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揭阳“林半县”的由来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77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揭阳“林半县”的由来,揭阳(揭东、揭西、榕城区)历来有“林半县”之称,然始于何时,则史书无载,口碑

  揭阳(揭东、揭西、榕城区)历来有“林半县”之称,然始于何时,则史书无载,口碑无考。但从《林氏族谱》载其林姓的南迁路线来看和《揭阳地名志》、《揭阳人口志》中所载,最早是在宋代以后,诚然,有书可考的林姓入揭创寨,是始于宋,如沟尾、乔林、港口、义和、钱坑等乡村;元代有锡场东畔寨、蛟龙、棉林等乡村;明代为最盛时期,有大瑶、中夏、林乡、江灏、牛仔桥、桐坑、霖田、新路、桂梓、西林、江夏、华清、广美、新林、东园片等村及榕城西郊;至清代,林姓还断断继继有迁移入揭者,如龙角边、欧处等村。至解放后的1984年,揭阳共有林姓156891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2%,可见称“林半县”有些言过其实,但也足见林姓在揭阳世裔之庞大。《汕头方志通讯》于1990年6月曾发出《征稿参考题》,其中有一题是《为什么揭阳有“林半县”之称》,这也可见揭阳“林半县”在潮汕地区影响之深广。

  然揭阳为何曾称“林半县”?笔者认为原因有四:一是林姓源远流长,就全国而言,可溯至商周,就揭阳而言,可溯至宋元,且揭阳历来有句民谚云:“未有揭阳县,先有高美林(即今榕城区沟尾村);二是林姓分布地域广,在原揭阳县这“卧鲤形”地域上,头尾左右均有林姓聚居,如东向明代已有地都大瑶,西向已有明代之桐坑、霖田,南向已有宋代的渔湖港口,北向已有元代的锡场;就明代而言,各姓氏迁至揭阳创寨定居者,林姓的创寨数就约占总数的20%;三是林姓多出名宦,始祖比干,为商纣之皇叔、商朝之少师,他死后,孔子曾为其书“殷比干墓”,宋仁宗帝也御笔书下“忠孝”二字。晋以后,如《林氏族谱》中载:“天后祖姑者,福建莆田人也。吾林自晋安郡王入闽至十六派,唐太子、詹事。披公生九子,官皆刺史,世称‘九牧’”。在福建莆田县志办公室出版的《迁居外地的莆田人》中这样记载:“广东潮州林姓,有一祠堂门联署‘九牧家声’”。“九牧”者,据《辞海》载:“即九州,相传古代把天下分为九州,州的长官叫‘牧’”。在莆田,至今尚存有“九牧墓”。明清以后,揭阳林姓便有林松、林壮猷、林德庸、林德钦、林凤祥等,皆为潮汕有名之仕;四是人为地制造声势,扩大影响。由于林姓在揭阳县具有创寨早、分布广、人数多、官宦众的特点,所以,揭阳林氏为炫耀其家族的庞大、荣光,遂在林姓中筹备资金,于民国初期在揭阳城内建造“林氏八房祠”,祀奉林氏先祖。
    这些,都是“林半县”产生的原因,由此也可见潮汕先民支系中的发展史和创业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揭阳“林半县”的由来
揭阳(揭东、揭西、榕城区)历来有“林半县”之称,然始于何时,则史书无载,口碑无考。但从《林氏族谱》载其林姓的南迁路线来看和《揭阳地名志》、《揭阳人口志》中所载,最早是在宋代以后,诚然,有书可考的林姓入揭创寨,是始于宋,如沟尾、乔林、港口、义和、钱坑等乡村;元代有锡场东畔寨、蛟龙、棉林等乡村;明代为最盛时期,有大瑶、中夏、林乡、江灏、牛仔桥、桐坑、霖田、新路、桂梓、西林、江夏、华清、广美、新林、东园片等村及榕城西郊;至清代,林姓还断断继继有迁移入揭者,如龙角边、欧处等村。至解放后的1984年,揭阳共有林姓156891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2%,可见称“林半县”有些言过其实,但也足见林姓在揭阳世裔之庞大。《汕头方志通讯》于1990年6月曾发出《征稿参考题》,其中有一题是《为什么揭阳有“林半县”之称》,这也可见揭阳“林半县”在潮汕地区影响之深广。然揭阳为何曾称“林半县”?笔者认为原因有四:一是林...
