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杂粮成主粮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8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杂粮成主粮,   《程咬金宿店》中店家女李金花拿在灶洞煨熟的番薯送意中人作点心。    《金

   《程咬金宿店》中店家女李金花拿在灶洞煨熟的番薯送意中人作点心。

    《金福戏鬼》中金福:“我金福,人穷志不短,偷些番薯也是无奈何。”

    《亲人》中蟹妹三餐食番薯丝。

    《春归燕》中生产队煮大麦糜。

    《正德游江南》中皇帝食大麦糜,配咸薄壳,美其名曰“珍珠糜”、“凤眼鲑”。

    潮州是缺粮区,有些县份缺粮在半年以上。自明代万历年间番薯传入闽南、潮州以后,情况便大大改观,番薯和大米一道成了日常的主粮,有些县份还因此冠上“地瓜县”的美名。

    小麦和大麦本不宜在潮汕种植,因气候太温暖,不适合其生长。然而,潮汕人会想办法:在冬天种植。秋收之后,大田空闲,便种冬耕。水田种番薯,种绿肥,旱园种麦,种萝卜、芥菜、荷兰豆。这些作物都适宜越冬。冬种春收,不误春耕。新麦上场,也可弥补青黄不接的粮荒。这是潮汕人过日子的巧妙办法。

    《山门坳》中小坤“存张破车换做一斤木薯干”,用来充饥。当年,山上普遍种木薯,俗称“树薯”。这是一种耐旱作物。鲜木薯有微毒,吃了又难以消化。人们将木薯片浸水、晒干,再碾粉,用来做�拧F渌�东西做�牛�掺少量木薯粉,也特别有韧性,�牌げ灰灼啤�

    还有芋、玉米、南瓜等杂粮,在缺粮的年月,都是极好的果腹之物。《回窑》中的薛仁贵,贫贱时喜吃芋叶羹。这东西也曾是潮人的美餐。

    从前,年节才有干饭吃,今天情况不同了,大家反而喜欢吃粗粮杂粮,番薯、玉米、南瓜成了最佳保健食品。当初缴公粮,6斤番薯才折1斤稻谷。今天,蕃薯、玉米的价钱比白米、面粉还昂贵。这是人们从更有利于健康方面考虑问题的结果。

    潮人当年用灶,用柴草煮饭,灶洞有余热,糜放在灶洞可保温。燃柴枝的时候,余烬煨番薯最好,潮汕人叫“火感”,排在第一位,有“一火感二贴”的说法。李金花的熟番薯就是这样来的。

