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徽文化―徽商―徽商正说明清中国第一商帮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4
转发:0
评论:0
徽文化―徽商―徽商正说明清中国第一商帮, 中国有句话,叫“无徽不成镇!”那就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

  中国有句话,叫“无徽不成镇!”那就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个小村落变成个小市镇了。
                                              ――胡适

    徽商以追求商业的成功与推进文化、培育人才并举,既提高了人商人的素质和层次,又制造了一个官僚集团,从“贾面好儒”而进入“官商互济”。徽商辉煌的业绩能持续300年而不衰,实在得益于“官商互济”的法宝。
                                             ――叶显恩(著名徽学研究专家)

    明代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徽商和晋商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财力最为雄厚的两大商帮。万历四十五年盐业纲运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有利于徽商对于两淮盐场的控制。以后,徽商的势力超过晋商,从而执掌商界之牛耳。
                                            ――臼井佐知子(日本学者)

    《徽商》,以散文的笔调和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徽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徽商的经营理念、“亦贾亦儒,贾面好儒”的特点、与徽州文化的关系及衰落的历史原因等等。读者必会得到不少历史知识和美的享受。
                                            ――杜诚(安徽省徽学会会长)

     在中国历史上自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百余年间,引领中国商业经济潮流的,是来自古徽州一府六县的徽州商帮。当时的中国大地上,西至川黔湖广,北至京师关外,南至福建两广,东至滨海江浙,乃至南洋东瀛,到处都是徽商的车船店坊,到处都是徽商永不疲倦的身影,到处传扬着徽商顽强奋斗的事迹。“无徽不成镇”的民间俗语为当时这种情形提供了生动的注解。

    徽商的崛起是由多种自然和历史条件的使然,但主要因素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徽州四面环山、山高坡陡,可耕地面积非常之少,故徽州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历史上魏晋时代、唐朝末年和两宋时期三次大的战乱,大批中原显姓大族涌入徽州地区,进一步加剧了土地和人口的尖锐矛盾,徽州人应付挑战的办法,就是在务农之外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走出大山,以天下为人生奋斗的舞台,“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徽商足迹遍布九州。二是传统习惯。徽州不宜种粮,但却盛产林、竹、茶、桑、药材、山货土产等各种经济作物,徽州地区的数十条支流汇集而成的新安江,中游被称为富春江,下游就成为钱塘江。新安江流域水量丰沛,便于航行,为徽州人的货物贸易提供了一条黄金水道。徽州人营商的历史最初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的东晋时期,历史上三次大移民高潮入迁徽州的许多显姓大族,本来就有经商的传统和特长,他们来到徽州,与徽州自然地理特点相结合,更加速了徽州地区商业化的进程。三是历史机遇。南宋偏安一隅,建都临安,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宋以后淮扬地区和苏、嘉、杭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日趋发展和繁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徽州地处江南,紧邻这些经济日益发达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之徽州人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又能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以“徽骆驼”精神而著称,所以在商业领域恣意纵横,终成大器,也就势所必然。

    徽商不仅仅在当时的中国商业舞台上扮演着主角,而且他们带来了“财自道生,利缘义取”等一系列先进的经营理念,创造了相对科学完善的资本运营方式。他们还以自己的商业行为和人格力量,将“士农工商”这样一种旧四民观进行了颠覆,改成了“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商与士具有同等重要性的价值判断,这是中国资本主义思想意识的真正萌芽。可以说,徽商在经营上取得的成就和思想观念上所达到的高度,就当时而言无出其右者。

 

