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赤坎人迁乡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7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赤坎人迁乡,    明朝时,赤坎人原住在蛇山的山龙尾。那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占了地利,财丁

     明朝时,赤坎人原住在蛇山的山龙尾。那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占了地利,财丁两旺。   
     当时韩江来往船只很多,有个姓杨的船主是上游大埔县高陂人,常到潮州府城做生意,所以他的货船经常要从赤坎村边驶过,他看中了山龙尾这块地方,心里在打它的主意。
     杨船主每次从潮州回高陂时,船必停歇赤坎江边,上岸和乡里人喝茶聊天。乡里人也常托他从城里买些吃的、用的,省得自己来回跑多花费。对乡里人的事,他总是有求必应。他还常买几条春卷呀几个笋�@呀什么的,带上岸来孝敬族中长老。遇见大的他称叔伯婶姆,遇见小的他称兄弟姐妹,再后来干脆和乡里的同寅结拜为兄弟。乡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他不是送些酒肉,就是赠些金银。时间长了,赤坎人也把他当亲人看。          一日黄昏,杨船主带着大少爷从府城载了好多布匹回来。船到赤坎,趁着江边无人,父子两人先把一篮酒肉和一只沉甸甸的布袋抬上岸,再把那布袋藏在草丛里,然后故意把船踩沉,上岸高声大叫,说是货船不慎沉没了。乡里人闻讯,纷纷跑到江边,跳下水里帮他打捞布匹,几个壮汉子还潜到水里替他把船拖上岸来。一匹匹湿布扛到村里的公厅,用竹竿晾起来。因为公厅晾了布匹,杨船主就在别的二间屋子里请大家喝酒吃肉,以表答谢。这实是调虎离山计。大少爷乘众人正吃得高兴,偷偷溜到岸边,把草丛里的布袋扛到公厅里,再把布袋里一只陶瓮子埋在祖宗的灵龛底下。三天后,布晾干了,杨船主和大少爷感恩戴德辞别赤坎乡人,扬航回家去了。
     过了三年,有一次杨船主又进了村,这回是专找赤坎族长来的。他先请过了安,摸出随身带来的一本假族谱,说是上面写明,上辈人把祖公葬在赤坎,地点大约就在公厅那里,白白是纸,乌乌是字,族长和乡里老人都有点相信.几个有点文墨的虽说心里有些怀疑,但平素吃人家的酒肉也不好意思开口。于是杨船主就请求试掘,一掘自然就掘出三年前大少爷埋下的骨瓮。乡里人你看我,我看你,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杨船主对众人说:“既是旗谱早有记载,今天开掘见证,公厅原是杨家坟山无疑了。”坟山一归还,亦坎人不就得迁乡?有人站出来反对。姓杨的笑笑说:“这几年乡亲们赞我好,我还是赤坎人的干子孙义兄弟呢,赤坎也有我一份啊。只是杨氏家族不是我一个人,我是受他们委托来的啊。不过,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自然不会不管的。我当为大家另择新地好创新乡,乡亲们放心好了。”姓杨的嘴滑,大家听了也就没有话说了。
     不久,赤坎人就在山后向东的大榕树下,建了公厅,盖了新房,创了个新乡,表面一切还好,其实这里风大,山洪常发,煞气太重,疾病瘟疫年年出现,人丁日渐衰落下去。待到乡里人发觉上了杨船主的当,已经后悔太迟了。不上五十年,原亦坎人全乡死绝,房子也只存些破墙塌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赤坎人迁乡
明朝时,赤坎人原住在蛇山的山龙尾。那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占了地利,财丁两旺。当时韩江来往船只很多,有个姓杨的船主是上游大埔县高陂人,常到潮州府城做生意,所以他的货船经常要从赤坎村边驶过,他看中了山龙尾这块地方,心里在打它的主意。杨船主每次从潮州回高陂时,船必停歇赤坎江边,上岸和乡里人喝茶聊天。乡里人也常托他从城里买些吃的、用的,省得自己来回跑多花费。对乡里人的事,他总是有求必应。他还常买几条春卷呀几个笋粿呀什么的,带上岸来孝敬族中长老。遇见大的他称叔伯婶姆,遇见小的他称兄弟姐妹,再后来干脆和乡里的同寅结拜为兄弟。乡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他不是送些酒肉,就是赠些金银。时间长了,赤坎人也把他当亲人看。一日黄昏,杨船主带着大少爷从府城载了好多布匹回来。船到赤坎,趁着江边无人,父子两人先把一篮酒肉和一只沉甸甸的布袋抬上岸,再把那布袋藏在草丛里,然后故意把船踩沉,上岸高声大叫,说是货船不慎沉没了。...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跪石人
