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招兵节挂三奶娘娘像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12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招兵节挂三奶娘娘像,  潮州畲家每年举行“招兵节”时,公厅上都要挂起三奶娘娘的像。三奶娘娘的祖籍在福

   潮州畲家每年举行“招兵节”时,公厅上都要挂起三奶娘娘的像。三奶娘娘的祖籍在福建古田临水宫,按顺序排列是:陈四姐,李三娘,林九娘。
    当年,临水宫里有座白沙爷宫,规定每年乡里要杀一名男童来祭白沙爷。这男童由全乡各户轮流派出,无男童的人家和虽有男童而家富裕的可以去买人代替,最惨的是那些穷苦人。
    有一年轮到陈家献祭男童,陈家既无男童,又穷得有上顿没下顿的,买不起男童去祭。陈家二哥跪在供桌前求白沙爷赦免。自沙爷大生气,暗中使了法力把陈二哥关进牢房。
    陈四姐决心救出二哥,但怕敌不过白沙爷,便决心去向阎山法师学法。
    一天,陈四姐走到一座大山下,遇见一个牧牛姑娘,这姑娘叫李三娘,当她知道陈四姐出门的目的,很受感动,她想,要到阎山,十道水、百重山,陈四姐单身没人作伴怎行呵!当下,她就和陈四姐结拜做姐妹,决定陪陈四姐到阎山去。
    她俩走了一山又一山,在问路时又认识了林九娘。林九娘想,阎山路远,途中老虎凶,毒蛇恶,少一人不如多一人,也和陈四姐、李三娘结拜做姐妹,三人同上阎山去。
    三人晓行夜宿,一天来到一条大河前,过河没桥又没船,三姐妹一时站住没主张。忽然间,陈四姐看见河边躺着一个老爷爷。三姐妹走近一看,只见老爷爷背上生着一个大痈疮,正流着脓哩。陈四姐上前请他带路,老爷爷摆摆手,摇摇头说:“要我带路,先把我背上的痈脓吸干净吧!”陈四姐马上蹲下去替他吸痈脓。李三娘、林九娘也跟着蹲下去,轮流着替他吸痈脓。痈脓吸完了,老爷爷就爬起来替三姐妹引路。
    老爷爷沿河走不多远,就往河里跳。陈四姐想跟老爷爷跳下河,要是淹死了,怎么能救二哥?便对姐妹说: “我先跳下去,如果没淹死,有路可走,你们就跟着跳,要是我淹死了,你们要活着想办法救二哥。”说完就跳下河。霎时间,河水分出一条平坦的路,陈四姐带头走,李三娘、林九娘也随后往下跳。她们走着,走着,一眨眼,前面的老爷爷上岸不见了。三姐妹左找右找,找不到老爷爷,却找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宫殿里慢慢走出一个女子,要把她们迎进宫里。陈四姐对她说:“我们要去拜阎山法师学法,现在没有时间,恕我们无礼了。”那女子说:“这就是阎山法师的家。给你们带路的老爷爷就是阎山法师呀!”三姐妹将信将疑,急忙请她引见。
    她们在宫殿里住了七天七夜,跟阎山法师学了七天七夜法。到了第八天早晨,阎山法师告诉她们可以回去了。又说:“楼下有一条蛇,你们敢不敢打死它?”三姐妹跟着阎山法师下了楼,看见一条白蛇盘作一团,一动不动伏在树底下。陈四姐想:我们跟它一无冤二无仇,怎能打得出手呢?陈四姐没有打死它,只是把它赶走了。阎山法师说:“它就是白沙爷啊,一向在临水宫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现在你们把它放跑了,过了今天午时,如果你们赶不到家,它就会把陈二哥吃掉。”三姐妹听后,好后悔,急得呜呜哭起来了。阎山法师看她们心地善良,救人心切,剪了三匹纸马送给她们。那纸马一落地,就变成了三匹高头骏马。三姐妹谢过阎山法师,急急翻身上马,腾云驾雾赶回临水宫。
    到了临水宫,三姐妹直奔囚禁陈二哥的牢房,这时,白蛇精正张开血盆大口,扑向陈二哥。三姐妹眼疾手快,一齐使出法力,把白蛇精剁成了肉泥,撒到深水潭里去喂鱼虾,终于救出了陈二哥。
    从此,临水宫年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后来,姐妹三人化成三十美丽的仙女上天去了。临水宫的乡民为了纪念她们的功劳,便尊称三姐妹为三奶娘娘,还建了三奶娘娘庙祭祀她们。畲族人知道三奶娘娘为百姓做好事,就在自己族内一年一度的招兵节挂起了陈四姐、李三娘和林九娘的画像,请三奶娘娘也为畲家人驱妖邪,保佑畲家人平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挂纸
