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潮汕行业习俗―劳心劳力的打土砻
潮汕各地在碾米机出现之前,农民收割下来的稻谷如何变成大米,当今的中青年朋友也许一点也不晓得或知之甚少,而60岁以上的男女却了如指掌:用人力转动一台土砻即可使稻谷变成大米。
土砻,是一种用泥、木、竹为主要材料制成的人力碾米器具,它由上下两个圆墩组成,直径约70厘米,身高约80厘米,上墩有砻耳两个,砻槽一个,下墩有砻轴和砻脚,上下墩之间磨合处则铺设一排排砻齿,砻齿与砻齿之间用沙土填实并留下条条浅沟,此外,还配有一支砻臂和一条吊绳。一般的农家,土砻都安装在一个大厅上。碾米时,先将周边地板打扫干净,再把稻谷倒进砻槽并将砻臂的铁钩套进砻耳,然后单人或双人用手推动砻臂,这样,土砻的上墩就转动起来。这时,稻谷通过砻槽流进上下墩之间磨合处,再经上墩转动碾压,稻谷便脱壳变成大米从砻齿沟流到地板上。但碾出来的大米只是糙米,还要经过风柜除去粗糠和石臼除去幼糠两道工序才变成白米。
潮汕地区广大农村直至20世纪60年代一直沿用土砻进行碾米。是谁创造了土砻?据笔者所知,发明制作土砻者应当是揭东县登岗镇涵涛村的祖先。制作土砻(俗称打砻)是该村祖传的专业工艺,全村几百户人家祖祖辈辈以打土砻为生,凡成年男性人人是打砻师傅。涵涛方氏的打砻铺遍布潮安、饶平、澄海、南澳及潮阳、揭阳等地,一般一个家庭一个店铺。每年有两个旺季,即水稻夏收和秋收之后两个月内,其余为淡季。旺季时叫打砻者络绎不绝,生意红红火火,师傅们天天起早摸黑挑着一担工具和配件奔波于驻地周边农户家中。由于土砻十分笨重,绝大多数都是师傅上门现场制作。单人制作一台新土砻至少需要3天时间,而翻新一台旧砻也要干个一整天(10小时左右)。一台新土砻的主要骨架可以用上七、八年,但其上下墩碾米部分易磨损,一般半年或一年须翻新一次。由于打土砻是一种既重体力又有精湛工艺的劳动,故无论炎夏寒冬,师傅们干活时大都赤膊上阵,活像夯墙工那样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十分辛苦,非身体强壮者莫能胜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土砻先后被沙砻和火砻(碾米机)所代替,打土砻此项手工业自上世纪70年代初便退出历史舞台。
编后“潮汕地区广大农村直至20世纪60年代一直沿用土砻进行碾米”,这句话似乎不确。潮汕地区一些沿海和平原的村寨在上世纪40年代便有了火砻,告别了土砻;至上世纪50年代末,即人民公社化时期,除了贫困山区的小村寨,基本上村村有火砻,由生产大队集体经营,因而大多50左右岁的潮汕人都不知土砻为何物了。不排除个别贫困小山村上世纪70年代还使用土砻的可能。编者的意见对否,请作者、读者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