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徽文化―徽学―差异与互动:明清时期苏州与徽州的市镇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6
转发:1
评论:0
徽文化―徽学―差异与互动:明清时期苏州与徽州的市镇,苏州与徽州,前者地处江南水乡平原,后者地处江南山地,明清时期,两地市镇同步勃兴、

苏州与徽州,前者地处江南水乡平原,后者地处江南山地,明清时期,两地市镇同步勃兴、联系密切却又各具特色。本文拟对苏州与徽州的市镇进行比较,进而探讨在不同历史地理、区位条件下两地市镇分布、结构与功能的差异,以及两地市镇的互动关系与发展的差夕十。
一 历史地理、区位条件的不同,造成两地市镇发展的差异。
  差异之一是两地市镇分布的不同,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市镇布局的不同。苏州为鱼米之乡,河道纵横,水网密集,形成网状地块。市镇多依水而设,这既有利于市镇与相邻四方村落的密切联系,但同时又使得每一市镇影响的范围不是很大,从而在苏州地区形成乡村―基层市镇―中心都市的经济社会分层结构。市镇的分布相应呈网状结构。徽州由于道途梗阻,交通乏便,对外联系依靠水路,市镇虽也沿江沿河而设,但沿新安江及其支流上下,形成了深渡、屯溪、龙湾、渔亭、万安、岩镇等市镇纵向的线状布局。这一分布结构适应了徽州特殊的地理条件,为徽州对外联系提供了便利,但也使得市镇对广大山区腹地的影响力不大,未能覆盖大多村落。
  二是市镇密度的不同。这与该地不同的自然环境、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苏州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人口密集,商品经济发达,市镇分布密度相对较高。而在徽州,由于山区人口密度大大低于平原地区,加之受地势的限制,市镇只是沿河分布,故市镇密度相对较低。
  三是市镇稳定性的不同。两地地理、区位条件的差异,对市镇发展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苏州地处平原水乡,地理环境变化较大,兼之易受战乱冲击,经济变动亦大,几种因素常常交织在一起,使苏州市镇容易受到冲击而相应变动,使得苏州市镇发生迁移和兴衰更替现象。相比较而言,徽州市镇多处于水路要冲,加之市镇与市镇之间的距离并不近,市镇之间并不存在互相竞争的因素;相反,正是通过沿江沿河的大小市镇的集散功能,才保持了徽州经济社会的正常运作。加上徽州地势闭塞,罕受外来破坏,因而徽州市镇的存在与发展均较为稳定。
四是市镇规模的不同。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市镇经济发达,市镇规模一般都较大。很多市镇人户超过千家,形成与政治中心相类似的城市结构。而徽州市镇多以中小型规模为主。
  差异之二是苏州与徽州市镇功能的不同。由于地理、区位及分布的差异,苏州与徽州市镇在市镇功能上也同样体现了平原与山地的不同特点。苏州市镇已形成以“专业化”生产为特色的市镇经济功能。这反映了明清时期苏州市镇经济的发达程度与繁华,并刺激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徽州市镇在很大程度上是应商品集散所需而建立的。自古以来便以山区土产换取外地的粮食和日用品。其输出的多为茶、木、枣、笋等土特产品,这类产品对加工业的要求一般很低,因此,市镇的集散功能远远大于生产的功能,这就使徽州市镇功能局限于商品集散与流通。
  差异之三是市镇社会结构的不同。
  一是市镇社会文化结构的不同。苏州市镇以其“专业化”生产功能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而徽州市镇以商品集散为主的功能使其在吸纳外来流动人口上十分有限。这就使苏州与徽州市镇社会文化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已突破血缘网络,而以地缘与业缘为主,后者仍保留有强烈的血缘色彩。外来商人群体在苏州市镇建立起各种地缘性的会馆和业缘性的公所以取代血缘性的宗族组织,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苏州市镇宗族组织迅速瓦解。宗祠的鲜少,祭祀仪式的简化,反映了苏州市镇宗族文化的影响力弱化。