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姓氏趣谈―姓氏源流话渔村
清代以前有陆、何、李、周、涂、杨、詹、江、王、张、邓、陈、邱、黄、罗、袁、等十六氏族先后在此定居,现仅存王、黄、张、刘四姓。
渔村不是打鱼人家,也不是背山临海之地,而是饶平县中部一个盛产青梅、杨梅、橄榄、山枣等名优水果的乡村,离县城约28公里,昔年羊肠小道,今交通方便。渔村四面山峦叠嶂,景致奇特无双,山外有山,山山相连,果外有果,果果成林,村外有村,村村相向,峪外有峪,峪峪乡邻,史有:桂竹根、芹莱洋、丁心洋、永盛、明堂、金背、溪角、长柯、龙堂、西坑、燎仔、梅林、南洋、下村、旧楼、新楼、下书、后头等俗称渔村18乡。
渔村地名,史有几称:渔仓、缶仓、惠村。民国初期有名人以“前有南洋,后有”两村名演变为“渔村”。渔村地处闽粤边陲(属客、潮、闽语区),宋、元时代,这里有陆、何、李、周、涂、杨、詹等姓氏在此开拓,明、清时有江、王、张、邓、陈、邱、黄、罗、袁等姓先后共16氏族在此居住,现有其遗址地名。迨清末民初,因屡遭盗贼抢劫,居民逐渐迁徙异地,或受大族同化而没落。现繁衍于渔村的仅有王、黄、张、刘4姓氏,他们都是汉族世家,从中原地区的河南洛阳、山西等地,或因避乱或谪官南下,先入江福建宁化石壁而后进入饶平。
王氏,王氏出于太原系者,始自姬姓,由来久远。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因直谏被废于太原郡为庶人,故以“太原”为堂号。其子敬宗,仕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王”为氏。初卜居山西太原,后迁福建,世称巨族,迨至南宋淳枯四年(1244),第75代孙王淳质,谥太乙,令妻秦氏携5男(惟和、惟平、惟亨、惟贞、惟良)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迁到海阳弦歌都下饶堡凤凰山下之东坑尾王厝斗(今新塘乡内东山村)避乱定居。王淳质与秦氏乃为人饶王氏之鼻祖。
王淳质之长子王维和(入饶2世)传下至第5世王安禄,从内东山嫡支来东官定居。明宣德间又从东官移居黄洞(令铁寮柯)后迁沟背 (即旧楼)创业。迨至9世王大六为渔村王氏开基祖(列王氏世系75世),于景泰三年(1452)寿终53岁,葬于铁寮柯,妣许氏十六娘生3男,长子师养,字宗盛,为石壁卢过继。派居渔村,王氏繁衍至今人口 6000多人。
张氏,张氏出身姬姓,相传黄帝第五子名挥,他创制了弓长,后来官名二宇合成一宇,就成为张姓,张望族世居清河郡,故以“清河”为堂号,以挥为鼻祖。挥生子名昧,昧生2子。传至79代张平,仕韩为相,历唐朝五代传至108代张九龄,为开元时宰相,唐末战乱,世族各分迁关中、豫章、闽汀宁化而居。乾符二年(875),张道宗与黄巢战于黄梅致伤,遂择籍隆眼城而居,是为张氏入潮始祖。传至138代张肇基 (名盛德)为上饶张氏开基祖。
张肇基属下4世张鸡田于明隆庆年间迁居南洋创业,为渔村张氏始祖。至1991年已传至22代,渔村张氏共有600多人。
黄氏,黄氏源于颛顼高阳氏曾孙陆终之后,有南洋兄弟3人,南陆居次,食邑于黄,赐姓为黄氏,以南陆为太始祖,传到23世孙黄渊居江夏城西,遂以江夏郡为堂号。东汉以后,92世孙黄侃避乱由江夏光州,再迁福建邵武县和平乡,传到126世广州刺史黄龙(戴潜善)第 7子久安居汀州府,生子建饶(大三公)生6子。元天顺年间(1328)裔孙从上饶堡徙往东山居住,至4世孙又徙居渔村下村居住。据1991年调查,渔村黄氏己传下23代,100多户,400多人。
刘氏,刘氏自宋末元初从宁化石壁迁往大埔松柏坑,由刘谷祥(桢善)迁入饶平刘厝园定居,后为石井开基祖,元天顺年间,孔宽公由石井徙到渔村西坑乡创业,为渔村西坑刘氏始祖。至1991年已传下17代(“邦”辈),裔孙已有90多户,近400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