·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陈林蔡,天下得一半”新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姓氏(包括已消亡的)多达2.3万多个,目前常用的大约4700多个。潮汕地区正在使用有数可查的也超过440个,但人数相差悬殊。有的姓氏人口达数十万或超百万,有的则一户一姓甚至一人一姓。人数较多的姓占潮汕总人口的比重很大,特别是陈、林两姓,除个别县外,在许多地方都是当地的主姓。故潮汕历史上有句俗谚:“陈林蔡,天下得一半”。这句话笼统、形象地表明人口众多尚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科学地分析,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还不到二成半。而且,这个“天下”,就陈姓来说,即使在南方几个占省人口比率最高的广东、台湾、福建,也仅分别达到10.5%、12.2%和14%。就全国而言,陈姓人口虽高达5800万。但仅占全国人口4.5%,排在李(7.9%,人口超1亿)、王(7.4%,人口8900万)、张(7.1%,人口约8500万)、刘(5.4%,人口6500万)之后,列第5位...
·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陈林蔡,天下得一半”新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姓氏(包括已消亡的)多达2.3万多个,目前常用的大约4700多个。潮汕地区正在使用有数可查的也超过440个,但人数相差悬殊。有的姓氏人口达数十万或超百万,有的则一户一姓甚至一人一姓。人数较多的姓占潮汕总人口的比重很大,特别是陈、林两姓,除个别县外,在许多地方都是当地的主姓。故潮汕历史上有句俗谚:“陈林蔡,天下得一半”。这句话笼统、形象地表明人口众多尚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科学地分析,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还不到二成半。而且,这个“天下”,就陈姓来说,即使在南方几个占省人口比率最高的广东、台湾、福建,也仅分别达到10.5%、12.2%和14%。就全国而言,陈姓人口虽高达5800万。但仅占全国人口4.5%,排在李(7.9%,人口超1亿)、王(7.4%,人口8900万)、张(7.1%,人口约8500万)、刘(5.4%,人口6500万)之后,列第5位...
·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揭阳元宵风俗撷趣
元宵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潮汕各地均有举行一些活动做为庆贺的风俗。因一地的风俗是由一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揭阳市在元宵节也就出现了一些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有趣的习俗。现采撷如下一二,以飨读者。做丁酒在揭阳市东山区新河村,凡在上年生过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都要在祠堂设宴请客,以庆“出丁”,俗称“做丁酒”。宴客的席式叫“走马席”,即无论亲朋疏厚,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摆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来临,接连不断。这种席式一般是较有钱且较慨慷的人家才会这么做。在旧社会,人们的攀比心强,死爱面子,凡生了男孩的人家都十分注重办“丁酒”,并以办得体面为荣。即使贫困人家,为了不失面子,也四处借钱,造成,或者是忍痛卖了哥哥,将所得之钱银用来应付弟弟沉重的办宴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阿弟卖阿兄”这一俗语的来历。解放后,由于时代的前进,人们的思想也与此时俱进。该村虽仍有元宵“做丁酒”...
· 潮汕文化—风情趣谈—揭阳元宵风俗撷趣
元宵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潮汕各地均有举行一些活动做为庆贺的风俗。因一地的风俗是由一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揭阳市在元宵节也就出现了一些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有趣的习俗。现采撷如下一二,以飨读者。做丁酒在揭阳市东山区新河村,凡在上年生过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都要在祠堂设宴请客,以庆“出丁”,俗称“做丁酒”。宴客的席式叫“走马席”,即无论亲朋疏厚,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摆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来临,接连不断。这种席式一般是较有钱且较慨慷的人家才会这么做。在旧社会,人们的攀比心强,死爱面子,凡生了男孩的人家都十分注重办“丁酒”,并以办得体面为荣。即使贫困人家,为了不失面子,也四处借钱,造成,或者是忍痛卖了哥哥,将所得之钱银用来应付弟弟沉重的办宴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阿弟卖阿兄”这一俗语的来历。解放后,由于时代的前进,人们的思想也与此时俱进。该村虽仍有元宵“做丁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