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当代京剧艺术家李万春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当代京剧艺术家李万春, 李万春这个名字,河北的新老戏曲观众都是很熟悉的。他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
李万春这个名字,河北的新老戏曲观众都是很熟悉的。他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老生戏、武生戏、红净戏都有很高的造诣。1981年仲夏,他刚好整整70岁,还随北京京剧二团到省会石家庄演出。宝刀不老,他的演出给省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万春,字鸣举,河北雄县人,1911年生。7岁时即在上海登台, 叫“客串李”,唱的是《珠帘寨》。在这一年,和苟慧生先生合演《三戏白牡丹》,扮演一个小童子。之后,又学了《打棍出箱》、《捉放曹》、《碰碑》等老生戏。
11岁上,李万春由上海到北京,参加了著名武生俞振庭主持的斌庆社。当时,李万春和他的师弟蓝月春首演《战马超》。两个孩子,一个演马超,一个演张飞,一下子演得轰动了,被当时的戏曲界称誉为“童伶奇才”。
李万春从小跟他的父亲、当时著名的武生演员李永利练武功,同时受业于老伶工项鼎新。李万春练功很刻苦,在房顶上拴滑车,把腿吊“朝天凳”,先吊一出《珠帘寨》,再吊一出《碰碑》,之后接着练武功。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
19岁时,一代京剧宗师梅兰芳提携后世,带李万春去上海演出。梅兰芳先生给了他很大帮肋,至今李万春提起梅先生对他的提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1932年,自组永春社,演出于京、津、沪以及青岛、武汉、东北各地,深受群众欢迎。
李万春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念白吞吐有力,身段漂亮利落,而且长靠、短打、箭衣戏及猴戏、关羽戏都很有功力。他成名之后还师事杨小楼,得益非浅。李万春还是一个勇于改革的演员,一对于老戏中唱词、念自、表演中不合理的部分,敢于大胆改革,对艺术精益求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当代京剧艺术家赵燕侠
赵燕侠系贫苦的“梨园世家”出身,生于1928年,原籍河北省武清县大王庄。7岁上,随其父赵小楼(武生演员)搭班唱戏,辗转演出子江南一带。14岁到北京,从诸如香等学青衣、花旦,后拜著名艺术家苟慧生为师。由于其父治家甚严,使她从小养成了坚强正直的秉性,始终坚持正正派派地作人,认认真真地演戏。在练功的时候,她时常一连几天不脱扎靠和衣而卧,起来就练。一双硬底练功鞋,把屋里地上的砖都磨成了坑。长期的勤学苦练,使她技艺全面,戏路很宽,青衣、花旦、刀马旦、文武小生等多种行当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都能演,而且善于从剧中人物性格出发,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又突破程式、行当的界限,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六十年代初,赵燕侠在现代京剧《芦荡火种》中扮演阿庆嫂,为实现传统艺术形式与革命内容的统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十年中,由于她为人正直,不畏强暴,遭受了残酷。“此身无媚骨,不屑伍好嚣。”就是她的真实写照。粉碎...
·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当代京剧艺术家赵燕侠
赵燕侠系贫苦的“梨园世家”出身,生于1928年,原籍河北省武清县大王庄。7岁上,随其父赵小楼(武生演员)搭班唱戏,辗转演出子江南一带。14岁到北京,从诸如香等学青衣、花旦,后拜著名艺术家苟慧生为师。由于其父治家甚严,使她从小养成了坚强正直的秉性,始终坚持正正派派地作人,认认真真地演戏。在练功的时候,她时常一连几天不脱扎靠和衣而卧,起来就练。一双硬底练功鞋,把屋里地上的砖都磨成了坑。长期的勤学苦练,使她技艺全面,戏路很宽,青衣、花旦、刀马旦、文武小生等多种行当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都能演,而且善于从剧中人物性格出发,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又突破程式、行当的界限,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六十年代初,赵燕侠在现代京剧《芦荡火种》中扮演阿庆嫂,为实现传统艺术形式与革命内容的统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十年中,由于她为人正直,不畏强暴,遭受了残酷。“此身无媚骨,不屑伍好嚣。”就是她的真实写照。粉碎...
· 京剧艺术家武忠
青年时期,功底扎实的武忠勤于学习继承;中年时期,他勇于开拓创新,在剧目与舞台表演上融会贯通,对于晋剧须生表演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表演细腻深刻,尤善于塑造人物。同时,他的戏路宽广,文戏韵味无穷,武戏功力刚劲,尤在中年之后在舞台上表演的关公戏受到各界高度评价,有“活关公”之称。武忠在现代戏的表演方面也独具一格,深入体验到人物的心理世界,然后再用戏曲化表演把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他在《刘胡兰》中扮演的贫雇农刘锁,听来动情,看来动容,在观众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武忠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又自我创新、借鉴、吸收、探讨,逐渐形成、发展了有独特风格的表演形式。如他在《徐策跑城》中扮演的徐策,就是以晋剧表演为基础,又大胆吸收、借鉴了蒲剧大师闫逢春、京剧大师周信芳的表演特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体系。所以“跑城”一剧不但在山西观众中广为流传,在全国乃至国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晋剧的优秀代...
·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平调
平调系由豫北之怀梆演变而来。所谓怀梆,即早时候河南怀庆府(今沁阳)一带所流传的梆子戏。相传百余年前,有曹、白两姓艺人,将怀调传入武安,后经当地语言、语音及民间歌舞的影响,遂演变为今之平调。它的传统剧目约200余出。具有代表性者如《两狼山》、《三进帐》、《铡赵王》、《盘坡》、《董家岭》、《雷振海征北》、《拔桩》、《白玉环》、《李刚打朝入《收秦三》、《赶秦三》、《三连配》等。建国后,也上演了一些现代剧目,如《白毛女》、《三里湾》、《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近年创作的《相亲记》,参加中央举办的庆祝建国30周年演出时,曾获演出三等奖。平调音乐属于梆子系统的板腔体。唱腔板式主要慢板、二八板、截板、散板以及二回头、倒三梆、一串玲等。平调的表演行当,较落子齐全,旦行有青衣、花旦、彩旦,生行有红生(俗称红脸)、小生、老生、配生(不抹红脸的靠架生),净行有大脸(黑脸)、二脸(二黑脸)、打杂...
·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山歌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歌曲,是劳动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我省的山歌,有的地方叫“烂席片”,也有的叫“爬山调”、“信天游”,主要流行于张家口地区张北至承德地区围场一线和靠近太行山的阜平、涞源、平山、井陉、元氏、武安、涉县及高原地带,与晋西北的“小曲”、内蒙的“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等姊妹山歌在词曲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山歌所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传统的山歌表达男女爱情和离人思乡的为多。如张家口地区普遍流行的山歌《放牛》、《烂席片》。也有相当多的山歌,倾诉着劳动人民在旧社会中深受封建压迫之苦。如尚义山歌《南山坡高来北山坡低》、张家口的《爬山调》等。由于山歌的歌词结构大都比较短小,一般由上、下两名的多段歌词构成,与歌词结构相适应的山歌曲式,一般为单乐段结构的分节歌。每段由上、下两个对称的乐名组成,上名大多结束在调式音阶的五级或四级音上,或停在高八度、低八度的...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