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清明美食习俗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5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清明美食习俗,清明时节,潮汕人家历来有加工“卷薄饼”和做“朴籽�@”的传统美食习俗,充分展

  清明时节,潮汕人家历来有加工“卷薄饼”和做“朴籽�@”的传统美食习俗,充分展现出潮汕侨乡的民族风情和美食特色。

  卷薄饼是用精面粉拌人适量温水后,充分搅拌搓捏成团块状,置于炉火上面的煎盘(平底铁锅),烙成圆形薄饼皮,然后包裹馅料。料有咸、甜两种,咸馅用烹熟的豆芽、韭菜拌人鸡肉或猪肉丝、香菇、虾干、蛋丝,油煎葱珠等调料。入口时又在饼皮上涂抹香甜适口酱料即成美食。甜馅料用白糖加工制成的酥脆薄片糖或再加入瓜册丝,芝麻等佐料包裹薄饼皮即成薄饼。

  清明时令,春韭性温,是保肝佳蔬,有行气理血,化瘀的功效。民谚有“春食韭菜、法病消灾”之说。添加绿豆芽又有清热解毒和止渴利尿的作用,疗效甚妙,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民谚有:“豆芽韭菜,人人喜爱”之语。

  潮汕清明吃薄饼有个传说:清康熙十四年间(1675年)郑成功之子郑经率兵围攻闽南的漳州城,清军守将黄芳度出兵顽抗,围城数月,城里居民饿死无数,尸横街巷,存活者便用草席裹尸掩埋。同年10月间,清军投降,漳州百姓为悼念死难亲友,特做薄饼状如草席裹尸,以此祭妃亡灵,此俗世代相传成风。

  朴籽棵是采摘朴籽叶和果实(俗称朴帜)捣烂,与大米一起毒成粉末,过筛出粉精。朴籽树为落叶乔木,叶子卵形或长椭圆形,果实圆,状如绿豆大点,味清甜,无毒,有消痰下气之效。加工制作时将米粉添加白砂糖及发酵粉。加入适量水份搅拌均匀充分发酵,然后装入陶制桃形棵印或梅花形棵印。放置于蒸笼里(炊具)蒸熟。喷喷清香的裸品呈浅绿色,就成为质优味香色美的朴籽棵。

