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微文化―安徽山水―大别山腹地有个神秘汪姓“徽州村”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2
转发:0
评论:0
微文化―安徽山水―大别山腹地有个神秘汪姓“徽州村”, 从金寨县燕子河镇沿燕天公路往西南15公里,有一个被称为“渔潭上湾”的汪姓古村落

  从金寨县燕子河镇沿燕天公路往西南15公里,有一个被称为“渔潭上湾”的汪姓古村落,120户族人聚族而居。令人称奇的是,这个白墙灰瓦、飞檐翘角的村庄已有300余年历史,居民至今仍然说徽州话,风俗习惯也与当地“土著”大不相同。

   痴情女千里寻夫共创家业

  “渔潭上湾”流传着一首“姓汪本姓猴,三担耳子下徽州”的民谣,“猴”在方言中是“精明”的意思,“姓汪本姓猴”是说该村庄的人自古就比较精明,但“三担耳子下徽州”的意思大家都不知道。该村82岁老人汪嘉芳揭开了谜底。

  族谱记载,“清康熙45年,徙六邑霍地”,该村始祖汪维桢是这一年来到大别山的。新婚不久的汪维桢离别妻子,到此一边开私塾教书,一边经商,三年后瞒着家人娶了当地大户人家小姐刘氏。原配夫人潘氏苦等不见丈夫归家,便背着儿子从歙县琶坑,历尽艰辛找到“霍地”(金寨燕子河镇一带清初属霍山县西镇管辖,故称“霍地”)。汪维桢竟将潘氏拒之门外,潘氏将负心的丈夫告到六安州衙,官府滴血认亲判定潘氏胜诉,判决汪维桢重新接纳潘氏,并将刘氏逐出汪家。

  汪维桢从此与潘氏重归于好,共同经商,家业逐渐殷实,几年后,汪维桢回乡探亲,让家人挑三担木耳随行,作为带给老家人的礼物。这就是“三担耳子下徽州”的来历。汪家自此在大别山繁衍生息,如今已历经14代300余年历史。

  环境封闭形成“方言孤岛”

  在该村书记汪嘉炯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这个古村落。村庄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大门口有口呈月牙形状的池塘,汪氏族人说,“月牙塘”寓意财源似水,也有防火作用。

  村落按“明三暗四”格局建设,即从外面看是一进三栋房屋,进入宅院,后面还有一栋。以大门为中轴线,东面是女子居住的“绣楼”,西边是数十间“厢房”,一律青砖铺地,典型的徽州大院式建筑,有的房子年久失修,但从精美的石雕和木雕上依稀可见当年的气派。

  皖西学院中文系副主任马启俊博士说,封闭的建筑环境和长期聚族而居,使这个村落形成了“方言孤岛”,比如“担”,金寨方言中是“挑”或“担负”的意思,该村方言则是“拿”的意思;还有称“门背后”为“门后掖”、“鹅卵石”为“河螺扁”等,语调也和江淮官话差异很大。

  徽州宗族文化传承至今

  该村汪氏第十一代孙、天堂寨镇党政办副主任汪嘉寿介绍,这个古老村落独特的宗族管理形成了族人稳定的行为文化和心理文化,这可能也是他们保持“徽语”不变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该村落仍然每年举行一次全族人参与的祭祀祖先和祭扫祖坟的活动,年长的族人常以自己是徽商的后代,宣传勤俭持家、读书继世等等传统观念,每逢婚丧嫁娶等大事,都由德高望重的族长召集族人议事。这些活动无形中增加了汪姓族人的心理凝聚力,与周边群众难以融合,他们在自己的村落这样一个小圈子里交流更有归宿感,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便长期延续下来。

  神奇村落还能坚守多久?

  随着现代信息、交通的发达,“渔潭上湾”的部分年轻人逐渐走出村外,他们大多会说两种语言,即“村落”中的“徽语”和当地的方言,外出上学的孩子还会说普通话。那么,这个古村落究竟价值何在,其方言还能坚守多久?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历史学博士胡中生认为,像这样十几代人传承徽州方言的现象很罕见,他们对研究徽文化的传播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研究徽商在大别山区历史上的经济交流、当地人口迁徙情况也提供了很多原始信息;如果村落建筑保存得较好,还有旅游开发价值。