俗念作“过纸”,是扫墓的俗称,是家祭以外的一项祭祀。清明节扫墓在唐代便已风行了。除清明节扫墓外,还有冬至节扫墓的,潮人称为“过冬纸”。扫墓时,除三牲棵品纸镪祭献外,要用白色或黄色纸条置坟头和墓地四周,用土块压紧,附于坟场附近的土地神土堆也同此。这种纸条,据称也是纸钱,但没有印金银。挂纸的由来,据说是始于古代的寒食禁烟火,清明在寒食节期间,故不敢焚化纸钱而挂在墓上。扫墓时往往子孙成群到墓地祭拜,人数越多越感到光彩,如果扫墓时逐年人数减少,就会被认为衰败景象。故外出子孙们,常在扫墓时赶回乡扫墓。扫墓时,还要修整墓场,砍除荆棘杂草,油刷墓碑镌字。墓地远者,子孙还常在墓地聚餐,并分祭品,说是得祖宗福荫。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挂纸
俗念作“过纸”,是扫墓的俗称,是家祭以外的一项祭祀。清明节扫墓在唐代便已风行了。除清明节扫墓外,还有冬至节扫墓的,潮人称为“过冬纸”。扫墓时,除三牲棵品纸镪祭献外,要用白色或黄色纸条置坟头和墓地四周,用土块压紧,附于坟场附近的土地神土堆也同此。这种纸条,据称也是纸钱,但没有印金银。挂纸的由来,据说是始于古代的寒食禁烟火,清明在寒食节期间,故不敢焚化纸钱而挂在墓上。扫墓时往往子孙成群到墓地祭拜,人数越多越感到光彩,如果扫墓时逐年人数减少,就会被认为衰败景象。故外出子孙们,常在扫墓时赶回乡扫墓。扫墓时,还要修整墓场,砍除荆棘杂草,油刷墓碑镌字。墓地远者,子孙还常在墓地聚餐,并分祭品,说是得祖宗福荫。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吴潘强捏总兵像
潮州总兵方耀,叫两个差役传吴潘强进府给他捏像。方耀是个残暴,凶狠的人,可是见面却装得满面笑容,不单叫差役端茶敬烟,还请吴潘强饮了几杯赏脸酒。吴潘强对方耀说:“要捏像,必须挖两土箕黄田山脚五尺以下的土,天天捶捣,捶它四十天才可制作。”方耀觉得奇怪,但以为这是名师的条件,只好照办。吴潘强天天在总兵府吃饭,冲茶、睡觉。泥巴捣好之后,方耀见吴潘强还没有准备动手捏像的样子,便吩咐差役明天看他的眼色行事。隔日早饭后,方耀带着差役到客房,只见吴潘强刚放下饭碗又蒙头睡觉,方耀一气之下上前把被掀掉。吴潘强坐起来,笑着说:“老爷,我刚吃饱,你有什么事?”方耀一听,气得面如猪肝,目瞪须翘,把凶相全现出来。吴潘强立即从床下摸出一团泥巴,几只手指头轻轻巧巧地捏着,如包鱼饺子,一转眼就把方耀发怒的样子捏了出来。差役一见,忙转身对方耀拍手说:“老爷,!”吴潘强说:“老爷,你天天待我是酒肉笑脸,教我如何捏出你的官威?我等...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吴潘强捏总兵像
潮州总兵方耀,叫两个差役传吴潘强进府给他捏像。方耀是个残暴,凶狠的人,可是见面却装得满面笑容,不单叫差役端茶敬烟,还请吴潘强饮了几杯赏脸酒。吴潘强对方耀说:“要捏像,必须挖两土箕黄田山脚五尺以下的土,天天捶捣,捶它四十天才可制作。”方耀觉得奇怪,但以为这是名师的条件,只好照办。吴潘强天天在总兵府吃饭,冲茶、睡觉。泥巴捣好之后,方耀见吴潘强还没有准备动手捏像的样子,便吩咐差役明天看他的眼色行事。隔日早饭后,方耀带着差役到客房,只见吴潘强刚放下饭碗又蒙头睡觉,方耀一气之下上前把被掀掉。吴潘强坐起来,笑着说:“老爷,我刚吃饱,你有什么事?”方耀一听,气得面如猪肝,目瞪须翘,把凶相全现出来。吴潘强立即从床下摸出一团泥巴,几只手指头轻轻巧巧地捏着,如包鱼饺子,一转眼就把方耀发怒的样子捏了出来。差役一见,忙转身对方耀拍手说:“老爷,!”吴潘强说:“老爷,你天天待我是酒肉笑脸,教我如何捏出你的官威?我等...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挂孝帘
人死后尸体陈放在灵床后,丧家用白布条挂在门帘或门楣上,叫挂孝帘;同时挂上的有白色灯笼和用蓝纸书写白字的对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