与此相应的,是各种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的活跃。如以佛道教信仰为主的民间信仰的繁兴。各类寺庙往往为该市镇的标志性建筑。各市镇民间信仰活动均带有明显的经济色彩,并反映出以地缘替代血缘的倾向。苏州市镇文化的庞杂、兼容,冲击着传统农耕社会的伦理纲常、价值观念,反映出苏州市镇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型。徽州市镇仍保持宗族社会实态,茶馆、酒肆稀少,而祠堂众多,这有力地说明了市镇经济的繁荣并没有对封建宗族制度造成冲击。相反,却为其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即使是一些势单力薄的小姓往往也借助于多姓或一姓多家合社而祀的形式来争夺自己的生存空间。社会的活动体现了宗族血缘的延伸和一定的地缘色彩。此外,徽州市镇中还存在着许多公众的祭祀活动,也都旨在强化宗法观念。
  二是市镇社会分层构成的不同。苏州市镇,商品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性大,社会阶层上下起落无常,社会分层结构复杂,所谓“地无土著,大半皆浮居”是较普遍的现象。市镇除了商人阶层之外,还有因商业活动而衍生出的大量游手之徒,如脚夫、打行、访行等等,他们在市镇中的的生活、活动构成了江南平原市镇特有的现象。另外,从苏州各乡镇志中人物传记可见,在苏州市镇中既有达官显宦,也有在野的士子学人,还有从事医术、科技、绘画、雕刻的名手以及僧尼、道士等,在他们身上充分反映了苏州市镇极富个性的市镇文化,体现了明清以来苏州市镇的繁荣昌盛。而徽州市镇虽为商品集散中心,但仍以宗族聚居为主,外来人口较少,市镇人口构成相对简单。苏州与徽州市镇的差异还可从两地的乡镇志来看。苏州地区乡镇志的数量不仅众多,而且都非常强调市镇与乡村的区别,注重市镇地位、范围的界定,且多有关商业与市民的记载。而徽州地区鲜有乡镇志资料。各府县志中也都详载乡村的情况,而忽略市镇。因此,徽州市镇可视为一个诸多宗族集聚之地,是一个扩大了的村落,只是它居于水路交通孔道,还担负了商品集散的功能。
二、徽商与两地市镇的互动。
徽州拥有木材、茶叶等山区资源,而苏州则是江南经济交往中心,两地通商由来已久。明清时期徽商是苏州与徽州市镇互动的载体。徽商在江南造成“无徽不成镇”的局面。徽商在苏州市镇的经营活动是无孔不入的,他们对苏州市镇的贡献也是无所不在的。
  其一是徽商造就了苏州市镇的繁荣。徽商以盐典茶木粮布商等为主,他们在苏州市镇的经营活动推动了苏州市镇商业的繁荣,推动了苏州地区乃至江南区域市场网络的发展。
  其二是徽商积极参与苏州市镇的建设,维护市镇社会的稳定,促进市镇文化的兴盛。地方志和碑刻资料显示,徽商在苏州市镇多有善行,他们斥资修桥筑,热心于市镇的的公共建设。
  其三是徽商促进了苏州市镇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苏州市镇通过徽商与世界市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促成了民营丝织业手工工场的兴起。
  徽商的经营经营活动促进了苏州市镇经济的繁荣与社会转型,但在当着徽商部分商业利润返回徽州后,却造成了与苏州相反的结果,加重徽州市镇的保守与滞后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微文化—徽学—差异与互动:明清时期苏州与徽州的市镇
苏州与徽州,前者地处江南水乡平原,后者地处江南山地,明清时期,两地市镇同步勃兴、联系密切却又各具特色。本文拟对苏州与徽州的市镇进行比较,进而探讨在不同历史地理、区位条件下两地市镇分布、结构与功能的差异,以及两地市镇的互动关系与发展的差夕十。一历史地理、区位条件的不同,造成两地市镇发展的差异。差异之一是两地市镇分布的不同,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市镇布局的不同。苏州为鱼米之乡,河道纵横,水网密集,形成网状地块。市镇多依水而设,这既有利于市镇与相邻四方村落的密切联系,但同时又使得每一市镇影响的范围不是很大,从而在苏州地区形成乡村—基层市镇—中心都市的经济社会分层结构。市镇的分布相应呈网状结构。徽州由于道途梗阻,交通乏便,对外联系依靠水路,市镇虽也沿江沿河而设,但沿新安江及其支流上下,形成了深渡、屯溪、龙湾、渔亭、万安、岩镇等市镇纵向的线状布局。这一分布结构适应了徽州特殊的地理条件,为徽州对外联...
