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丧葬习俗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9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丧葬习俗,   安葬死者的礼俗,起源于“灵魂说”。关于“灵魂不死”,恩格斯说过:“在远古时

    安葬死者的礼俗,起源于“灵魂说”。关于“灵魂不死”,恩格斯说过:“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因为人们对于一些生理上出现的诸如梦幻的不理解,所以以为人死了之后灵魂会变成鬼。当人活在世上时,魂魄附身支配着人一生的活动,但是不对别人构成威胁或起庇护作用。然而,一旦人死亡,灵魂所变的鬼却具有非凡的能力和作用,可以对亲戚、朋友或者其他人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因此,人们为了祈求鬼魂,避灾求福,对遗体再不敢漠然置之了。这样,便产生了丧葬习俗。随着人们宗亲观念的加强,丧葬礼俗成了封建伦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考察一个人是否符合“孝”的标准,看他对丧葬礼俗遵循的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像《大戴礼记・盛德》云:“凡不孝生于不仁爱也,不仁爱生于丧祭之礼不明也。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致爱故能致丧祭,春秋祭祀之不绝也,致思慕之死也。夫祭祀,致馈养之道也。死且思慕馈养,况于生而存乎?故曰:丧祭之礼明,孝矣。故有不孝之狱,则饰丧祭之礼也。”意思是说丧祭可以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和尽孝之道。正因如此,丧葬习俗在民间受到普遍重视,并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丧葬习俗
安葬死者的礼俗,起源于“灵魂说”。关于“灵魂不死”,恩格斯说过:“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因为人们对于一些生理上出现的诸如梦幻的不理解,所以以为人死了之后灵魂会变成鬼。当人活在世上时,魂魄附身支配着人一生的活动,但是不对别人构成威胁或起庇护作用。然而,一旦人死亡,灵魂所变的鬼却具有非凡的能力和作用,可以对亲戚、朋友或者其他人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因此,人们为了祈求鬼魂,避灾求福,对遗体再不敢漠然置之了。这样,便产生了丧葬习俗。随着人们宗亲观念的加强,丧葬礼俗成了封建伦理的一个重...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普宁丧葬习俗
普宁旧时丧葬礼俗贫富差异很大,富者葬礼有停柩七日连宵“做功德”的(客俗称“放水灯”);贫者则从简从俭,甚至有买不起棺材用草席卷埋的。此外,乡俗以年龄未上50岁而亡者为早逝,葬俗也从简。老人亡故,旧俗葬礼一般程序有:初终老人将亡,先移入厅堂,人断气后,卧放冥椅。子孙以清香一束放入小钵内贮水,用新面巾为死者洗脸。客俗则用钵到溪边舀回长流水为死者洗脸抹体,谓之“买水抹尸”。更寿衣男着双数长衣,女为单数衣裙。俱黑鞋白袜,手执手巾、扇子。客俗左手执桃叉一串,谓之“打狗棒”。尸体盖上天地被(即盖棺被),红布面在上,白布面在下。棺被遮面,俗谓死人似虎,不让惊吓着活人。死者脚尾摆一豆油灯,谓之“脚尾灯”。灯旁置饭一碗,称“冥饭”。亲属此时要穿上麻衣,背穿,父亡露左臂,母亡露右臂。客俗人亡故,亲属要拿出铜锣打三下,女眷放声哭,称开孝。发讣告人亡故次日,家属用毛笔在白纸或草纸上书写唁讣,称发报单,告知亲友。送...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丧葬程序
老人将要断气时,应将他移入厅堂。断气后,其亲属必须带上锅钵到江边或泉边,丢下钱币“买”回水。然后用这水为死者举行沐浴礼。接着为死者理发整容,并脱去身上衣服,换上寿衣。一般是男的着双数长衣,女的着单数衣裙。俱是黑鞋白袜,手执手巾、扇子。尸体盖上天地被(即盖棺被),红布面在上,白布面在下。棺被遮面,俗谓死人似虎不让惊吓活人。其实,担心其家属睹人伤情,过分伤心也是一大原因。死者脚尾摆一盏豆油灯,叫做“脚尾灯”。“脚尾灯”据说可以在地府给死者照明引路,所以千万不可吹灭。灯旁置饭一碗,称为“冥饭”,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在过去,还有一道“报钟”程序:停尸后,死者儿孙俱执白灯笼,列队前到土地庙或者城隍庙“办哭”,向土地神或城隍爷“报告”家中死了亲人。报钟后,即派人到亲戚、死者生前友好的门口报丧,称“赶老”。报丧的人不能直接进入人家家门,只能在门口谈。当亲戚朋友得知消息后,便送报丧的人一点“脚皮钱”,一来...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饶平旦家的丧葬
饶平县松林镇现有旦家四十多户。他们的丧俗,昔年行水葬,为死者穿寿衣,男七至九件,女则双数。然后,买棺入殓,扎石沉海。后改土葬,人死于那个港口就葬在那里,而船上设灵,唱哀歌,做七个“七”。头个七,用活鸭扎绳游海,称“引魂”。此后,又将死者大衣张于竹竿上,内吊白公鸡一只,等鸡啼时,即放下拜灵,叫做“返魂”。做完“七”后,便将大衣焚化,杀鸡。鸡要保持原骸,以报死者之恩。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饶平旦家的丧葬
饶平县松林镇现有旦家四十多户。他们的丧俗,昔年行水葬,为死者穿寿衣,男七至九件,女则双数。然后,买棺入殓,扎石沉海。后改土葬,人死于那个港口就葬在那里,而船上设灵,唱哀歌,做七个“七”。头个七,用活鸭扎绳游海,称“引魂”。此后,又将死者大衣张于竹竿上,内吊白公鸡一只,等鸡啼时,即放下拜灵,叫做“返魂”。做完“七”后,便将大衣焚化,杀鸡。鸡要保持原骸,以报死者之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