  按常理,徽商应该往交通便捷的城市,该村落却迁徙到大别山区,可能是把当地作为采购土特产的原材料基地。他们到底是“坐商”还是“行商”?经营方式如何?都有待深入研究。该村落语言现象的根源主要在于其过去生存的环境闭塞,既然已传承了几百年,短期内应该不会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微文化—安徽山水—大别山腹地有个神秘汪姓“徽州村”
从金寨县燕子河镇沿燕天公路往西南15公里,有一个被称为“渔潭上湾”的汪姓古村落,120户族人聚族而居。令人称奇的是,这个白墙灰瓦、飞檐翘角的村庄已有300余年历史,居民至今仍然说徽州话,风俗习惯也与当地“土著”大不相同。痴情女千里寻夫共创家业“渔潭上湾”流传着一首“姓汪本姓猴,三担耳子下徽州”的民谣,“猴”在方言中是“精明”的意思,“姓汪本姓猴”是说该村庄的人自古就比较精明,但“三担耳子下徽州”的意思大家都不知道。该村82岁老人汪嘉芳揭开了谜底。族谱记载,“清康熙45年,徙六邑霍地”,该村始祖汪维桢是这一年来到大别山的。新婚不久的汪维桢离别妻子,到此一边开私塾教书,一边经商,三年后瞒着家人娶了当地大户人家小姐刘氏。原配夫人潘氏苦等不见丈夫归家,便背着儿子从歙县琶坑,历尽艰辛找到“霍地”(金寨燕子河镇一带清初属霍山县西镇管辖,故称“霍地”)。汪维桢竟将潘氏拒之门外,潘氏将负心的丈夫告到六安州...
· 微文化—安徽山水—安徽名镇徽州唐模村
唐模村,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公元923年,汪华的后裔汪迁回故乡,起先居住在山泉寺。年近古稀的汪思立博学多才,精于天文地理。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寺对面的狮子山,而且那里有太祖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认为在这里居住可以发子发孙。故汪思立率儿孙迁到狮子山居住。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动,先后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园、太子塘等建筑物,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汪思立率儿孙重返徽州时正值五代年间后唐建立,诸侯纷争,强盛的唐朝已不复存在。汪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的恩荣(即随朝名将汪华归顺唐朝后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决定按盛时的规模建立起一个村庄,取名“唐模”(一说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1087年,郡北许村的许贵一、许贵二兄弟俩因父母双亡,投靠唐模姑父家。经过几代繁衍,许氏比当地的汪、程、吴三姓人丁更为兴旺,成为唐模的大姓望族。但他们不忘...
· 微文化—安徽山水—徽州山水妩媚不及徽州女人
尤记得徽州水乡,萦萦袅袅的水流和水流一样的女子在眼前晃动,瞬间不见,仿若团团云雾遮在眼前,叫你辨不出的梦境,留恋徘徊,却触它不到。徽州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回味的地方。看不到城市的霓红闪烁和烟尘的飞扬翻滚,只有眼前的白墙黑瓦,映着慵懒滑动的溪水,晨间或可闻有雀儿唧唧喳喳地挣食,或者有灰褐的松鼠友善地跑到你的脚下,虔诚地亲吻你的脚和你轻踩的泥土。徽州善良的男女便在这样的新鲜中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这里的女人多善植桑养蚕,一条条雪白的蚕身在翠绿的叶子上面蠕动,仿若女人们妩媚的发丝缠绵地纠缠于这溪,这山,这仙境。或许是因为这里的老鼠颇多,更或许是这里女人喜好猫的温顺,所以每一家的院子里总会几只懒猫咪在温暖的太阳下面伸展它们修长的腰身,这时候女人们就会拿来死去的幼蚕或者老死的飞蛾喂食它们。男人们则对前几日从山上采来的石头精雕细刻一翻,做出一个个巧夺天工的石壶,再等待慧眼识珍者的到来。有雅兴的男人喜欢在山上的...
· 微文化—安徽山水—徽州古桥故事多
目前在安徽省古徽州地域内的大小古石桥仍有120多座,其中有80余座被省、市、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桥大都是历代徽商浪迹天涯,艰辛创业,挣钱回乡所建。歙县六水回澜、练江环绕,水多自然桥也就多,因此赢得“桥城”美名。横卧在练江之上的3座大古桥,姿色各异,流传着美丽传说。太平桥以长著称,该桥为16孔拱形石桥,桥身为红色砂砾岩,全长268米,宽7.1米,高13米。在我国的古石桥中,石拱成单不成双,而太平桥却为16孔。据说,该桥原为木结构,始建于南宋端平元年,因每年雨季涨水,三年两头桥毁人淹。相传明弘治年间,当地一位孤寡老太临终时将自己一生积攒的银两全部捐出,建议建座石桥,此举感动众人,大家纷纷筹资投劳,历时数年石桥建成。为纪念这位寡妇,人们特意加筑一石拱,当年的太平桥也叫“寡妇桥”。紫阳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有9孔,长140米,宽10米,高却有14米,过往船只不落桅杆直穿而过,是安徽省最高的古石桥...
· 微文化—安徽山水—徽州石家村:活在棋盘上的古村落
你是不是那枚迷失红尘的过河“小卒”?仿佛是在一种不经意之中,误撞误入棋盘村。那天的雾很大,且下着蒙蒙的细雨。隐约在雨雾之中的古村落,就像是一幅宁静而淡远的水墨画。淡淡的山水,淡淡的村落,淡淡的人家,淡淡的生活,淡得几乎没有了任何的色彩,淡得几乎没有了任何的欲望。然而,当我走进村落,却蓦然发现,在所有淡淡的印象的背后,有些淡淡的东西是古村落几百年以来在延续或谋求着的一种生活。而有些淡淡的东西,却是一种假象,一种烟雾。说到底,就是一种扑朔迷离,就好像这古村落的名字一样,棋盘村,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谜团”。雨渐渐止了,雾也逐渐地消散了。一个形如棋盘的古村落,如水印般地突现在了一片翠竹的尽头。历经数百年的风雨销蚀,“府”已成废墟,“车、马、兵”等亦已不全,古村落的棋盘元素已难现当年的神韵,但整个棋盘的格局、轮廓,却依然未变。有人说,人生就像个棋盘,每一个人都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都拼了命地想走出一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