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二哥丰”接母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6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二哥丰”接母,  “二哥丰”本名郑义丰,又名郑智勇,清朝咸丰年间出生在潮州淇园乡。   淇园乡

   “二哥丰”本名郑义丰,又名郑智勇,清朝咸丰年间出生在潮州淇园乡。
    淇园乡前面有条通海的溪叫西溪。在郑氏大宗祠前的拐弯处,溪里有个泥沙积成的小沙滩,人们管它叫“浮堆”。说是“浮堆”哪年能长出咸草来,那年淇园乡就必定要出大贵人,郑义丰出生那年,浮堆上正好长出了咸草。
    郑义丰临生那夜,母亲梦见有一条鲸鱼从海那边向她游来,醒来之后就生下了他。乡亲们都说这孩子是鲸鱼精转生的,长大能翻江倒海,干一番大事业。
    郑义丰九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到处求乞。鹤陇乡的姑母见他可怜,就把他领到家里放牛。谁料被他踩过的青草立即枯死,被他牵过的牛也病的病、死的死。姑母家里的人说他“煞气”重,把他辞掉了,别户人家见到这种情形,也不敢雇用他。他只得回到家里来,可是母亲早巳改嫁到澄海县南界乡去了。
    郑义丰到处流浪,几年后就过洋到暹罗谋生去了。他拚死拚活干了几年,好不容易发了财,成了南洋的首富。暹罗王见他有本事,很看重他,封他为暹罗国的宰相,还和他结拜为兄弟,尊他为二哥,从此,人们就称他为“二哥丰”。
    清朝末年,孙文常常到南洋鼓动革命,有一次逃到暹罗避难,危急中得到郑义丰的救护和资助。孙文非常感激他,见他智勇双全,又讲义气,也与他来―个桃园结义,还替他取个名叫“智勇”。
    一次,“二哥丰”回到家乡,想把母亲从澄海接回淇园享福而族长、乡绅却说他母亲改嫁是失节,是败祖辱宗,不能接回来。他说不过那些人,就回暹罗去了。不久,他又遇到了孙文,对他谈起这件事。孙文说:“我闹革命就是要推翻封建,你把母亲接回来吧。”他见孙文给他壮胆,就命儿子郑德才载了一船银元,到家乡来买地建新乡。他吩咐儿子,一边建一边把淇园和邻村的穷乡亲、外乡的乞丐都接来住。穷乡亲们一个个感恩戴德,不是姓郑的也都改姓郑。
    辛亥革命成功那年,淇园新乡建成了,“二哥丰”又回到家乡来。母亲生日那天,他一面请了锣鼓班,雇了一只八抬大轿,到澄海县南界乡接母亲,一面请了乡里的族长、乡绅,说是要和他们共庆新乡建成。进席时,那帮老家伙一见“二哥丰”的母亲早巳端坐在堂上,一个个坐立不安,感到很不是滋味。忽然,一队头戴大盖帽、佩着肩章的军人,抬着一幅锦轴迎面走来,霎时间鞭炮齐鸣、鼓乐大作。锦轴展开一看,中间是一个大“寿”字,上边一行小字是“义母大人寿诞之庆”,下边一行小字是“孙文”二字。这时族长、乡绅才知道,他们所瞧不起的竟是大总统孙文的义母,一时间都吓破了胆,很久说不出话来。
    “二哥丰”终于和母亲团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二哥丰扬名海内外
“二哥丰”本名郑义丰,又名郑智勇,清朝咸丰年间出生在潮州淇园乡。淇园乡面前有条通海的西溪,现郑氏大宗祠前的拐弯处,溪里有个泥沙积成的小沙滩,人们管叫它“浮堆”。奇怪的是“浮堆”哪年能长出咸草来,那年淇园乡就必定要出大贵人。郑义丰出生那年,浮滩上正好长出了咸草。郑义丰临出生的那天夜里,他母亲做了个梦,梦见在西溪边洗衣时,有一条鲸鱼从海那边向她游来,醒来之后就生下了他。后来,母亲把梦告诉了乡亲,乡亲们都说这是鲸鱼精转生的,长大能翻江倒海,干一番大事业。郑义丰九岁那年,乡亲们的话还没有应验,他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到处求乞。鹤陇乡的姑母见他可怜,就把他领到家里放牛,谁料,被他踩过的青草立即枯死,被他牵过的牛也病的病,死的死,姑母家里的人说他“煞气”重,把他辞掉了。别户人家见到这种情形,也不敢雇用他,他只得回到家里来。可是进了家见不到母亲,原来,母亲忍受不了饥饿,早已改嫁到澄海县南界乡去了。...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二哥丰扬名海内外