从前,潮州小江西巷住着个名叫袁镇的举人。袁家大少爷常常纠集一些人做贼行窃。光绪二十年的一夜,袁大少爷一伙潜入“永源县”绸缎铺,盗走了铺内150余匹苏缎,藏到袁府的地下室里,准备等以后再脱手。永源县这批苏缎的花纹,是财主黄永信自己设计的,定名为“锦鲤穿藻”。各种颜色的金鱼在水草中嬉游,煞是好看。由于花纹新颖美观,当天下午货刚运到便有许多有钱的阿娘阿奶和布贩子跑来订购,没有料到当夜就被劫走。财主叫苦连天,马上到县衙报案。海阳知县李庸微看了呈状,立即派人侦缉,但是过了一年多,案如石沉大海。又过了一年多,袁大少爷以为风平浪静了,便试探着抱出一匹苏缎跑到一间偏僻的裁缝铺去缝长衫。恰好县衙的汪师爷也到铺里缝新衣,见物生疑,便回衙查对报失案卷,发觉袁大少爷的苏缎和报失的样品一模一样,便把情况禀告了知县。知县即刻派差役传袁大少爷。审问时,知县故意笑问笑听,袁大少爷以为知县是碍于父亲的面子,不敢把他怎么样,...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跪石人
从前,潮州小江西巷住着个名叫袁镇的举人。袁家大少爷常常纠集一些人做贼行窃。光绪二十年的一夜,袁大少爷一伙潜入“永源县”绸缎铺,盗走了铺内150余匹苏缎,藏到袁府的地下室里,准备等以后再脱手。永源县这批苏缎的花纹,是财主黄永信自己设计的,定名为“锦鲤穿藻”。各种颜色的金鱼在水草中嬉游,煞是好看。由于花纹新颖美观,当天下午货刚运到便有许多有钱的阿娘阿奶和布贩子跑来订购,没有料到当夜就被劫走。财主叫苦连天,马上到县衙报案。海阳知县李庸微看了呈状,立即派人侦缉,但是过了一年多,案如石沉大海。又过了一年多,袁大少爷以为风平浪静了,便试探着抱出一匹苏缎跑到一间偏僻的裁缝铺去缝长衫。恰好县衙的汪师爷也到铺里缝新衣,见物生疑,便回衙查对报失案卷,发觉袁大少爷的苏缎和报失的样品一模一样,便把情况禀告了知县。知县即刻派差役传袁大少爷。审问时,知县故意笑问笑听,袁大少爷以为知县是碍于父亲的面子,不敢把他怎么样,...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向天美人
在澄海县的东南方,有一个美丽的莱芜岛,象一尊朝天仰卧的女神。胸脯丰满,脚着一双玲珑小巧的花“屐桃”,十分别致,老百姓都称它为向天美人。相传很久很久,在韩江口,并没大山,只长着一片生机勃勃,茂密娇翠的竹林,竹林深处住着一户人家。父母先后得病死去,只有兄妹俩。哥哥叫凤山,妹妹叫莱芜。兄耕妹织,相依为命过日子。莱芜十六岁长大成人。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莱芜越长越漂亮,且生性温柔聪敏,还有一双巧夺天工的手。有一天,县官到海边出巡,偶遇莱芜,顿生歹意,原来这个昏庸的县官,虽五十多岁了还贪花恋色,想娶莱芜做小老婆。便命媒婆向凤山说亲,却遭到了凤山兄妹坚决拒绝。是时,皇帝要征服外邦,下令各地选派壮丁。县官心生毒计,即差人强把凤山拉去远征。莱芜从此孤零零。终日思念哥哥,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过不了半月,一天,太阳西坠,祸从天降。莱芜在江边洗衣,县官换了一身便服,带着爪牙,窜来抢亲。莱芜不甘受辱,宁死不...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向天美人
 在澄海县的东南方,有一个美丽的莱芜岛,象一尊朝天仰卧的女神。胸脯丰满,脚着一双玲珑小巧的花“屐桃”,十分别致,老百姓都称它为向天美人。   相传很久很久,在韩江口,并没大山,只长着一片生机勃勃,茂密娇翠的竹林,竹林深处住着一户人家。父母先后得病死去,只有兄妹俩。哥哥叫凤山,妹妹叫莱芜。兄耕妹织,相依为命过日子。   莱芜十六岁长大成人。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莱芜越长越漂亮,且生性温柔聪敏,还有一双巧夺天工的手。   有一天,县官到海边出巡,偶遇莱芜,顿生歹意,原来这个昏庸的县官,虽五十多岁了还贪花恋色,想娶莱芜做小老婆。便命媒婆向凤山说亲,却遭到了凤山兄妹坚决拒绝。   是时,皇帝要征服外邦,下令各地选派壮丁。县官心生毒计,即差人强把凤山拉去远征。莱芜从此孤零零。终日思念哥哥,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过不了半月,一天,太阳西坠,祸从天降。莱芜在江边洗衣,县官换了一身便服,带着爪牙,窜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