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潮汕掌故―阿兄中举与你何干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阿兄中举与你何干,“阿兄中举与你何干?”这原是一句挖苦的斥责,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这个掌故
“阿兄中举与你何干?”这原是一句挖苦的斥责,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这个掌故,出自晚清官员鳌大人之口。鳌大人姓方名鳌,家住普宁城内(今洪阳镇),有二子。大少勤奋好学。二少不求仕进,好嬉游;每晚虽被锁在花园里的小楼上苦读,他却把棉被在床帐内捏成伏案夜读模样,自己使攀树越墙前去城隍庙前看戏。有一次半夜回来,眼看床铺零乱,书架空荡,知行藏已露,急寻对策。忽见门边丢下一册《康熙字典》,计上心头,如获至宝,便捧起字典拼命读起来。
第二天早上,他到堂上请安。鳌大人责问道:“你昨晚哪里去了?”“在小楼读书!”“嘿!读什么书了’“读《康熙字典》呀!我还会背哩!”“拿书来,背!”于是二少便朗声背起字典来,一连背了几页,只字无差。鳖大人不禁摇头叹道:“资质至聪,不学奈何?”遂放任之。
翌年,大少省试中举。当报子敲着马头锣到达府前时,二少狂奔内堂冲着老父报喜,谁知鳖大人却板着面孔喝道:“阿兄中举与你何干?站开!”这么尖锐刻薄的讥嘲,使二少羞愧万分,无地自容!万没想到鳌大人一声斥责,却收到意外的教育效果。此后,二少洁身自爱,发愤攻读,下一科果也考中举人,遂传为佳话。
现在民间“阿兄娶妻与你何干”这句俗话,就是从这个掌故衍生而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阿兄中举与你何干
“阿兄中举与你何干?”这原是一句挖苦的斥责,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这个掌故,出自晚清官员鳌大人之口。鳌大人姓方名鳌,家住普宁城内(今洪阳镇),有二子。大少勤奋好学。二少不求仕进,好嬉游;每晚虽被锁在花园里的小楼上苦读,他却把棉被在床帐内捏成伏案夜读模样,自己使攀树越墙前去城隍庙前看戏。有一次半夜回来,眼看床铺零乱,书架空荡,知行藏已露,急寻对策。忽见门边丢下一册《康熙字典》,计上心头,如获至宝,便捧起字典拼命读起来。第二天早上,他到堂上请安。鳌大人责问道:“你昨晚哪里去了?”“在小楼读书!”“嘿!读什么书了’“读《康熙字典》呀!我还会背哩!”“拿书来,背!”于是二少便朗声背起字典来,一连背了几页,只字无差。鳖大人不禁摇头叹道:“资质至聪,不学奈何?”遂放任之。翌年,大少省试中举。当报子敲着马头锣到达府前时,二少狂奔内堂冲着老父报喜,谁知鳖大人却板着面孔喝道:“阿兄中举与你何干?站开!”...
·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下寨阿兄免说
俗语“下寨阿兄免说(不用说)”,意指想当然,生搬硬套,自作聪明。在潮汕一带,很多地方是聚族而居,即同村落的人都是同一宗族的,并常以该宗族的姓作为该村落的名称。如高姓聚居的地方称为高寨,郭姓聚居的地方称为郭寨。久而久之,人们一般只要听他说是哪寨的人,就知道那人是姓什么了。一天,几个外出经商的商人恰好聚在一小客栈里喝酒,彼此都不认识,但一谈起生意经就都十分投机,一见如故。他们约好以后彼此联系,互相帮忙做生意。其中一人自我介绍说:“小弟是郭寨人,姓郭。”另一个又介绍说:“鄙人是林寨人,姓林。”……最后一个介绍说:“小弟是下寨人……”只说出村名,话还未说完,其中一个老兄便自作聪明地抢过话头说:“郭寨的人姓郭,林寨的人姓林,高寨的人姓高,下寨阿兄免说。”言下之意下寨人必定姓“下”。下寨人一听此话,勃然大怒,拂袖而去。因为下寨人根本就不姓“下”,且“下”明显含有侮辱之意。后来,“下寨阿兄免说”就成了在...
