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潮乐乐种的历史渊源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2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潮乐乐种的历史渊源,潮州音乐是个多乐种、多形式的音乐大家庭,其中每个乐种有每个乐种的历史,各乐种

   潮州音乐是个多乐种、多形式的音乐大家庭,其中每个乐种有每个乐种的历史,各乐种中的每一种形式又有每一种形式形成及延续的历史。
   潮州弦诗乐,可以说是潮州音乐的母体音乐形式。潮州锣鼓乐、佛乐、笛套乐都接受了整个(除二弦外)的弦诗乐队;细乐、外江乐等也是在弦诗乐队的土壤中成长的。可以说,弦诗乐是潮州音乐中最古老的一种形式,它与唐宋的古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潮州锣鼓乐,从其牌子套曲来说,都是宋元及明代的戏剧音乐。潮州锣鼓经的出现,完全可以推及宋代。但是宋元及明代的戏剧音乐,还不等于大锣鼓。因为戏剧的锣鼓乐,没有大锣鼓这么多的大锣、大钹及大笛,也没有上街的形式。所以也没有现在大锣鼓这种“长行套”的乐曲形式。大锣鼓的形成,既有戏剧音乐的主要成分,又吸收了原来潮州的花灯锣鼓,增加乐器、提高器乐的表现力而形成的。就大锣鼓这种形式的形成,现在能追溯的,只能追到清末的欧细奴,他是清朝潮州戏园的监管官,成天都听戏,把所有的戏出都听到熟透。辛亥革命之后,他的监管官就当不成了,于是转而教习戏剧锣鼓。经过几代人的补充发展,就成了现今的潮州大锣鼓。据潮州著名的锣鼓师陈松先生自述,他是大锣鼓的第五代传人。陈松先生是1898年出生, 1963年去世,照此推算,真正形成潮州大锣鼓这种形式,也就是清末民初的事了。
   潮州细乐,就形成三弦、琵琶、古筝这三件乐器的合奏形式,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的洪沛臣先生。他是潮州一名古董商人,音乐素质极高,善琵琶、瑟、笙等多种乐器,他常到国内各地及南洋做生意,也到处以乐会友。自他始,在潮州与筝家郑祝三、三弦名家陈子栗三人以三弦、琵琶、筝合奏。各乐器有各乐器的句逗和奏法,但合起来却非常好听,所以深得其趣,众称“三友”。洪与郑还把他们合奏的首本乐曲《古调劲套》,分别制订琵琶和古筝详订谱,并各自收徒教习,于是在潮州传下来这种三弦、琵琶、古筝的合奏形式,近人把这名为“细乐”。
   就细乐这种形式在潮州推广的年代来说,也是清末民初的事。但就他们所演奏的《古调劲套》及其他“劲套”、“软套”等乐曲而论,却都是一些古曲。就三弦、琵琶、古筝三件乐器的合奏形式来说,在国内也不是自洪沛臣先生始。北方早有“弦索十三套”的演奏形式,其中三弦、琵琶的演奏法,与洪先生所教有相似之处,洪先生可能曾涉足过弦索十三套。
   潮阳笛套古乐,比较明确是宋末和明代传来潮阳的宫廷音乐。就其中的乐曲、乐器和演奏技法来看,则可能与唐朝大曲有渊源关系。
   潮州的道乐,据传古代也有潮州自己的道乐。但此后潮州的道教衰微,道观及田产有的变卖,有的被占,有被官占的、也有被民占的。道观既没有了,出家道人也没有了,只有一些在家的道教弟子,道教意识慢慢淡薄,逐渐与佛教融合蜕化成一些专做功德、追荐亡灵的经师,名叫“司(潮语读西)工”,为了谋生,佛经、佛乐、民间歌谣之类,拿来照用。
   近些年来,有些道观又恢复了,但用的已经不是原先潮州的道教音乐。而是引用些外地道观的音乐了。
   潮州的佛教音乐,有两套唱腔,一套是明以前就从福建传入潮州的香花板。此套唱腔有忏板、赞偈、佛曲、金刚卷及焰口等类,乐曲近300首。由于在潮州流传的年代久远,其范围又广阔,遍及粤东和闽南,所以分支较多。各支唱板的乐曲有同有异,主要有潮安腔、潮阳腔及惠来腔等。
