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潮乐故事―潮州音乐评述
潮乐,就是潮州音乐。她的特征主要是,用在潮州流传,应用已久的乐器,演奏在潮州流传的弦诗(乐曲)和潮人自作的弦诗。
潮州弦诗来源于南戏弋阳腔、昆山腔、西秦、汉剧,更有可能直接来源于福建的萝剧。经过历代潮州戏剧音乐界艺人们的吸收、改革、创新,至五十年代初,就有百几十首美妙动听的弦诗。(《潮剧音乐》收有110首,实际还有不少没有收入)。这许多弦诗的生命力极强,很早就在民间流传着,至今人们仍喜奏爱听。尤其是《寒鸦戏水》、《粉红莲》、《昭君怨》、《柳青娘》、《崖山哀》、《出水莲》、《红梅头》、《浪淘沙》、《平沙落雁》和《深更灯》等等名曲,将与潮汕人民同寿,永远流传着。
潮州弦诗不是有意思的文词,而仅是声音的组合。由于声音有抑扬顿挫长短轻重,又组合的声音有多有少,组合的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就内涵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有的轻快喜悦,有的沉郁悲愤,有的慷慨雄壮,等等。总的感觉是清新、柔和、悦耳。
潮州弦诗,原来抄写和诵读的符号是《二四谱》,一九四0年前后兼用《工尺谱》,一九五四年才改用学校用的歌谱,即简谱。
唐宋词原来的词谱就是用《工尺谱》抄写的弦诗。要填前人的词调,就必须依其用《工尺谱》写下来的弦诗(词调)填词;后来用《工尺谱》写下来弦诗(词调)散失了,才改依《平仄谱》填词。
宋代著名的词家柳永,周邦彦、姜白石等,他们不单会创作音乐性极强的美词,而且还能创作很动听的弦诗(词调)去谱上自己所创作的词。
《二四谱》、《工尺谱》与《简谱》一样,同有七个基本音,只是抄写的符号不同而已。
从符号对照,可以看出《二四谱》不科学:《简谱》的6、7,《二四谱》同用一个"三"字;《简谱》的3、4,《二四谱》同用一寸:“六”字。在诵读时,必须注意前一“三”字轻读,后一“三”字重读;前一“六”字轻读,后一“六”字重读。因此,弦诗和唱曲都有轻三六、重三六的区别,简称轻六和重六。《二四谱》虽不科学,但念活五弦诗极合适、好听。
弦诗和唱曲,在声调方面,同有轻六、重六、活五、反线和轻三重六;在节拍方面,同有头板、二板和三板;弦诗还有拷拍,而唱曲则有散板。如果一首弦诗的声调是轻六的,节拍是三板的,这首便称为轻六三板的弦诗,其余依此类称。有的弦诗同一个名称而包括了二板、三板和拷拍三首,这是成套的弦诗,如《昭君怨》、《寒鸦戏水》等。
如何区别弦诗的声调和节奏?就《简谱》来区别是:重六的弦诗多出现7、4。活五的弦诗多出现7、4和2。2是活五的主要音,要升高半度左右或至一度音;弓弦乐器演奏时,2字要活按,指要捞上抹下,所以称为活五。轻六弦诗,多出现6、3。反线的弦诗、多出现6、1、2、4,4是主要音。轻三重六弦诗,类似轻六,多用6,而又用4,且以4为关键音。
用听觉区别节拍是:头板的弦诗演奏极其缓慢,二板也缓慢,三板较快,拷拍快而多顿挫。就看简谱区别节拍是:头板的弦诗,每板即一小节,有四个拍子;二板弦诗,每板即一小节,有两个拍子;三板每板即一小节,仅一个拍子;拷拍每板也即一小节,也一个拍子,但多休止符。
潮乐,除粤乐外,未有一个可与之比美,其演奏式样之多,更是他乐所无。潮乐的演奏式样,有平奏、催奏、吊字奏三大式样。吊字奏有一字吊、二字吊、三字吊等几个花样。催奏有单催、双催、四催。单催有一点一单催,三点一单催。双催有三点一和七点一几个花样,四催也有七点一花样。
潮乐的二弦,是领奏的乐器,对其他潮州乐器影响很大。在潮剧界拉二弦出名的人很多,这里要谈的是已故了的戏曲学校杨广泉老师。他拉二弦熟练,真有技巧,很著名,影响极大。但他的演奏法是一种的演奏法,表现在四方面:1.喜欢改动传统弦诗的字句。2.喜欢二弦独奏一句,其余乐器合奏一句,依此奏几句。3.任意七反八变,即七个音阶,任意把那一个作为基音。4.任意改变弦诗的声调。如《粉红莲》原是重六调,全首四段,他一段奏一个声调,轻六、重六、活五、反线都有。据说华侨老艺人听了暗自摇头说:“这不是粉红莲,而是四季莲!”
把演奏潮乐看作是一种戏耍,任意玩弄花样,或用公式化的奏法来演奏潮乐,其奏效必然是极坏的。
潮乐,旧时代和五十年代盛行于农村,到处有乐间;但公社化后,尤其是“文革”和十年浩劫期间,很难听到潮州音乐。农村现在也极少有乐间,演奏潮乐的人也极少,而且多是老人,青少年不喜欢乐和听潮乐。他们喜欢到男女聚在一起的热闹场合学弹吉它,实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特别喜欢听那有出现“爱、想、求、梦、魂、泪”等字眼的歌,----不管好听或不好听!
美妙悦耳的潮乐,眼前不受青少年的喜爱,实在委屈,谈什么继承呢!我想,人的审美观念和爱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变的,终有一个时候,潮乐会依前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
潮乐乐曲
潮州乐曲,大多是一个曲名就是一首乐曲,但也有些一个曲名就包括二板、三板、拷拍三首乐曲,成为完整的一套曲。潮州乐曲甚多,流传着的还有百几十首,大部分是优美的乐曲。这里仅选二十个曲名,有轻六、重六、活五、反线和轻三重六五个声调,共三十二首乐曲。这不是说,没有选进来的就是不优美的乐曲。不是的,没有选进来的还有的比选进来的更优美的,只是我打算不选得太多而已。
潮州乐曲,原来的记谱一般都是记骨干音为主,演奏时都必须添音。添音一般不能离开骨干音,是以骨干音为骨干,在骨干音之外增添乐音。用绘画作为比喻,骨干音好像树干,添音好像添写校叶。添音基本是差不多的,但各人的天赋,素养、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有不同,因此所添的音就不完全一样,而稍有不同。潮乐素养等各方面较好的,添音就添得较好;素养等方面较差的,添音就添得不那么好。
这里所精选的乐曲,记谱是记骨干音为主,但其中有几首是记添音的。《粉红莲》等三两首,除了记骨干音之外,还将我平时演奏详细添音之谱也写出来对照。目的是让学演奏潮乐不久的人知道怎样添音,从而知道添音的方法。如何添音?如何添得美妙?我的经验是:添音在于熟练,美妙在于钻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