“二哥丰”本名郑义丰,又名郑智勇,清朝咸丰年间出生在潮州淇园乡。淇园乡面前有条通海的西溪,现郑氏大宗祠前的拐弯处,溪里有个泥沙积成的小沙滩,人们管叫它“浮堆”。奇怪的是“浮堆”哪年能长出咸草来,那年淇园乡就必定要出大贵人。郑义丰出生那年,浮滩上正好长出了咸草。郑义丰临出生的那天夜里,他母亲做了个梦,梦见在西溪边洗衣时,有一条鲸鱼从海那边向她游来,醒来之后就生下了他。后来,母亲把梦告诉了乡亲,乡亲们都说这是鲸鱼精转生的,长大能翻江倒海,干一番大事业。郑义丰九岁那年,乡亲们的话还没有应验,他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到处求乞。鹤陇乡的姑母见他可怜,就把他领到家里放牛,谁料,被他踩过的青草立即枯死,被他牵过的牛也病的病,死的死,姑母家里的人说他“煞气”重,把他辞掉了。别户人家见到这种情形,也不敢雇用他,他只得回到家里来。可是进了家见不到母亲,原来,母亲忍受不了饥饿,早已改嫁到澄海县南界乡去了。...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石部母
文祠镇楠木山下,住着一对穷夫妻。夫妻只养得一个女儿,取名阿珠,阿珠因为爹娘年老,家中无男儿,只得天天上山割草。姑娘十八变,阿珠长大变成了天仙样。阿珠每回上山割草,村里的后生哥总喜欢跟她结伴走,左三人,右三人,前前后后跟成―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阿珠爹娘想,自己家穷,如把女儿嫁到穷家,一来女儿要苦一辈子,二来自己老了没依靠。就托人给富有人家说媒。第―家说的是圩上的药材铺,可是财主嫌她家没家底,第二家说的是城里的木炭行,可行主嫌她家门户不相当.就这样一连跑了好几家,都没说成。媒人赚不到半个毫子不甘心,就主动洽阿珠的爹娘提了几个。头个爹娘嫌他家无隔夜粮,二个爹娘嫌他家没养一口猪。阿珠的亲事到底还是没说成。亲事没说成,阿珠不怨爹不怨娘,依旧每日上山害草。有一回,大热天挑草下山,肚又饿,口又渴,不幸中暑昏倒在半山腰。恰好有个砍柴哥挑柴经过,发现有人倒在路旁,忙卸下柴担,把她抱到一棵大松树下,找来泉...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石部母
文祠镇楠木山下,住着一对穷夫妻。夫妻只养得一个女儿,取名阿珠,阿珠因为爹娘年老,家中无男儿,只得天天上山割草。姑娘十八变,阿珠长大变成了天仙样。阿珠每回上山割草,村里的后生哥总喜欢跟她结伴走,左三人,右三人,前前后后跟成—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阿珠爹娘想,自己家穷,如把女儿嫁到穷家,一来女儿要苦一辈子,二来自己老了没依靠。就托人给富有人家说媒。第—家说的是圩上的药材铺,可是财主嫌她家没家底,第二家说的是城里的木炭行,可行主嫌她家门户不相当.就这样一连跑了好几家,都没说成。媒人赚不到半个毫子不甘心,就主动洽阿珠的爹娘提了几个。头个爹娘嫌他家无隔夜粮,二个爹娘嫌他家没养一口猪。阿珠的亲事到底还是没说成。亲事没说成,阿珠不怨爹不怨娘,依旧每日上山害草。有一回,大热天挑草下山,肚又饿,口又渴,不幸中暑昏倒在半山腰。恰好有个砍柴哥挑柴经过,发现有人倒在路旁,忙卸下柴担,把她抱到一棵大松树下,找来泉...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龙母庙
古时候,潮州城北住着个老阿姆。老阿姆无儿又无女,孤孤单单一个人,全靠自己每天到韩江边捞树枝,到北堤拾枯草换钱买米过日子。有一天,老阿姆又到韩江边,看见岸边躺着一条受伤的小青蛇,一大群蚂蚁正爬在它身上,看样子是被江水卷上岸来的。老阿姆觉得它可怜,便把它捡进竹篮里,背回家来。老阿姆替小青蛇洗伤口,又煮稀饭喂它。以后,还天天把它带到江边去,替它寻小虫,捉青蛙吃,花了好几天功夫小青蛇的伤才治好。白天,小青蛇替老阿姆看门,让老阿姆放心去拾柴火,晚上,老阿姆回家,总是自己少吃,让小青蛇吃饱。老阿坶一天天瘦了,小青蛇不忍心,就悄悄爬到邻居那里偷鸡偷鸭吃。老阿姆后来知道了,对小青蛇说:“阿姆池塘浅,养不了大蛟龙,你还是回去吧。”小青蛇点了三下头,辞别了老阿姆,回到江里去了。有一年,韩江发洪水,洪水冲崩了北堤。北堤缺了口,房子被冲塌,田园被淹没,百姓好凄惨。差役赶着百姓抗洪水,挑土挑草挑石头。填了三日三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