   另一套是禅和板。此唱腔是清代乾隆元年(1736),延请罗浮山华首台密因和尚来潮州主持开元寺时,他把此唱腔带来开元寺传唱的。于清咸丰年间,此唱腔又传到民间的念佛社和善堂。此唱腔有近百首乐曲,可以完成各种大小法会。
   潮州外江音乐,是指自江苏、浙江、淮河流域一带流传到潮州的音乐。戏剧称“外江戏”,音乐称“外江音乐”,锣鼓乐称“外江锣鼓或苏锣鼓”,佛乐称“外江板佛乐”。外江音乐之传来潮州,不是某一年代、某一历史事件而成其事,应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的文化迁移事件。其起始应在南宋年间。
   南宋时杂剧和民间百戏、民间音乐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福建、广东沿海富庶的地方是南宋的大后方,也随着苏杭的发展而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自然要比北宋方便些、频繁些。北宋时产生于温州的南戏,至南宋时盛行于临安等城市,并且向南方传播。据《漳州府志》卷三八载,南宋时,朱熹的门生陈淳(1153―1217)给漳州知府傅伯成的一封信,建议禁止当地农民结集演戏。这封信,除了说明当时南戏空前发展之外,也提供南宋时,南戏从苏杭经福州南下,播及漳潮的有力佐证。
   外江戏及外江音乐在潮州于清末民初一直盛行,到20世纪50年代才渐告衰落。
   现在,除个别地方还有外江乐存在之外,大多数的外江乐已经溶化在潮州音乐乐种的各种形式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潮乐乐种的历史渊源
潮州音乐是个多乐种、多形式的音乐大家庭,其中每个乐种有每个乐种的历史,各乐种中的每一种形式又有每一种形式形成及延续的历史。潮州弦诗乐,可以说是潮州音乐的母体音乐形式。潮州锣鼓乐、佛乐、笛套乐都接受了整个(除二弦外)的弦诗乐队;细乐、外江乐等也是在弦诗乐队的土壤中成长的。可以说,弦诗乐是潮州音乐中最古老的一种形式,它与唐宋的古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潮州锣鼓乐,从其牌子套曲来说,都是宋元及明代的戏剧音乐。潮州锣鼓经的出现,完全可以推及宋代。但是宋元及明代的戏剧音乐,还不等于大锣鼓。因为戏剧的锣鼓乐,没有大锣鼓这么多的大锣、大钹及大笛,也没有上街的形式。所以也没有现在大锣鼓这种“长行套”的乐曲形式。大锣鼓的形成,既有戏剧音乐的主要成分,又吸收了原来潮州的花灯锣鼓,增加乐器、提高器乐的表现力而形成的。就大锣鼓这种形式的形成,现在能追溯的,只能追到清末的欧细奴,他是清朝潮州戏园的监管官,成天都听戏,把...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潮汕的史前文化
潮汕的史前时期,现在已知的,是距今8000年以上的“南澳象山文化遗址”,它与福建闽南的“漳州史前文化”为同一系统。距今约6000至5500年的潮安“陈桥文化遗址”,仍与闽南的文化同时。距今3500年前后的“普宁后山文化遗址”,其最先出现的,仍属于河姆渡第三期的文化,可以说,这4000余年间,本地原住民创造的新石器文化,可归属长江下游以太湖为中心的东南文化区。在1974年以后,本地发掘出数目颇多,年代稍晚于后山遗址,距今约3400至2900年(相当于商代中后期到西周前期)的同一个文化相遗址,最先发掘出土是饶平县浮滨区,故命名为“浮滨文化”。它最先的露头,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当时在粤东传教的意大利籍神父麦兆良,他在海丰、蕉领等地发现一种含釉陶大口尊、石戈等为特征的考古遗存,把它归入其所谓的“菝仔园文化”,浮滨文化历经20余年的调查、发掘、研究,它不但在广东的潮阳、潮安、普宁、揭阳、大埔、丰...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潮汕的史前文化