  据传昔年元兵于清明前人侵潮州,杀戳掠夺,民不聊生,被迫无奈而避人山林之中,饥不择食,只好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人为永记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叶”民谚。潮人世代相传,清明节加工蒸制“朴籽棵”吃的风俗,沿袭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清明美食习俗
清明时节,潮汕人家历来有加工“卷薄饼”和做“朴籽粿”的传统美食习俗,充分展现出潮汕侨乡的民族风情和美食特色。卷薄饼是用精面粉拌人适量温水后,充分搅拌搓捏成团块状,置于炉火上面的煎盘(平底铁锅),烙成圆形薄饼皮,然后包裹馅料。料有咸、甜两种,咸馅用烹熟的豆芽、韭菜拌人鸡肉或猪肉丝、香菇、虾干、蛋丝,油煎葱珠等调料。入口时又在饼皮上涂抹香甜适口酱料即成美食。甜馅料用白糖加工制成的酥脆薄片糖或再加入瓜册丝,芝麻等佐料包裹薄饼皮即成薄饼。清明时令,春韭性温,是保肝佳蔬,有行气理血,化瘀的功效。民谚有“春食韭菜、法病消灾”之说。添加绿豆芽又有清热解毒和止渴利尿的作用,疗效甚妙,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民谚有:“豆芽韭菜,人人喜爱”之语。潮汕清明吃薄饼有个传说:清康熙十四年间(1675年)郑成功之子郑经率兵围攻闽南的漳州城,清军守将黄芳度出兵顽抗,围城数月,城里居民饿死无数,尸横街巷,存活者便用草席裹尸掩...
·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生老习俗
祈子祈求得子的习俗与灯关系密切。“灯”,在潮语中与“丁”音。因此,关于“灯”,人们从中不知寄托了多少希望,因为这是一家香火能否承继的问题。一个姑娘出嫁时,嫁妆少没有人非议,但是,一盏崭新的油灯却是少不了。这盏灯带到婆家之后要放在床头,意思是为婆家带来了男丁。生了男孩的人家,会在元宵夜举行热闹非凡的“上灯”活动。在潮州,人们往往将灯挂到凤栖路路口的凤栖庙门口,然后,每晚抱着孩子到庙中,一方面往自己的灯笼里添点红蜡烛,一方面接受四邻的祝贺。还要在庙前悬八屏大“花灯”,后宫里还挂着一只彩凤,并在供桌上摆了“花碗”。其实,以“灯”谐“丁”以祈求子的习俗,不仅是潮汕地区有,在其他地区也很多。每年三月二十三,每逢妈祖圣诞这一天,潮汕乡民都要到天妃庙去抬天妃出游。这时,那些结婚而未有子嗣的人最为踊跃。因为能为妈祖抬轿,都意在求妈祖赠福赐子。而那些无能力为妈祖抬轿效劳的,就站在路旁,等妈祖圣驾经过时,摸一...
· 潮汕文化—潮汕民俗—生老习俗
祈子祈求得子的习俗与灯关系密切。“灯”,在潮语中与“丁”音。因此,关于“灯”,人们从中不知寄托了多少希望,因为这是一家香火能否承继的问题。一个姑娘出嫁时,嫁妆少没有人非议,但是,一盏崭新的油灯却是少不了。这盏灯带到婆家之后要放在床头,意思是为婆家带来了男丁。生了男孩的人家,会在元宵夜举行热闹非凡的“上灯”活动。在潮州,人们往往将灯挂到凤栖路路口的凤栖庙门口,然后,每晚抱着孩子到庙中,一方面往自己的灯笼里添点红蜡烛,一方面接受四邻的祝贺。还要在庙前悬八屏大“花灯”,后宫里还挂着一只彩凤,并在供桌上摆了“花碗”。其实,以“灯”谐“丁”以祈求子的习俗,不仅是潮汕地区有,在其他地区也很多。每年三月二十三,每逢妈祖圣诞这一天,潮汕乡民都要到天妃庙去抬天妃出游。这时,那些结婚而未有子嗣的人最为踊跃。因为能为妈祖抬轿,都意在求妈祖赠福赐子。而那些无能力为妈祖抬轿效劳的,就站在路旁,等妈祖圣驾经过时,摸一...
· 潮汕文化—潮汕信仰习俗—潮汕花卉民俗
潮俗中,种植花卉有吉凶的讲究。如“红花”(石榴树枝叶)及“抹草”(或称仙草)是表示吉祥的植物,驱邪避凶的植物有艾叶(端午节挂于门上藏于身间的驱邪避凶的植物)、榕树枝叶、竹枝叶、“花旺”(一种如锏形而长尖的植物)、山青麻(野生草);每年年关大扫除的竹芋,要扎上一束干稻草并夹上数枝绿榕树叶和绿竹叶以驱邪;在门楣上挂以镜子、扇子加上一枝“花旺”、榕树叶和竹叶以抗邪抗凶;病人洗澡、洗脸的水中要放上“红花”、“抹草”或“榕树叶”、“竹叶”等,洗后连水倒门外去以示驱邪。在庭院种植的花卉中,人们多种盆栽“花旺”以避凶邪;屋前屋后喜种“大头榕”和“小竹”,因榕在潮语中谐音“成”,榕树说为“成树”,榕树的寿命很长,一般能生长一千几百年,覆阴面很宽,百几十平方米,是农村中多处种植的大型植物。竹的潮音同“德”,而与中原话的“足”也谐音。竹即与德行的德、富足的足同音,又为历代文人所歌颂,且长态亭亭玉立,就更为人们...
· 潮汕文化―潮汕信仰习俗―潮汕花卉民俗
潮俗中,种植花卉有吉凶的讲究。如“红花”(石榴树枝叶)及“抹草”(或称仙草)是表示吉祥的植物,驱邪避凶的植物有艾叶(端午节挂于门上藏于身间的驱邪避凶的植物)、榕树枝叶、竹枝叶、“花旺”(一种如锏形而长尖的植物)、山青麻(野生草);每年年关大扫除的竹芋,要扎上一束干稻草并夹上数枝绿榕树叶和绿竹叶以驱邪;在门楣上挂以镜子、扇子加上一枝“花旺”、榕树叶和竹叶以抗邪抗凶;病人洗澡、洗脸的水中要放上“红花”、“抹草”或“榕树叶”、“竹叶”等,洗后连水倒门外去以示驱邪。在庭院种植的花卉中,人们多种盆栽“花旺”以避凶邪;屋前屋后喜种“大头榕”和“小竹”,因榕在潮语中谐音“成”,榕树说为“成树”,榕树的寿命很长,一般能生长一千几百年,覆阴面很宽,百几十平方米,是农村中多处种植的大型植物。竹的潮音同“德”,而与中原话的“足”也谐音。竹即与德行的德、富足的足同音,又为历代文人所歌颂,且长态亭亭玉立,就更为人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