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徽学―安徽作家与新时期文学的崛起(九)
与听众互动
一、王教授,你讲座中讲到的作品都是优秀作品,你认为阅读优秀作品对于大众有何意义?
答:阅读优秀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对我们有何意义?关于这个问题,人们谈论的很多,其中,作家余华对其的看法具有普遍性。他说:经典作品对于我们的意义,我想就是父亲的经历对于儿子,母亲的经历对于女儿一样。经典作品对于我们并不是意味着完美,而是意味着忠诚。这里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种种偏见和缺点,但是这里绝对没有欺骗。它们会和我们坦诚相见,让我们体验到了思维的美好和感受的亲切。经典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灵魂的漫长旅程,阅读它,会使我们贫乏的人生和灵魂变得宽广和丰富。当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就开始阅读经典作品,那么他成年以后就会发现人类共有的智慧和情感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延续。
我的看法是,传达或表现了人类之爱、情感之真、人性之善、精神之美的优秀作品和经典作品,具有高雅的审美取向,长期阅读这些作品,会影响并塑造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和向善向美的品格。其现实意义,是它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构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关系。
二、你如何看待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答:大众文化是工业时代市民社会的产物,在中国,它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市民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时尚文化。大众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世俗性、功利性、民间性,它的核心原则是生产消费的时尚化和趣味的平均化,是一种平等的文化,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精英文化是知识精英的魂之所系,在大众文化称大,世俗时尚的现代,精英文化持守崇高精神,不媚俗,也不媚势,对来自商潮和体制的始终保持足够的距离,以维系世道人心之不坠。它是任何一个正常社会都不可缺少的制衡力量。但人们常常喜欢从一个偏颇的单一的立场看待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总是将它们看成对立的关系。我认为,无论是从文化存在的必然性方面看,还是从社会文化建构的必要性方面看,它们都是互补和互为的关系,都有存在的合法性,各自作用于不同的社会层面。
三、在新时期文学崛起中,安徽作家走在全国的前列,成就很突出,这之后为何渐渐沉寂了?你认为安徽文学创作存在着那些问题?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谈这个问题,我说:安徽文学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问题,反之亦然。贾平凹在《小说评论》2000年第2期发表的题为《中国当代文学缺乏什么》的文章中,认为中国当代文学一是缺乏文学精神,二是缺乏文学的独立性,三是文学语言缺乏民族特有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四是缺乏诗意和深度的现实主义精神。
我认为,除此之外,安徽当代作家创作上存在的最大问题,说到底还是文化精神上的,他们既受益于本土文化,又受限于本土文化。生活于文化厚土中的安徽当代作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稍稍有了一点成绩或名气之后,满足于从民间的视角,平面地叙写独特的地域文化的魅力,流连于山川河流、风土人情,再点缀一些现实的或历史的内容。虽然所作古朴典雅有韵味,但毕竟格局太小,思想浅走,升腾不起大境界。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被动写作的问题。被动写作是消极写作,在安徽不少青年作家的写作中,被动写作或消极写作多有表现。被动写作的特点是主动放弃创造,放弃超越,东张西望,见风使舵,盲目地跟着潮流跑。这种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复制,在复制中消解创造的崇高性与精神追求的向度。被动写作的另一种变体是时尚写作,它是消极写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时尚写作是市场运作的产物,它的要害在于它通常摆出先锋前卫的姿态与消费至上的取向,把文学纳入一次性消费的渠道。由于它依附于市场又占有市场,因此具有足够的引诱力。在它的下,安徽不少相当好的作家纷纷涉入此道,其结果是使损伤了创作的心态定力,乃至文学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