    《徽商》一书,以散文的笔调和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徽商崛起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环境,徽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徽商奋斗的足迹和涉及的经营领域,徽商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民风、民俗的影响,徽商的经营理念,徽商“亦贾亦儒,贾而好儒”的特点,徽商与徽州文化的关系,徽商的情感生活和徽州女人的人生命运,徽商衰落的历史原因等等。本书作者潘小平女士是对徽商和徽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知名作家,本书摄影吴广民先生是长期从事徽文化专题摄影的知名摄影家。本书完整而严谨的逻辑结构,流畅而练达的散文笔调,精美而丰富的随文图片,成为一大特点,也相信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会得到不少历史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微文化—徽商—徽商正说明清中国第一商帮
中国有句话,叫“无徽不成镇!”那就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个小村落变成个小市镇了。——胡适徽商以追求商业的成功与推进文化、培育人才并举,既提高了人商人的素质和层次,又制造了一个官僚集团,从“贾面好儒”而进入“官商互济”。徽商辉煌的业绩能持续300年而不衰,实在得益于“官商互济”的法宝。——叶显恩(著名徽学研究专家)明代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徽商和晋商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财力最为雄厚的两大商帮。万历四十五年盐业纲运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有利于徽商对于两淮盐场的控制。以后,徽商的势力超过晋商,从而执掌商界之牛耳。——臼井佐知子(日本学者)《徽商》,以散文的笔调和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徽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徽商的经营理念、“亦贾亦儒,贾面好儒”的特点、与徽州文化的关系及衰落的历史原因等等。读...
· 微文化―徽商―明清徽商在杭州
明清时期,寓居杭州的徽州商人活跃于商品流通领域,一方面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则对杭州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明清时期的杭州与苏州并称为江南二大都会。以杭州为中心,把太湖南端的杭嘉湖平原以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联系起来。浙江各地的商品通向杭州,通过大运河把它输送到国内各地。“杭州物产之富,……商贾货财之聚,为列郡雄”。“舟行水塞,车马陆填,百货之委,商贾贸迁。”而杭州的市场,正如聂心汤所云:“五方辅辏,无窳不售,盖物盛所聚,何必自其地产哉!“来自全省各地的主要商品有:“湖之丝,嘉之绢,绍之茶之酒,宁波之海错,处之磁,严之漆,衢之桔,温之漆器,金(华)之酒,皆以地得名。”正如《(万历)歙志》卷十《货殖》所说,杭州是与两京、广州等并列的全国大都会之一,而苏、扬、临清等则列为次等都会。明宣德间全国仅有七处抄关,杭州北新关即为其一,税额超过扬州。杭州又是丝织、棉布、锡箔等手工业生产中心之...
· 微文化—徽商—明清徽商在杭州
明清时期,寓居杭州的徽州商人活跃于商品流通领域,一方面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则对杭州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明清时期的杭州与苏州并称为江南二大都会。以杭州为中心,把太湖南端的杭嘉湖平原以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联系起来。浙江各地的商品通向杭州,通过大运河把它输送到国内各地。“杭州物产之富,……商贾货财之聚,为列郡雄”。“舟行水塞,车马陆填,百货之委,商贾贸迁。”而杭州的市场,正如聂心汤所云:“五方辅辏,无窳不售,盖物盛所聚,何必自其地产哉!“来自全省各地的主要商品有:“湖之丝,嘉之绢,绍之茶之酒,宁波之海错,处之磁,严之漆,衢之桔,温之漆器,金(华)之酒,皆以地得名。”正如《(万历)歙志》卷十《货殖》所说,杭州是与两京、广州等并列的全国大都会之一,而苏、扬、临清等则列为次等都会。明宣德间全国仅有七处抄关,杭州北新关即为其一,税额超过扬州。杭州又是丝织、棉布、锡箔等手工业生产中心之...
· 微文化―徽商―贾而好儒说徽商
徽州商帮有个重要特色,即“贾而好儒”。这个特色,既促使徽州成为文风昌盛之地,又对商业经营产生积极影响,使徽商称雄于明清两朝。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商界已呈现出瞬息万变的情况。这就要求经商者对市场形势、自然和社会诸因素,作出精明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要求经商者在商业交往中具备管理组织才能。而要达到这两者,则必然要求经商者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否则,就不可能在商业竞争中获胜。由于徽商“贾而好儒”,许多经商者都受了较深的儒学教育,因而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使他们在经商活动中,善于运用心计,精于筹算,审时度势,决定取予。明代有人把徽商分为“儒贾”和“贾儒”两种。儒贾者,贾名而儒行也,即以经商为名而行儒教之事;贾儒者,以儒饰贾也,即崇儒为名而行经商之事。无论两者有多大区别,实质都是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商人,或具有经商才干经验的文化人,是贾与儒的结合,是文与商的交融。明代歙人黄镛,少时从儒就学,立下经世之志,后...
· 微文化—徽商—贾而好儒说徽商
徽州商帮有个重要特色,即“贾而好儒”。这个特色,既促使徽州成为文风昌盛之地,又对商业经营产生积极影响,使徽商称雄于明清两朝。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商界已呈现出瞬息万变的情况。这就要求经商者对市场形势、自然和社会诸因素,作出精明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要求经商者在商业交往中具备管理组织才能。而要达到这两者,则必然要求经商者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否则,就不可能在商业竞争中获胜。由于徽商“贾而好儒”,许多经商者都受了较深的儒学教育,因而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使他们在经商活动中,善于运用心计,精于筹算,审时度势,决定取予。明代有人把徽商分为“儒贾”和“贾儒”两种。儒贾者,贾名而儒行也,即以经商为名而行儒教之事;贾儒者,以儒饰贾也,即崇儒为名而行经商之事。无论两者有多大区别,实质都是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商人,或具有经商才干经验的文化人,是贾与儒的结合,是文与商的交融。明代歙人黄镛,少时从儒就学,立下经世之志,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