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徽文化―徽学―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和谐精神(二)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4
转发:0
评论:0
徽文化―徽学―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和谐精神(二),佛教的四大菩萨,名号上都有一个赞词: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

佛教的四大菩萨,名号上都有一个赞词: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地藏菩萨的“大愿”是什么呢?那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记载的“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他发誓度尽“六道”(人道、天道、阿修罗、畜生道、鬼道、地狱道)众生,然后成佛。正如地藏菩萨宝座前那副十六字的扁额所说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他要超度“苦海”中的芸芸众生,即便是对于作恶多端、已经坠入地狱的“恶鬼”,也要将其从“罪苦”中超度出来,否则自己决不成佛。大乘佛教认为“一阐提人(指善根丧尽的恶人)皆得成佛”,“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而“地藏大愿”则更加突出地表明了一种宽容和包容的精神。试想:对于地狱中的“恶鬼”尚且要超度,尚且要包容和接纳,那么对于其他的人和事,还有什么不能包容和接纳的?这种理念对于九华山佛教文化和谐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九华山佛教文化必然是一种追求和谐的文化。“地藏大愿”虽然寥寥一十六字即可概括,它却是九华山佛教文化和谐精神的根源所在。正是在“地藏大愿”的指引下,九华山佛教文化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中都表现出深沉博大的包容性,表现出独具特色的和谐精神。


