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徽文化―徽商―徽商崛起,遍及全球天下无徽不成镇(一)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9
转发:0
评论:0
徽文化―徽商―徽商崛起,遍及全球天下无徽不成镇(一),  中国有句话,叫做“无徽不成镇!”,“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是个村

   中国有句话,叫做“无徽不成镇!”,“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小村落变成小市镇了。这个以“徽骆驼”自嘲的大商帮曾创造了“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无徽不成商”的商业神话,叱咤中国经济舞台300余年。

    他们的发迹和中兴、他们的奋斗屐痕,还有那片曾孕育了红顶商人胡雪岩、国学巨匠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等一代巨贾、名儒的徽州大地,无不激发着我们强烈的好奇。他们曾经富可敌国。据考证,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徽商的资本总量就已有3000万两白银,到了清中叶,更是达到8000万两,令人瞠目结舌,几乎等同于那时天子乾隆皇帝的“年收入”。而创造这些神话的徽商是我们无法忘却的财富英雄。
    徽州境内多山,沟壑纵横,耕地极少,旧时一年打下来的粮食,也就够一家人吃二、三个月。为求生存,只好背井离乡,外出经商,这也正是“徽商遍天下”的原因。徽州的男人生活的压力非常大,行走在古徽州的大街小享,所到之处,无论建筑还是文化,甚至是历史,皆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关于生存的渴望。这种渴望如巨石般,千百年来,一直压在徽州男人的肩上,不曾减轻。
    在徽州,有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所以那时的徽州男子小小年纪就要出去做童工,或是做学徒,直到经营有成才可荣归故里。如果有哪家的孩子受不了打工的辛劳和思乡的苦,半路跑了回来,不仅要被村人嘲笑为“茴香”(回乡)豆腐干,就连父母也认为这是有辱门庭的事,要将其赶出门去。
    如此的压力与重负,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徽商,尤其是江浙一带,因为地缘关系,徽商特别的多。从东晋至晚清,徽商经营最成功的行业就是当铺和官盐,淮扬的巨商几乎全都是徽州人,在明代话本里,“徽州朝奉”已然成为了当铺掌柜的代名词,而明清两代的徽商更是垄断了整个官盐的贸易。正是因为这些徽商,才有了夹柳带桃的瘦西湖,才有了乾隆下江南时一夜成塔的传说,才有了中国历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红顶商人(官商)。
    在封建社会,人们的阶级等级也是相当森严的,市、农、工、商,商人始终处于社会的最下层。从屯溪往黄山一路走来,无论是田间的农舍,还是半山腰的民宅,清一色的白墙灰瓦,清一色的马头墙,这样的颜色与造型是徽州当地民居的一大特色,整洁朴素,却又非常实用。然而这么多的房子,却没有一户人家的大门朝南开。究其原因,是因为皇帝是坐北朝南的,所以官府的大门都是朝南八字大开,而商人一来没有社会地位,不能仿效;二来也是取忌惹官非之意。正应了那句俗语“商家大门不朝南,兵家大门不朝北(忌败北)”。
    徽州是个移民社会,早期生活的土著人是山越人。东汉末年以后,北方中原一带由于战乱频仍,人们纷纷渡江南迁。徽州由于地靠江南,处“万山丛中”,《徽州府志》上记其“形势”是:“东有大障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i。”因此,如世外桃源,许多迁徙的中原名家士族在此获得避难安居之所。纵观徽州移民的历史,有三次高潮,即魏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唐末的黄巢起义和两宋时期的“靖康南渡”,这其中尤以“黄巢之乱”为著,一次就迁居来近二十个姓族。他们迁到徽州以后,一方面带来了发达的中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技术,从而整合、改造了原徽州本土的丛林经济;另一方面,是带来了发达的中原文化,以教化乡里,礼授社会,“起学校、习礼容”,习俗由此渐变,“尚武之风显于梁陈,右文之习振于唐宋”。
    自明朝嘉靖万历之后,徽商便逐步在所在经营的许多重要商业部门占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以至执其牛耳,造成“无徽不成镇”的气势和局面。由于长之以往人气旺盛,竟至在钱塘江畔徽人弃舟登岸处,人们称之为“徽州塘”,而歙县江村人在杭州聚居的里弄也被称作“小江村”,在杭州,徽州木商颇成气候,更有经营钱庄等的绩溪籍“红顶商人”胡雪岩、黟籍商人剪刀大王张小泉等辈名噪一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徽文化—徽商—徽商崛起,遍及全球天下无徽不成镇(一)
中国有句话,叫做“无徽不成镇!”,“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小村落变成小市镇了。这个以“徽骆驼”自嘲的大商帮曾创造了“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无徽不成商”的商业神话,叱咤中国经济舞台300余年。他们的发迹和中兴、他们的奋斗屐痕,还有那片曾孕育了红顶商人胡雪岩、国学巨匠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等一代巨贾、名儒的徽州大地,无不激发着我们强烈的好奇。他们曾经富可敌国。据考证,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徽商的资本总量就已有3000万两白银,到了清中叶,更是达到8000万两,令人瞠目结舌,几乎等同于那时天子乾隆皇帝的“年收入”。而创造这些神话的徽商是我们无法忘却的财富英雄。徽州境内多山,沟壑纵横,耕地极少,旧时一年打下来的粮食,也就够一家人吃二、三个月。为求生存,只好背井离乡,外出经商,这也正是“徽商遍天下”的...
