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铜锣王”一锤定音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1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铜锣王”一锤定音,  潮州浮洋仙庭村,出了个铸造铜锣的师傅,叫方潮盛。他在浮洋镇开了一间铜锣铺,名

   潮州浮洋仙庭村,出了个铸造铜锣的师傅,叫方潮盛。他在浮洋镇开了一间铜锣铺,名闻潮汕,人们称他为“铜锣王”。
    有一次,某戏班派人送来一面失声的铜锣请方潮盛修理。他没有说话,接过铜锣细看一遍,拿锤子左捶几下,右打几下,敲了敲,最后使下―捶,铜锣顿时恢复了洪亮的声音。戏班的人很高兴,同他要多少工钱。“铜锣王”说了工价,戏班的人咋了舌,嫌工钱太贵,说:“师傅,你只用两三下锤子,就要这么多钱?”他生气地说:“嫌贵?!嫌贵把原声还给你!”说完朝铜锣敲了几下锤子,铜锣立刻又恢复原样失了声。戏斑的人只得乖乖照他定的价付钱,请他再把铜锣修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铜锣王”一锤定音
潮州浮洋仙庭村,出了个铸造铜锣的师傅,叫方潮盛。他在浮洋镇开了一间铜锣铺,名闻潮汕,人们称他为“铜锣王”。有一次,某戏班派人送来一面失声的铜锣请方潮盛修理。他没有说话,接过铜锣细看一遍,拿锤子左捶几下,右打几下,敲了敲,最后使下—捶,铜锣顿时恢复了洪亮的声音。戏班的人很高兴,同他要多少工钱。“铜锣王”说了工价,戏班的人咋了舌,嫌工钱太贵,说:“师傅,你只用两三下锤子,就要这么多钱?”他生气地说:“嫌贵?!嫌贵把原声还给你!”说完朝铜锣敲了几下锤子,铜锣立刻又恢复原样失了声。戏斑的人只得乖乖照他定的价付钱,请他再把铜锣修好。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王岱筑堤
韩江是流经潮州府城的一大河流。由于两岸堤围长期失修,常闹水灾。官府每年都要借修堤为名,加派各县民工前来筑石填土,大发灾难财。因而,年年修堤年年崩,百姓怨声载道。康熙年间,澄海新上任一位县令,姓王名岱,是湖南湘潭人。相传他是皇帝的老师,名位很高,却厌恶京城的繁杂,自愿到这海隅僻地的澄海当个小官。他到任以来体恤下民,敢抗权势,深受县民爱戴,有很高的声誉。连府尹道台,三司督抚也都怕他三分。有一次,潮州知府又命差役前来各县征派民工去潮州北门修堤。王岱公知县民不堪征派之苦,但又不便违抗上司之命,只得勉强带了人马,亲自来到北堤和民工一起顶风冒雨挑沙担土。此时恰逢潮州府一班官员到来巡视,知府见岱公老大年纪还在扛石填堤,不觉大惊,连呼:“啊唷!澄海县免劳苦吧!”岱公一听计上心来,将差就错不慌不忙地当众一揖,说声谢谢,回头便高呼:“蒙府尊恩允,我们澄海县免役,大家回去吧!”众民工趁机会一哄而散。那知府一急,...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王岱筑堤
韩江是流经潮州府城的一大河流。由于两岸堤围长期失修,常闹水灾。官府每年都要借修堤为名,加派各县民工前来筑石填土,大发灾难财。因而,年年修堤年年崩,百姓怨声载道。康熙年间,澄海新上任一位县令,姓王名岱,是湖南湘潭人。相传他是皇帝的老师,名位很高,却厌恶京城的繁杂,自愿到这海隅僻地的澄海当个小官。他到任以来体恤下民,敢抗权势,深受县民爱戴,有很高的声誉。连府尹道台,三司督抚也都怕他三分。有一次,潮州知府又命差役前来各县征派民工去潮州北门修堤。王岱公知县民不堪征派之苦,但又不便违抗上司之命,只得勉强带了人马,亲自来到北堤和民工一起顶风冒雨挑沙担土。此时恰逢潮州府一班官员到来巡视,知府见岱公老大年纪还在扛石填堤,不觉大惊,连呼:“啊唷!澄海县免劳苦吧!”岱公一听计上心来,将差就错不慌不忙地当众一揖,说声谢谢,回头便高呼:“蒙府尊恩允,我们澄海县免役,大家回去吧!”众民工趁机会一哄而散。那知府一急,...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安济圣王
相传明朝时候,潮州城南门外,有一个叫谢少苍的,做了四川永昌府府官。有一年,当地久旱无雨,田园失收,奸商趁机抬高粮价,百姓无法填饱肚子,饿尸遍地。谢少苍来不及请示朝廷,就私自打开谷仓,赈济饥民。事后,朝廷处罚他曝日七天。曝到第六天,人已剩下一丝气了。忽然,远处飞来一大片乌云,停在谢少苍头顶挡住了太阳,久久不散,他抬头一看,只见云端坐着一个人。他活下来后,把那人的模样告诉乡亲,想寻找那个人报答他的救命之恩。有个老头告诉他,那人就是三国西蜀的有功之臣王侃。王侃死后,百姓为了纪念他,修了座庙供奉他,叫“王侃庙”,就在附近。谢少苍找到那座庙,进去一看,神殿上的塑像,正是那天的救命恩人。后来谢少苍告老还乡,就塑了王侃的神像带回潮州来。恰好这时韩江发大水,情势十分危急,神像一供进江边的“青龙庙”,大水就退下去,保住了古城。潮州人把功劳全归王侃这尊神,还封他为“安济圣王”,俗称“大老爷”。从此,庙里的香火...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安济圣王
相传明朝时候,潮州城南门外,有一个叫谢少苍的,做了四川永昌府府官。有一年,当地久旱无雨,田园失收,奸商趁机抬高粮价,百姓无法填饱肚子,饿尸遍地。谢少苍来不及请示朝廷,就私自打开谷仓,赈济饥民。事后,朝廷处罚他曝日七天。曝到第六天,人已剩下一丝气了。忽然,远处飞来一大片乌云,停在谢少苍头顶挡住了太阳,久久不散,他抬头一看,只见云端坐着一个人。他活下来后,把那人的模样告诉乡亲,想寻找那个人报答他的救命之恩。有个老头告诉他,那人就是三国西蜀的有功之臣王侃。王侃死后,百姓为了纪念他,修了座庙供奉他,叫“王侃庙”,就在附近。谢少苍找到那座庙,进去一看,神殿上的塑像,正是那天的救命恩人。后来谢少苍告老还乡,就塑了王侃的神像带回潮州来。恰好这时韩江发大水,情势十分危急,神像一供进江边的“青龙庙”,大水就退下去,保住了古城。潮州人把功劳全归王侃这尊神,还封他为“安济圣王”,俗称“大老爷”。从此,庙里的香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