二、从儒、道、释的关系看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和谐精神

从佛家与儒家、道家的关系看,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和谐精神表现在居于主导地位的佛家思想与儒家、道家思想的会通和融合上。
1、这种会通和融合,一是反映在理论上。
在此我们以宗杲禅师的“菩提心即忠义心”之说为例予以说明。佛教自传入中国,为求得立足和发展,便开始了对儒家思想的靠拢和吸纳,在这一过程中,宋代中国佛教界出现的“菩提心即忠义心”之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而这说法的首倡者,正是曾经弘扬佛法于九华山的宋代高僧宗杲禅师。宗杲(1089―1163),俗姓奚,号妙喜,宣州宁国人。宋孝宗赐号“大慧禅师”,人称“大慧宗杲”,被视为“锭光佛”再现。他曾住九华山化城寺开坛讲经。圆寂后,九华山僧众铸其铁像供奉于化城寺藏经楼(此像已毁于“文革”期间)。宗杲和来自新罗国的金地藏二人,被历代九华山僧人视为仅有的两位出自世界东方的“佛”,并引为自豪。正如旧《九华山志》所云:“释氏佛、菩萨皆出西方。惟地藏菩萨为东方新罗国人,惟锭光佛为中华宁国县人。”宗杲所说的“菩提心”,指佛家的觉悟之心。而“忠义心”指的是儒家所提倡的忠君爱国之心,它是封建社会世俗生活领域的最高行为准则。按照来自印度的早期佛家教义, “菩提心”与“忠义心”并不相容,佛教徒乃是脱离了世俗生活的“出家”、“出世”之人,已不再具有世俗生活中的“忠君”、“孝亲”等义务。因此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儒家一些代表人物的“辟佛”、“反佛”活动便不曾停止。他们批评佛教时所集中抨击的一点,就是指责佛家“不敬君”、“不奉亲”、“无君无父”、“泯灭人伦”。这反映了佛教与儒家名教之间的根本性分歧。
实际上,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为了适应中国本土文化、适应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传入中国之后也就逐渐开始了走向世间化的嬗变过程。到宋代时,佛教的世间化变得更加明显、突出,乃至提出了“佛法即是世法,世法即是佛法”的观念,将世间的“法”与佛门的“法”合而为一。但这些说法都还比较抽象,宗杲则明确地将“忠君爱国”观念引入佛教。当时,由于金人大举南侵,使得“忠君”和“爱国”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所必须提倡的行为准则。宗杲正是适应了当时的世俗生活的这一需要,提出“菩提心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  认为佛家的“菩提心”与世俗社会的忠君爱国之心,名称虽异,但实质相同。在这方面,佛门弟子与世俗民众之间,不应该存在“出世”与“入世”的区别。做到这一点,那么无论“世间”的事或“出世”的事,都是佛门弟子所应当尽力之事。宗杲还说:“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这表明了他如下的观念:就忠君爱国而论,佛门弟子与士大夫一样责无旁贷。地藏信仰特别注重“孝道”,与这种观念有关。
不但要忠于君,而且要孝于亲,“忠”与“孝”不可分割、相辅相成。这本是儒家的思想观念,宗杲却让它成了佛门教义:“未有忠于君而不孝于亲者,亦未有孝于亲而不忠于君者”,他主张“于忠于孝,……无不周旋,无不明了”。  他强调“忠”与“孝”的一致性,将提倡忠孝仁义的儒家圣人之言,也视为佛门弟子的行为准则,认为只要一切遵照圣人所要求的去做,身体力行地去忠君孝亲,也就达到了佛门修行的极高境界。
2、九华山佛教与儒家、道家思想的会通和融合,更多地表现在寺院设施、历史遗存和各种传说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微文化―徽学―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和谐精神(三)
例如,在九华山半霄亭旁的土地祠内供奉的土地神是韩愈。我们知道,韩愈是唐代十分激烈地反对佛教、坚持儒家思想的文学家。他主张对于佛教“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曾因撰写《谏迎佛骨表》而险遭唐宪宗斩首。他居然在佛教圣地九华山受到供奉,这充分说明了九华山佛教对于儒家的包容态度。同时,九华山佛教也通过对儒家学者的思想影响,形成与儒教的交流、互动。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明代儒学大师王阳明。王阳明曾居住在九华山的化城寺、无相寺等处,与僧人朝夕相处,谈佛论儒,参禅打坐,深受佛家思想影响。九华山东崖石壁上刻有王阳明手书的《赠周金和尚偈》,他由于没有见到到初访九华时结识的周金和尚而留下这首偈。偈中的“不向少林面壁,却来九华看山”等句,充满了禅学意味。王阳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思想,就吸取了他在九华山所领悟的禅学精神,以至阳明心学被称为“阳明禅”。后人(清代赵国麟)作《读阳明先生赠周金和尚偈》,云:“谁道阳...
· 微文化―徽学―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和谐精神(四)
四、从“出世间”与“世间”的关系看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和谐精神佛教是“出世”的,但佛教其实又必然是存在于人世间的,因而它又总是面临着与“世间”的关系问题。从“出世间”与“世间”的关系看,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和谐精神表现在僧俗融洽以及佛教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上。关于闵公施地、诸葛建寺、俞荡献经、黄粒稻、金地茶等的传说,充分表明了九华山地区僧俗和睦、融洽的情形。九华山地区有寺庙百余座,它们散落于九华山周边乡村乃至青阳县外。在寺庙集中的九华街,有很多山民居住。僧俗共居,不仅相安无事,而且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寺院常和民间共同举办集佛事活动与集市贸易于一地的庙会。山民时常请寺僧念经、做佛事,朝山拜佛、求签问卦。佛教文化与民间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九华山地区的民俗风情一直保持着浓郁的地藏崇拜氛围,很多民间习俗――例如拜地藏,向地藏菩萨许愿、还愿,盖“地藏利生宝印”等习俗――都与地藏信仰有关。当地民间过...
· 微文化―徽学―古代徽州和谐社会的启示(二)
山炸石,而是要努力地保证自然山体和植被完整的自上而下的掘洞取石,“花山谜窟”就是具有这样功能的人工石窟。为保护生态环境,徽州的官方和民间都有大量的禁山碑、禁山约、禁鱼碑。而徽州的庭院、园林、天井、漏窗等则无不在努力地师法自然以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良好处理,既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人自身生存环境的维护,间接的还是对人心态环境的呵护。对此,徽州古代社会为我们树立了典范。2、人与人的关系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和谐的社会并不是指没有矛盾和纠纷的社会,社会的和谐恰恰应是建立在对大量的社会不和谐的消解基础之上,关键是看矛盾的解决方式如何。总结古代的徽州社会,我们发现:“礼法兼治”是徽州社会处理与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徽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礼为先”、“法为度”,大行揖让之风,由此,矛盾很少激化。而一旦矛盾激化,纠纷产生了,则徽州人也不会采取械斗等暴力形式加以解决,而是随之激活了...
· 微文化—徽学—古代徽州和谐社会的启示(二)
山炸石,而是要努力地保证自然山体和植被完整的自上而下的掘洞取石,“花山谜窟”就是具有这样功能的人工石窟。为保护生态环境,徽州的官方和民间都有大量的禁山碑、禁山约、禁鱼碑。而徽州的庭院、园林、天井、漏窗等则无不在努力地师法自然以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良好处理,既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人自身生存环境的维护,间接的还是对人心态环境的呵护。对此,徽州古代社会为我们树立了典范。2、人与人的关系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和谐的社会并不是指没有矛盾和纠纷的社会,社会的和谐恰恰应是建立在对大量的社会不和谐的消解基础之上,关键是看矛盾的解决方式如何。总结古代的徽州社会,我们发现:“礼法兼治”是徽州社会处理与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徽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礼为先”、“法为度”,大行揖让之风,由此,矛盾很少激化。而一旦矛盾激化,纠纷产生了,则徽州人也不会采取械斗等暴力形式加以解决,而是随之激活了...
· 微文化—徽商—明清徽商和谐精神解读
徽商执明清商界牛耳长达300余年,在经商处世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独具特色的和谐精神,主要体现在价值理念、制度文化、乡土文化三个层面:在价值理念层面,徽商从观念和伦理的角度对和谐的思考和实践,为其崛起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支撑,从思想理念层面推动了徽商的繁荣发展。一是贾儒结合。“贾而好儒”是徽商的最大特色。翻开徽州的方志及相关文献,徽商贾而好儒,亦贾亦儒,贾儒结合的例子,举不胜举,正如汪道昆所言:“新安三贾一儒,要之文献国也。夫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夫人毕事儒不效,则驰儒而张贾;既侧身飨其利矣,及为子孙计,宁驰贾而张儒。一弛一张,迭相为用,不万钟则千驷,犹之转毂相巡,岂其单厚计然乎哉,择术审矣。”(汪道昆《太函集》卷52《海阳处士金仲翁配戴氏合葬墓志铭》)。徽商在经营中注意吸收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促进商业的发展,这二者的互动,有利地推动徽州,乃至整个经商乔寓地的和谐发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