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妈祖宫庙―海丰县后门天水宫
海丰县后门镇(又称后门港)天水宫历史悠久,据传始建于清康熙廿八年(公元1689年),正值后门港各行各业兴旺时期,福建和广东潮汕、惠东等地商贾云集后门经商。由闽、粤商人带头集资,全部石、木雕刻,工匠造就,包括从福建湄洲妈祖分灵的妈祖神像一概由大帆船运抵后门港。宫庙建造于后门港左侧港口畔,坐东向西,背山面海,名“天水宫”,至今已有314年历史。妈祖灵显,有求必应。如遇天气突变,风浪大作,出海渔民有呼妈祖救助者,皆化险为夷。如遇灾年疫情,百姓有求妈祖保佑者均安然无恙。故妈祖庙香火极旺,外地乡镇民众也常来仰拜。
因有妈祖的灵显,就有了富具传奇色彩而又真实的故事:事因当年国情危难,兵慌马乱,民不聊生,所以妈祖显圣,附身于深海渔民苏潭喜,先后于1931年农历九月十二上午九时在后门港之白沙埔、1936农历四月十二上午十时在后门之大箔径过火坑上刀梯作法,为民消灾播福(刀梯设利刀108架,高度21.07丈,顶端架设利刀之刀轿,妈祖附身坐于轿上。),继而妈祖之附身口穿铜针,身坐刀轿,手执钉球驱邪出游,有了妈祖的恩泽,乱世中百姓才得以平安度过。
1941年农历九月十二中香,日寇焚烧后门,民房被毁80%,天水宫遭焚,仅存残垣断壁及一对石鼓、四支石柱。石柱刻遗两对联:
贯九州串百川食德同游福海 配山灵通地脉饮和共戴恩波,
圣德配天四海安润叨覆帱 母仪称后万家保障乐尊亲
天水宫遭焚之后百姓搭篷寮供奉妈祖,香火依然旺盛。
上世纪50年代初,天水宫被作为渔业大队队址及仓库。改革开放后,于1987年农历八月十五于宫庙前,妈祖附身彭氏拜妈祖扶乩择日,请汕尾市捷胜镇竹脚乡建筑师张润先生,于1988年农历正月十六刘四时在原宫位兴土动工。农历三月初八上午十时上梁,十一时安门。同年农历十月初十妈祖像开光,妈祖重光陛殿。
如今的后门天水宫庄严肃穆,屋顶龙凤图景栩栩如生。宫分前后两殿,中间天井。前殿摆设香案香炉,后殿正龛供奉妈祖神像,慈祥庄严。左龛为水仙爷,右龛为福德爷。天井左龙右虎,名龙虎井。前殿大埕前方左右各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旗。大埕左右为平安门。殿左右为附厝,供办事及演戏时人员住宿。包括演戏场地总面积为2000多平米。
天水宫重建至今,妈祖曾三次附身彭氏于宫前口穿铜针,为民驱邪播福。每年三月廿三妈祖圣诞,演戏庆祝,摆席仰拜祈福,烯放烟花炮头,各地仰拜者纷至沓来,香火更是旺盛,景况实是壮观。
立于宫前西望,碧波荡漾,翔鸥戏水共百舸争流,远山如屏,蓝天白云与山水相映,一派祥和景色,令人心旷神恰。天水宫董事会正副董事长吴宜、彭细妹表示,欢迎海内外妈祖信众和游客前往朝拜、参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