    小潮剧《短剑》中,那班上山割草的农民,常在山上留些饭包熟番薯,用这种办法接济被困在深山的游击队员。饭包熟番薯,是潮汕农民上山割草或出门干活的必备之物。他们用一条浴布,包上饭团或熟番薯,吊在尖担尾或锄头柄上,便轻松出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杂粮成主粮
《程咬金宿店》中店家女李金花拿在灶洞煨熟的番薯送意中人作点心。《金福戏鬼》中金福:“我金福,人穷志不短,偷些番薯也是无奈何。”《亲人》中蟹妹三餐食番薯丝。《春归燕》中生产队煮大麦糜。《正德游江南》中皇帝食大麦糜,配咸薄壳,美其名曰“珍珠糜”、“凤眼鲑”。潮州是缺粮区,有些县份缺粮在半年以上。自明代万历年间番薯传入闽南、潮州以后,情况便大大改观,番薯和大米一道成了日常的主粮,有些县份还因此冠上“地瓜县”的美名。小麦和大麦本不宜在潮汕种植,因气候太温暖,不适合其生长。然而,潮汕人会想办法:在冬天种植。秋收之后,大田空闲,便种冬耕。水田种番薯,种绿肥,旱园种麦,种萝卜、芥菜、荷兰豆。这些作物都适宜越冬。冬种春收,不误春耕。新麦上场,也可弥补青黄不接的粮荒。这是潮汕人过日子的巧妙办法。《山门坳》中小坤“存张破车换做一斤木薯干”,用来充饥。当年,山上普遍种木薯,俗称“树薯”。这是一种耐旱作物。鲜木薯...
·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斗墟
潮汕人将赶集叫“斗墟”,(这里,“斗”是“凑”的意思,如凑热闹之“凑”),将市场叫墟市或墟场。目前潮汕地区的许多镇政府所在地原来就是墟。如潮安县的浮洋墟、枫溪墟、意溪墟、普宁县的鲤湖墟、大坝墟等。古人说:“村市曰墟,……三日一趁之。”这“三日一趁之”就是三日一个墟期。逢墟期,万商云集,舟车往来,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潮汕的墟期,有每日一墟的,两日一墟的,但多数是三日一墟。三日一墟者或1、4、7日,或3、6、9日,各有定日。大抵相近墟市的墟期相互不重复,以利商贸。今商业繁盛的城镇已无墟期,但某些专业市场,如猪苗市场、牛市场等则仍有自然形成的墟期。“文革”期间,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为消灭商品经济,曾通令取消墟期,但没有完全奏效,反而造成市场冷落,连市场里的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也因之冷冷清清。
·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斗墟
潮汕人将赶集叫“斗墟”,(这里,“斗”是“凑”的意思,如凑热闹之“凑”),将市场叫墟市或墟场。目前潮汕地区的许多镇政府所在地原来就是墟。如潮安县的浮洋墟、枫溪墟、意溪墟、普宁县的鲤湖墟、大坝墟等。古人说:“村市曰墟,……三日一趁之。”这“三日一趁之”就是三日一个墟期。逢墟期,万商云集,舟车往来,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潮汕的墟期,有每日一墟的,两日一墟的,但多数是三日一墟。三日一墟者或1、4、7日,或3、6、9日,各有定日。大抵相近墟市的墟期相互不重复,以利商贸。今商业繁盛的城镇已无墟期,但某些专业市场,如猪苗市场、牛市场等则仍有自然形成的墟期。“文革”期间,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为消灭商品经济,曾通令取消墟期,但没有完全奏效,反而造成市场冷落,连市场里的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也因之冷冷清清。
·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分家
分家,俗话说:“树大分权,仔大分家。”每一个家庭发展到一定时期,兄弟就要分家,通常情况下是在姐妹大部分出嫁,兄弟大部分完婚的时候进行。分家前父母首先把兄弟召集在一起商议,并按弟兄人数把家产分成若干份。家产包括房屋、田地、财物,分得的房屋只准居住,不得转让或出卖给别人,它的产权仍属父母所有。分房子时,往往是长子分得大房子,小儿子只得一些小房子,故有“尾仔弟,企厝耳”之说。财物则先分成若干份,然后兄弟从大到小依次挑选。财物当中,应该有一些家产分给最大的孙子。故此,又有“大孙当尾仔”之说。如果小儿子还没有结婚,那么分家时则要留出为他娶老婆的费用或等同价值的财产,或向已婚的兄弟摊派现金,俗称“老婆本”。做父母的,也会自己保留一部分家产。家产是由父母主持分配的,但分配家产那天,务必请来舅父、伯父、叔父当监督人,防止父母偏心或兄弟间因为小问题而吵架。分好财产后,就要选择吉日“分灶”。有的地方在这一天,...
·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分家
分家,俗话说:“树大分权,仔大分家。”每一个家庭发展到一定时期,兄弟就要分家,通常情况下是在姐妹大部分出嫁,兄弟大部分完婚的时候进行。分家前父母首先把兄弟召集在一起商议,并按弟兄人数把家产分成若干份。家产包括房屋、田地、财物,分得的房屋只准居住,不得转让或出卖给别人,它的产权仍属父母所有。分房子时,往往是长子分得大房子,小儿子只得一些小房子,故有“尾仔弟,企厝耳”之说。财物则先分成若干份,然后兄弟从大到小依次挑选。财物当中,应该有一些家产分给最大的孙子。故此,又有“大孙当尾仔”之说。如果小儿子还没有结婚,那么分家时则要留出为他娶老婆的费用或等同价值的财产,或向已婚的兄弟摊派现金,俗称“老婆本”。做父母的,也会自己保留一部分家产。家产是由父母主持分配的,但分配家产那天,务必请来舅父、伯父、叔父当监督人,防止父母偏心或兄弟间因为小问题而吵架。分好财产后,就要选择吉日“分灶”。有的地方在这一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