· 徽文化―徽商―徽商崛起,遍及全球天下无徽不成镇(八)
和晋商的比较。山西商帮与徽州商帮在明代本是势力相当的两大商帮,但到明代后期,在两淮盐业中,山西商帮便每况愈下,而徽商却迅猛发展。原因何在?重要一条便是:山西商人不重视读书,而徽商却好儒学。据有关材料记载,山西商人重利甚重名,叫俊秀子弟从贾,而命中材以下者读书应试,结果,从贾者无文化知识,商业经营大受影响,读书者才智平庸,难中科举。如此以来,怎能敌过贾儒结合、练达明敏的徽商。徽商有语:“吾乡贾者,首鱼盐,次布帛”。徽人重视盐业,由此便引出了徽商的另一个特征。徽商的业盐之风概自明朝而始,那时也只有忍的了艰苦肯往九边运粮的人才能得到盐引(相当于今天得经营许可证)。而徽商们恰恰是最能受得住艰辛得“徽骆驼”,于是在私营盐业初兴得明朝徽商就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内商”的席位。此后开中变法的实施,使资金不断递增的徽商能够纳银购得盐引,于是如鱼得水。他们就势把湖广行盐的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使之成为取之不尽...
· 徽文化—徽商—徽商崛起,遍及全球天下无徽不成镇(五)
经过考察,他们找到了戈鲲化,光绪五年(1879年)五月二十六日,美国的领事鼐德在上海总领事馆,代表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和戈鲲化签订了任教合同。这年秋天,41岁的戈鲲化带着妻儿与仆人,经过50天的航行,乘船抵达美国,开始了他在哈佛大学的教学生涯。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向西方世界派出教师,讲授中国文化。此事立即成为美国各大报纸争相刊登的新闻。按照合同,戈鲲化的教学应到光绪八年(1882年)秋天结束。不幸的是,这年二月,他因感冒而转发肺炎,多方治疗无效,于十四日病逝。十八日,哈佛大学为他举行了追思会,除了他的亲属,校长埃利奥特,美国朋友鼐德、刘恩等,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生容闳以及中国使团的代表出席了追思会。不久,戈鲲化的遗体和遗属在专人护送下,由波士顿经日本横滨回到上海。作为徽商代言人的王茂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唯一的一位中国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主张发行钞票而出名的理财家,也是徽商杰出的代言人。...
· 徽文化—徽商—徽商崛起,遍及全球天下无徽不成镇(四)
相传他每到一地,必先入书市观书,尔后再做生意。他通常一买就是几百本,致使后来“舟车往返,必载书箧自随”。虽然家为富商,他却始终保持着徽州人祖辈传统的节俭美德,举家老少概不锦衣美食,唯有求书见慷慨。著名盐商吴鈵,徽州歙县人氏。据史书记载道:“经史子集,环列几前,至老未尝释卷”。可见他一生是很勤奋的,后来是“昼筹盐策,夜究简编”,较有成就。明末时,徽州婺源县,有个商人王尚儒,十五、六岁就离开家乡赴荆楚经商。当时正值战争频繁的多事之秋,商行里规定轮流守夜值班,以防不测。同行们无不认为是项苦差事,而尚儒则以此为乐道:夜读通宵,有公费油膏,无人干扰,真乃是美差!他主动向商行提出:愿代诸同事守夜。上下自当拥戴不提,同事们更是感激不尽。于是他夜夜读书达旦,学问长进很快。商人有文化,则气质、智力、判断力和洞察力的品位自然比较高,在商品市场瞬息万变、供求之间盈亏莫测的情况下,善于审时度势,精于筹划,因而获利...
· 徽文化―徽商―徽商崛起,遍及全球天下无徽不成镇(六)
在与人交易的契约上注明“陈茶”二字,以示不欺。茶商朱文炽因舍利取义在广东从商20余年,亏损本银数万两,却全无怨悔。这样的例子,在徽州历代的史籍里俯拾可得。安徽人在史书里特地记载,引以为荣。这虽然不能不说是与商业赚钱的目的和精神背道而驰,但是至今,传统徽商的经商之道在安徽商人中风骨犹存,安徽商人仍然怀着舍利取义的古国之风,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讲求诚信,重产品质量。我们轻视某样事物时,往往会说“一文不值!”,但对于徽商而言,哪怕只有一文钱,照样可以倒腾出名堂来。清末许奉恩所著笔记小说中有一个“一文钱”的故事,说有甲乙两位安徽商人,带着巨款来苏州做生意,生意未成,却各自恋上妓女,钱财很快挥霍一空。他们沦落成了乞丐,夜了就寄宿在古庙里。一天晚上,两人就地燃火,相对唏嘘。甲徽商摸出仅存的一文钱要扔掉,乙徽商急忙拿住说:“我有办法了。”不一会儿,乙徽商抱着一堆竹片、草茎、破纸、鸡鸭毛等回来,让甲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