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产婆:昔时接生员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6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产婆:昔时接生员,   相传清乾隆年代就有专为孕妇分娩的产婆,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了。   清

    相传清乾隆年代就有专为孕妇分娩的产婆,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了。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以前,潮汕人家,每逢孕妇分娩,居多是世代相沿的自家接生,富裕人家才专门聘请产婆来家为临产孕妇帮助接生。分娩时产婆都沿袭着传授的坐跪、站立等方式接生。新生儿呱呱坠地之后,凡是男婴,产婆就惯用“毛笔杆片”为婴儿切断脐带,象征着将来长大识文墨,会做官;如果女婴,惯于采用“破碗片”或“家用剪刀”断脐带,象征着长大成为善于料理家务的贤淑妇人,会针工。脐带切断包扎后,一端附着胎盘的就用稻草包扎起拿到村外种落于土地上以表示落地生根,开枝发叶,子孙繁衍;也有的将胎盘包扎后装入陶瓮中藏在房子里的眠床底板下。产程顺利时,产婆就初步完事,产家必应奉送“红包”。一般为三天后产婆要上门“巡脐”(当代称“家庭访视”)。“过腊”、“开腥”、“满月”,产家都要请产婆“吃甜丸卵”或“甜面”,有的还再奉送“礼品”或“红包”以深表感谢。

    潮汕乡村产婆,绝大多数是家传得技,在乡间或邻近乡村受聘为孕妇接生,技法粗陋,很不安全,如产妇分娩过程出现胎盘滞留,则施行“扁担”来按压产妇的部,企图借以促使胎盘尽快剥离排出体外,这是不科学的。由于产婆用力牵拉等原因导致产程大出血,出现昏迷,虚脱等垂危症状,尤其遇到难产时,产婆更是束手无策,致母婴命丧黄泉的时有发生,故民间流传着:“妇女生仔是一边眠床,一边棺柴(材)。”“姿娘生仔如度鬼门关”。

    产婆采用“家用剪刀”、“破碗畔”、“毛笔竹杆片”为婴儿切断脐带,又不懂消毒方法,故破伤风杆菌很容易乘虚而从脐带断端侵袭新生儿体内,经过4至6天的潜伏期,破伤风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侵袭着新生儿的神经细胞引致破伤风。潮俗称“脐带风”、“四六风”、民间通称“着锁”(六日锁、七日锁)。世俗相传称谓“唔过腊”。如民国时期,澄海县莲阳兰苑村农妇杜儿宝产育9胎,有7胎新生儿因受破伤风杆菌感染致患脐带风,所谓“唔过腊”而夭亡。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随着西医西药传入潮汕,汕头埠才逐渐有助产士施行新法接生,但潮汕广大城乡仍然依靠产婆沿袭着旧法接生。