· 徽文化―徽学―徽学与徽州
[摘要]徽学即徽州学。徽州,是徽学的命,徽学的魂,徽学的根。离开徽州,徽学必将丧其命,丢其魂,断其根。徽学即徽州学,它是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徽州是一个历史的地理的文化单元。徽州文化是中华文化大系统中的区域性文化,研究对象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徽学是一门区域性的学科。徽州区域社会是中国封建的农村社会,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民国中央政府的一系列土地赋税制度政策,在这一区域得到了忠实的贯彻执行,并留下了丰富的贯彻执行的原始性的文书档案材料。因此,深入研究解剖徽州区域这个个别,将清晰地揭示出中国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民国中国封建农村社会的一般。徽州区域社会是以宗族制度为社会基础,自觉地以朱子之学为指导思想,高度重视教育,极力培养族人读书,儒贾仕三结合,以科举仕途谋求高官为最高价值追求目标,用以扩大宗族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特权。这是徽州区域社会的精神理念,那些“父子尚书”、“一门八进士”、“连科三殿...
· 微文化—徽学—徽学与徽州
[摘要]徽学即徽州学。徽州,是徽学的命,徽学的魂,徽学的根。离开徽州,徽学必将丧其命,丢其魂,断其根。徽学即徽州学,它是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徽州是一个历史的地理的文化单元。徽州文化是中华文化大系统中的区域性文化,研究对象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徽学是一门区域性的学科。徽州区域社会是中国封建的农村社会,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民国中央政府的一系列土地赋税制度政策,在这一区域得到了忠实的贯彻执行,并留下了丰富的贯彻执行的原始性的文书档案材料。因此,深入研究解剖徽州区域这个个别,将清晰地揭示出中国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民国中国封建农村社会的一般。徽州区域社会是以宗族制度为社会基础,自觉地以朱子之学为指导思想,高度重视教育,极力培养族人读书,儒贾仕三结合,以科举仕途谋求高官为最高价值追求目标,用以扩大宗族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特权。这是徽州区域社会的精神理念,那些“父子尚书”、“一门八进士”、“连科三殿...
· 微文化—徽学—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天井与庭院文化特征(一)
一、天井与庭院的概念。徽州明清民居由一个很特殊的天井构成室内空间来满足采光、通风和排水之用,却由另一个室外空间庭院来改善环境供户外活动的场所,使民居形成完美的内外空间。“天井”一词最早见于《孙子行军篇》载:“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然远之勿近也。”注释天井是四面陡峭、溪水所归、天然之井。徽州明清民居天井上由屋顶四周坡屋面围合成一个敞顶式空间,形成一个漏斗式的井口,汇四水归堂(塘),下底设池塘、留沟防、变路径、安石埠,立基划界“以滴水为界的天然之井”,故也取名“天井”。庭院与天井是两个不同形式的空间图型,构成不同性质的概念:(1)、尺度不同:庭院可取“百尺为形”,用地不求规则,布局较灵活,其位置可布置在屋前或屋后,亦可在屋之两旁。而天井往往受容身于“丈室”的制约。《论衡·别通篇》曰:“宅以一丈之地为内”。民间《理气图说》曰:“天井之形要不方不长,如单棹子状”。何谓单棹子?就是划船的单桨...
· 微文化―徽学―明清时期徽州民居天井与庭院文化特征(三)
其次重礼仪规范:主厅堂之主要用途是为进行礼仪活动而设,也是表现房主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标志,从室内匾额、楹联、书画及摆设足以反映。对礼仪功能之别也有多种多样的布局和配置。如轿厅、花厅、书厅、女厅等不一形式。重礼仪规范还要求“正”,其一是形式上正;其二是格调上正的风范,既不偏不倚,方正对称的中庸思想。再次有和乐精神:礼乐文化在伦理中有严肃的一面,也有和乐的一面。居家所为“天伦之乐”,居家有“四喜同堂”,是传统大家追求大团结之理想,是外国人所不及的。就大家族组群中若干宅院而言,十分有利于大集居小自由的居住方式,为和乐精神调剂提供了便利的空间条件。由于上述天井民居与宗族伦理观念有渊源关系,天井民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才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价值,但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到晚清时期天井走向退化,特别是解放后所形成的民居,由于家庭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家庭成员没有必要维系他们的“四世同堂”、“五喜同堂”的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