潮汕的史前时期,现在已知的,是距今8000年以上的“南澳象山文化遗址”,它与福建闽南的“漳州史前文化”为同一系统。距今约6000至5500年的潮安“陈桥文化遗址”,仍与闽南的文化同时。距今3500年前后的“普宁后山文化遗址”,其最先出现的,仍属于河姆渡第三期的文化,可以说,这4000余年间,本地原住民创造的新石器文化,可归属长江下游以太湖为中心的东南文化区。在1974年以后,本地发掘出数目颇多,年代稍晚于后山遗址,距今约3400至2900年(相当于商代中后期到西周前期)的同一个文化相遗址,最先发掘出土是饶平县浮滨区,故命名为“浮滨文化”。它最先的露头,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当时在粤东传教的意大利籍神父麦兆良,他在海丰、蕉领等地发现一种含釉陶大口尊、石戈等为特征的考古遗存,把它归入其所谓的“菝仔园文化”,浮滨文化历经20余年的调查、发掘、研究,它不但在广东的潮阳、潮安、普宁、揭阳、大埔、丰...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夜市
上世纪50年代的小公园夜市(范围连接福合埕),折射了当时汕头人夜生活一面。它的分布大致分二个片。小公园,主要是商店、酒楼、影剧经营;福合埕,是饮食夜市。如果以小公园亭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放射出五条大路:安平路、升平路西段、国平路北段、升平路东段、国平路南段。国平路北段最热闹,有酒楼、日杂百货、影剧院,一直延伸至镇平路;升平路东段很短一段,以饼食杂货为主;安平路至居平路,有百货大楼,众多布店、百货,灯光最明亮;至于升平路西段和国平路南段,无甚商店,夜间冷清。以上几段路以游人为主,光顾者多为中层人士。最热闹的夜市在福合沟(现称福合埕),那里的夜市,是下层体力劳动民众光顾之处。福合埕,位于小公园东北侧,每天夜幕下降之际,以吃食为主的夜市就开始了。福合埕夜市吃的东西非常便宜,说出来现在的人根本不相信。比如卤水鸭,鸭脖连头每个二分钱,鸭身开成两边,每边切成三块,前段每块二分钱,中段每块三分钱,后段...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鱼行
解放前,经营水产品贸易的机构,大的称鱼行,设店面向顾客售鱼的称鱼店,有摊位无店面的称鱼贩,还有沿街叫卖的流动小贩。解放前,全潮汕地区有鱼行数百家。鱼行一般设“家长”(经理)一名,负责掌秤、作价等主要事务,是鱼行业务的核心人物。另设内外管帐各一人,伙计四至六人,大的鱼行也有多至十人以上。鱼行的设备较简单,除常用家具如桌椅上,仅需大秤、小秤、大桶、小桶、大筐、小筐、冰槌、鱼刀等。但需有较宽敞场地以供储鱼放鱼,还要临近码头。鱼行之设本来是为渔民服务的,对水产品的流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鱼行老板都是当地较有势力者独资经营或合资经营,有些黑心的鱼行老板,对渔民的盘剥十分苛刻:一,大秤人,小秤出、“扣斤底重”。渔民交货过秤,鱼行有权扣除斤两,一百斤只算九十六斤,一百斤出头也只算一百斤,鱼行叫做“扣斤底重”。二,鱼行内部有隐语,名曰“鱼僻”,用以欺瞒渔民。秤手报重量时不喊一、二、三等渔民听得懂的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