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徽学―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和谐精神(三)
九华山道教历史悠久,西汉时窦伯玉辞去县令之职,在此修道。东晋时葛洪在九华山炼丹,“葛仙洞”和“炼丹井”是其遗迹。唐代赵知微与弟子在沙弥峰开坛修炼,“碧桃岩”、“浮桃涧”是他们的遗迹。九华山道教鼎盛时期,道观曾达二十余所。到了宋代,随着佛教的发展,道教在九华山便退居次要位置,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但是九华山佛教对道教一直采取相当包容的态度,以致出现了“道僧洞”,僧人和道士共居一洞,这在佛教名山中是很有特色的。在九华山,道家的神仙和佛家的菩萨可以供奉于同一殿堂。九华山正天门内地藏菩萨的护法神不是佛门的韦驮,而是道教的灵官,传说是因为金地藏尊重九华山素为道教福地而请来的。而在大愿庵的大雄宝殿里,玉皇大帝也占据一席,与殿中莲花宝座上的三尊大佛(如来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同受供奉。时至今日,九华山仍然保存有不少道教遗迹,向游人显示出仙风飘渺的道家气息。此外,九华山地区还流传着不少与道家有关的传说,例如“张果老拾宝岩观花”、“窦子明乘龙成仙”、“孝子宁成遇仙”等,这些传说也反映了九华山佛教与道教的交融。
三、从佛教不同宗派的关系看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和谐精神
佛教内部有不同的宗派,九华山佛教却没有不同宗派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不同宗派在修行方法上有区别,九华山僧人则能对这些修行方法兼采并用。史籍表明,唐代以后的九华山佛教以禅宗为盛,净土宗、华严宗等宗派次之。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最大的流派。“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意思是“静虑”――静中思虑,所以又叫“禅定”。白居易《在家出家》诗云:“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主张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以禅定为修行之道,通过静坐思维的方法,达到彻悟自心的目的,比较符合知识阶层的情趣。净土宗的教义比较简单明了,它主要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净土为修行方法,俗称“念佛法门”,认为只要一生诚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行、住、坐卧时均可称念),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能往生西方净土。 该宗由于修行方法简便,易于为下层群众接受。律宗的基本修行方法,则是学习和研究佛家的各种戒律(如声闻戒、菩萨戒)。华严宗因奉持《华严经》而得名,教义比较深奥,研读经典是其重要的修行方法。九华山的“拜经台”、“华严洞”、“华严井”等遗迹,据说就是当年金地藏等人研读《华严经》之处。金地藏信奉《华严经》,但他已经超越了佛教某一宗派的界限而兼收并蓄。他的修行方法中就包含着禅学的方法,仁德大师曾有专文对此作出论述。明末高僧智旭(公元1599―1655),是一位精通禅、净土、华严等宗的佛学大师,他特别尊崇地藏菩萨,自称为“地藏之孤臣”,中年后曾久居九华山。智旭致力于佛教诸宗的交融、会通,倡导数宗兼修,特别是“禅净双修”,因为禅宗和净土宗是中国佛教留传最广的宗派。他明确地提出了“非禅非净,即禅即净”的口号。在金地藏、智旭等人的言传身教之下,绝大多数九华山僧侣的修行之道是既坐禅入定,也念佛名号,既研究戒律,也讲授经论。总之,在九华山,佛教各派长期和睦共存,在修行方法上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呈现出交融互动、安宁和谐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