    解放后,党和政府关心妇婴健康,潮汕各地分期分批对235名产婆进行改造、组织技术培训,至上世纪50年代初,潮汕各县(市)共培训新法接生员10357人,全面推行新法接生。产婆这个“产业”随之也永远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产婆:昔时接生员
相传清乾隆年代就有专为孕妇分娩的产婆,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了。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以前,潮汕人家,每逢孕妇分娩,居多是世代相沿的自家接生,富裕人家才专门聘请产婆来家为临产孕妇帮助接生。分娩时产婆都沿袭着传授的坐跪、站立等方式接生。新生儿呱呱坠地之后,凡是男婴,产婆就惯用“毛笔杆片”为婴儿切断脐带,象征着将来长大识文墨,会做官;如果女婴,惯于采用“破碗片”或“家用剪刀”断脐带,象征着长大成为善于料理家务的贤淑妇人,会针工。脐带切断包扎后,一端附着胎盘的就用稻草包扎起拿到村外种落于土地上以表示落地生根,开枝发叶,子孙繁衍;也有的将胎盘包扎后装入陶瓮中藏在房子里的眠床底板下。产程顺利时,产婆就初步完事,产家必应奉送“红包”。一般为三天后产婆要上门“巡脐”(当代称“家庭访视”)。“过腊”、“开腥”、“满月”,产家都要请产婆“吃甜丸卵”或“甜面”,有的还再奉送“礼品”或“红包”以深表感...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生老习俗
祈求得子的习俗与灯关系密切。“灯”,在潮语中与“丁”音。因此,关于“灯”,人们从中不知寄托了多少希望,因为这是一家香火能否承继的问题。一个姑娘出嫁时,嫁妆少没有人非议,但是,一盏崭新的油灯却是少不了。这盏灯带到婆家之后要放在床头,意思是为婆家带来了男丁。生了男孩的人家,会在元宵夜举行热闹非凡的“上灯”活动。在潮州,人们往往将灯挂到凤栖路路口的凤栖庙门口,然后,每晚抱着孩子到庙中,一方面往自己的灯笼里添点红蜡烛,一方面接受四邻的祝贺。还要在庙前悬八屏大“花灯”,后宫里还挂着一只彩凤,并在供桌上摆了“花碗”。其实,以“灯”谐“丁”以祈求子的习俗,不仅是潮汕地区有,在其他地区也很多。每年三月二十三,每逢妈祖圣诞这一天,潮汕乡民都要到天妃庙去抬天妃出游。这时,那些结婚而未有子嗣的人最为踊跃。因为能为妈祖抬轿,都意在求妈祖赠福赐子。而那些无能力为妈祖抬轿效劳的,就站在路旁,等妈祖圣驾经过时,摸一摸妈...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生老习俗
祈求得子的习俗与灯关系密切。“灯”,在潮语中与“丁”音。因此,关于“灯”,人们从中不知寄托了多少希望,因为这是一家香火能否承继的问题。一个姑娘出嫁时,嫁妆少没有人非议,但是,一盏崭新的油灯却是少不了。这盏灯带到婆家之后要放在床头,意思是为婆家带来了男丁。生了男孩的人家,会在元宵夜举行热闹非凡的“上灯”活动。在潮州,人们往往将灯挂到凤栖路路口的凤栖庙门口,然后,每晚抱着孩子到庙中,一方面往自己的灯笼里添点红蜡烛,一方面接受四邻的祝贺。还要在庙前悬八屏大“花灯”,后宫里还挂着一只彩凤,并在供桌上摆了“花碗”。其实,以“灯”谐“丁”以祈求子的习俗,不仅是潮汕地区有,在其他地区也很多。每年三月二十三,每逢妈祖圣诞这一天,潮汕乡民都要到天妃庙去抬天妃出游。这时,那些结婚而未有子嗣的人最为踊跃。因为能为妈祖抬轿,都意在求妈祖赠福赐子。而那些无能力为妈祖抬轿效劳的,就站在路旁,等妈祖圣驾经过时,摸一摸妈...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祭祀
祭祀是对神明祖先等崇奉对象的礼仪。除基督、天主不列入祭祀对象外,其他天神、地祗、人神、祖先、鬼魅都有祭祀。旧时官家规定祭祀的有孔子及其先代启圣公、历史圣贤、名宦、乡贤、节孝、文昌帝君及魁星爷、社稷神、山川风雨雷电诸神、城隍、关帝、双忠(张巡、许远)等,民间选择祭祀的有本族祖先、佛、道、三山国王、天后、周王公(周有德、王来壬)、玄天上帝、吴真君、风雨圣者、青龙爷、福德老爷、五谷、灶君等。受到最普遍或隆重祭祀的是本族祖先、佛祖、关帝、三山国王、天后、城隍、财神、灶君、土地和孤鬼。老百姓总是选择与他们有密切关系者来崇奉。潮汕人口密集,多聚族而居,加上商业经济发达,华侨众多,故城乡祠堂寺庙林立,祭祀规模也庞大。首先是祭祖,旧志记载:“营宫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潮汕的祖宗祠堂,是乡乡里里的中心,是宗族的法地,即使私宅大院,也以祠堂为中心,没能建祠堂的也有个小型公厅。近代才兴起的汕头市...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祭祀
祭祀是对神明祖先等崇奉对象的礼仪。除基督、天主不列入祭祀对象外,其他天神、地祗、人神、祖先、鬼魅都有祭祀。旧时官家规定祭祀的有孔子及其先代启圣公、历史圣贤、名宦、乡贤、节孝、文昌帝君及魁星爷、社稷神、山川风雨雷电诸神、城隍、关帝、双忠(张巡、许远)等,民间选择祭祀的有本族祖先、佛、道、三山国王、天后、周王公(周有德、王来壬)、玄天上帝、吴真君、风雨圣者、青龙爷、福德老爷、五谷、灶君等。受到最普遍或隆重祭祀的是本族祖先、佛祖、关帝、三山国王、天后、城隍、财神、灶君、土地和孤鬼。老百姓总是选择与他们有密切关系者来崇奉。潮汕人口密集,多聚族而居,加上商业经济发达,华侨众多,故城乡祠堂寺庙林立,祭祀规模也庞大。首先是祭祖,旧志记载:“营宫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潮汕的祖宗祠堂,是乡乡里里的中心,是宗族的法地,即使私宅大院,也以祠堂为中心,没能建祠堂的也有个小型公厅。近代才兴起的汕头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