·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生阿弟,卖阿兄
“生阿弟,卖阿兄”这一句俗语现在人们用来形容捉襟见肘,经济拮据的狼狈相。它来源于过去潮州的一种民间陋俗。过去潮州的宗法习俗,重男轻女,只有生下男孩,才算添丁。并且必须举行热闹非常的“上灯”活动。凡是生了男孩的人家,在农历正月十三日家人就可以挑起一对大红灯挂在祠堂的灯架上,象征家中添了丁。在元宵灯节期间,每天晚上,抱着孩子到祠堂前接受乡下的祝贺。除了挂灯外,还要在祠堂前悬挂八屏大花灯,或搭戏台,做“纸影戏”,让村里的人观赏、娱乐。“上灯”的人称为“灯头”。“上灯”的大小活动由他们推举司事主持,一切费用由他们平均摊派。元宵过后,还要把花灯屏一一赠送给予乡下亲戚。更有甚者,还得在祠堂做丁酒,设宴请客。宴客时用好几张方桌连起来,客人围在两旁饮宴,形同划龙船,叫“龙船席”。还有一种叫“走马席”的,无论亲疏内外,甚至互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然后又重新上菜,迎接另一批客人。有钱的人把“上灯”...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响过贡铳
潮汕方言中有一句古来流传的熟语,叫“响过贡铳”。形容某一爆炸声之高。什么叫“贡铳”?原来,潮语俗称枪炮的枪为“铳”,“贡铳”是指用生铁铸成的约五寸高,笔筒那么大的一种游神礼炮,俗称“铳脚”,它铁壁很厚,略大,上端较小,中有直筒形空心可以装炸药,有一小孔可装上引炸火药线。游神时,由熟练村民装好炸药,底边紧封。游神队伍起行时就要打响三门铳脚,游神队伍到达某一社坛时也要响三门铳脚迎接,并放纸炮。为表示对神的尊敬,点燃铳脚的人要选贡生来担当(贡生是从生员中举荐品学兼优者),所以锍脚也称为“贡铳”。贡生一点燃引火药线,一声巨响冲天,三声巨响真是地动山摇。有一村庄,游神赛会时,有几个稍有才学的人也赶热闹,他们见到三声铳脚礼炮巨响之后,文趣横生,甲说:“我出一句,让你们来对句,看谁能对得上。”大家请他出句。甲说:“新贡生,打贡铳,贡贡响”。同伴一时被难住了,这里既有主语,也有谓语,有事态,也有形容词,且...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响过贡铳
潮汕方言中有一句古来流传的熟语,叫“响过贡铳”。形容某一爆炸声之高。什么叫“贡铳”?原来,潮语俗称枪炮的枪为“铳”,“贡铳”是指用生铁铸成的约五寸高,笔筒那么大的一种游神礼炮,俗称“铳脚”,它铁壁很厚,略大,上端较小,中有直筒形空心可以装炸药,有一小孔可装上引炸火药线。游神时,由熟练村民装好炸药,底边紧封。游神队伍起行时就要打响三门铳脚,游神队伍到达某一社坛时也要响三门铳脚迎接,并放纸炮。为表示对神的尊敬,点燃铳脚的人要选贡生来担当(贡生是从生员中举荐品学兼优者),所以锍脚也称为“贡铳”。贡生一点燃引火药线,一声巨响冲天,三声巨响真是地动山摇。有一村庄,游神赛会时,有几个稍有才学的人也赶热闹,他们见到三声铳脚礼炮巨响之后,文趣横生,甲说:“我出一句,让你们来对句,看谁能对得上。”大家请他出句。甲说:“新贡生,打贡铳,贡贡响”。同伴一时被难住了,这里既有主语,也有谓语,有事态,也有形容词,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