素。中国古代大运河蜿蜒流转近2000公里,各区段千差万别,非常复杂。清理运河沿线违章建筑、搞好绿化、治理污染、美化运河环境是大运河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各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应协调动员本级政府建设、规划、环保、水利、土地、农业、林业等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大运河申遗的总体安排,对本辖区内运河环境限期分头进行综合治理。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的文物保护工作也急需加强。而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审批制度对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了明确的规定,申遗意味着对大运河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大运河申遗前期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白晓燕说。

    补管理课:

    成立管理机构、制订管理条例

    大运河延续使用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目前,运河河段部分由水利部门管理,部分由交通部门管理,还有的由农业、林业、土地部门管理,相关的文物遗迹由文物部门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由文化部门管理。由于牵涉部门较多,协调管理难度较大,因此,理顺体制,成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是强化大运河保护、推动大运河申遗的必要措施。“要加强大运河这样复杂的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仅有保护管理机构和协调机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规范保护、管理、利用的程序、方式,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能义务,规定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罚和制裁措施。”毛保中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燕赵文化—文化遗产—大运河申报世遗急需补课
近年来,大运河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它与长城被视为在中国大地上写下的“人”字的一撇和一捺,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2006年6月,京杭大运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大运河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遗为运河的保护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据了解,大运河不仅受到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蚕食,而且保护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部分河道断流、环境恶化、文化遗产未有效保护等。“如何用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来重新认识大运河,从历史、文化、生态三个方面重新审视大运河的价值,并对大运河沿岸的城镇、街区、生态环境、文物遗迹等实施有效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大运河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尚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做。”省文物局毛保中说。补文化课:对运河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和宣传大运河滋润着沿岸广袤的土地,也孕育了两岸独特的文化。正是...
· 燕赵文化—文化遗产—山海关
山海关城是一座土筑砖包的雄伟关城,城高14米,厚7米,周长4公里,呈正方形。整个城池与万里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有四门:东门面向关外,叫镇东门;西门对关内,叫迎恩门;南门面海,称望洋门;北门临北疆,称威远门。在四个城门中,气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镇东门,门上有箭楼,门外有瓮城,明代书法家肖显所书的“天下第一关”巨匾就高悬在箭楼檐下。登上山海关城楼北望,万山重叠,万里长城如一条昂首的巨龙跃上群峰,蜿蜒起舞,景色异常壮观。往南看,乃是波澜壮阔的渤海,长城从山海关直逼海中。如果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翻山越岭的巨龙,那这些伸入海里的建筑就恰似龙首在吞波吐浪,因此人们把它称为“老龙头”。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是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一个重要关隘。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在这里设山海卫,徐达见这一带“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乃移关于此,连引长城为城之址”...
· 燕赵文化―文化遗产―山海关
山海关城是一座土筑砖包的雄伟关城,城高14米,厚7米,周长4公里,呈正方形。整个城池与万里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有四门:东门面向关外,叫镇东门;西门对关内,叫迎恩门;南门面海,称望洋门;北门临北疆,称威远门。在四个城门中,气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镇东门,门上有箭楼,门外有瓮城,明代书法家肖显所书的“天下第一关”巨匾就高悬在箭楼檐下。登上山海关城楼北望,万山重叠,万里长城如一条昂首的巨龙跃上群峰,蜿蜒起舞,景色异常壮观。往南看,乃是波澜壮阔的渤海,长城从山海关直逼海中。如果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翻山越岭的巨龙,那这些伸入海里的建筑就恰似龙首在吞波吐浪,因此人们把它称为“老龙头”。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是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一个重要关隘。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在这里设山海卫,徐达见这一带“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乃移关于此,连引长城为城之址”...
· 燕赵文化―文化遗产―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园林,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宫墙周长约20华里。比北京颐和园大了近一倍。宏伟美丽的园林和园外汉、蒙、藏等不同民族风格的寺庙使承德市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这座规模宏大的园林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避暑山庄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当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涧等地形,修建了多处园林、寺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遥相南山积雪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云山”。在亭子上远眺,山庄的各风景点,山庄外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市区,周...
· 燕赵文化—文化遗产—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园林,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宫墙周长约20华里。比北京颐和园大了近一倍。宏伟美丽的园林和园外汉、蒙、藏等不同民族风格的寺庙使承德市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这座规模宏大的园林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避暑山庄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当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涧等地形,修建了多处园林、寺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遥相南山积雪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云山”。在亭子上远眺,山庄的各风景点,山庄外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市区,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