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江淮文化―安徽文化―徽派戏曲明清徽州戏曲文化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45
转发:0
评论:0
江淮文化―安徽文化―徽派戏曲明清徽州戏曲文化,     徽州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徽州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明清两代徽州的戏曲文化,也是值得我注意并加以研究的。
  一、活跃的戏曲演出
  至迟在晚明,徽州人喜欢唱戏和看戏已经形成了风俗。其戏曲演出活动大致有两种情形:
  一是徽州商人蓄养的“徽班”的演出。当时就出现了很著名的“徽班”,如“吴徽州班”。冯梦桢《快雪堂日记》记载,他于万历三十年二月五日,“赴吴文倩席,邀文仲作主,文江陪,吴徽州班演《义侠记》,旦张三者新自粤中回,绝伎也”。这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徽班”。徽州人乡土观念很浓厚,徽商大部分时间侨寓在外,也常常返回徽州,同时把戏班带到徽州,这样就促进了当地的戏曲演出活动。
  二是民间的戏曲演出活动。这一类的演出往往和祭祀、迎神赛会等活动联系在一起。据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九《舞媚娘传》:“万历庚子立春,郡邑长令皆浙人,先期申戒,以迎春于东郊。百工咸悦,不令而穷极奇巧。为平台三十六座,马戏四十八骑,皆选倡优韶秀者充之”。在这次规模空前的迎春赛会上,苏州、浙江的著名戏曲演员都前来参加了演出。明清两代,徽州的民间演出非常活跃,不仅府治、县城有演出,农村的演出也十分活跃。绩溪县“上元日各处土坛神庙张灯演剧,或扮童戏,持丈马,舞青衣,游烛龙,遍巡衢巷,名之曰闹元宵”;“(二月)十五日,登原十二社挨年轮祀越国公,张灯演剧,陈设毕备,罗四方珍馐,聚集祭筵,谓之赛花朝”。休宁县的孚潭“二月选期演戏。古例昆腔三台,弋阳腔四台。今则随首家之丰俭以为增减,亦有迟至三月而后演者,但毋过清明,过者则有罚”。歙县的丰南三月九日有“太阳会”,直到端阳节晚上才结束;五月十三日关帝圣诞也“致祭演戏”;六月初旬则在“仲升公祠前演戏酬神”,且此俗“传之已久”。
  二、兴盛的戏曲创作
  在明清两代,涌现了一批徽州籍的戏曲作家,创作了一大批戏曲作品。
  明代徽州籍的剧作家共11位,除了汪道昆、汪廷讷、郑之珍为学界所熟悉外,还有以下剧作家:
  毕尚忠,歙县人,作有戏文《七国志》、《红笺记》;
  汪宗姬,歙县人,汪道昆族侄,作有传奇《丹管记》、《续缘记》;
  吴大震,歙县人,作有传奇《练囊记》,《龙剑记》;
  吴德修,歙县人,作有传奇《偷桃记》;
  程丽先,歙县人,作有传奇《笑笑缘》、《双麟瑞》;
  汪芗,歙县人,作有传奇《金杯记》、《纳翠记》,均佚;
  程士廉,休宁人,作杂剧4种,分别为《幸上苑帝妃春游》、《泛西湖秦苏赏夏》、《醉学士韩陶月宴》、《忆故人戴王访雪》;
  吴兆,休宁鉴潭人,《列朝诗集小传》说他“万历中游金陵,留连曲中,与新城郑应尼作《白练裙》杂剧”。
  清代徽州籍的剧作家有15位:
  程南陂,徽州人,作有杂剧《拂水剧》;
  江周,新安人,作有传奇《赤城缘》;
  方成培,歙县横山人,作有传奇《雷锋塔》、《双泉记》;
  周皑,歙县岩镇人,作有传奇《黄鹤楼》、《滕王阁》;
  汪宗沂,歙县西溪人,光绪庚辰(1880)进士,作有传奇《后提萦南曲》;
  郑由熙,歙县丰口人,作有传奇《木犀香》、《雁鸣霜》、《雾中人》,总称《暗香楼乐府》;
  吴承煊,歙县人,作有传奇《花兰侠》、《绿绮琴》、《慧镜智珠录》;

  饶�Z,歙县北关人,作有《凤凰媒传奇》;
  曹应钟,歙县雄村人,作有《救赵记传奇》、《指南车传奇》;
  何佩珠,歙县人,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一位徽州籍女戏曲作家,作有杂剧《梨花梦》;
  黄兆森,休宁人,康熙辛丑(1721 )进士,作有杂剧《饮中仙》、《梦扬州》、《蓝桥驿》、《郁轮袍》4种;另有传奇《忠孝福》一种;
  汪楫,休宁西门人,官至福建布政使,作有传奇《补天石》;
  戴思望,休宁人,作有《三侠剑》、《岳阳楼》;
  吴震生,休宁人,作传奇《人难赛》、《三多全》、《天降福》、《生平足》、《世外欢》、《成双谱》、《秦州乐》、《换身荣》、《万年希》、《闹华州》、《乐安春》、《临濠喜》、《地行仙》13种;
  朱文玉,婺源罗田人,作《梦蝴蝶传奇》。
  三、处处延伸的戏曲文化
  伴随着戏曲演出和创作的活跃,明清两代徽州的戏曲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延伸。
  (一)戏曲刊刻
  万历年间的胡应麟曾经描述道:“当今刻本,苏、常为上,金陵次之,近湖刻、歙刻骤精,遂与苏、常争价”。徽州的刻书,大致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本地书坊的刻书;二是徽州刻工受雇于其他地方书坊的刻书。大量刊刻戏曲剧本的书坊有尊生馆、玩虎轩、环翠堂等。徽州的刻工对明清刻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徽州的程、汪两个大姓都出了不少的刻工,尤其是虬川黄氏出的刻工更多,刻印的戏曲、小说也更多。
  (二)戏台和剧场
  由于戏曲艺术深受徽州人的喜爱,因此,明清两代徽州建立了不少的戏台和剧场。
  徽州的古戏台与徽州的建筑、徽商、宗族文化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徽州的剧场似乎不带有多少经营性质,这其中折射出了徽州文化中的一些深层内容。
  (三)目连遗响
  目连戏是徽州地区长期演出的戏曲剧目,在明代中叶以后,随着郑之珍写定《目连救母劝善记》,就已经有了演出水平很高的目连戏戏班。另外,由于目连戏的长期演出,它又反映出徽州的民风民俗。今天的剧种史研究已经将“皖南目连戏”列为一个课题。1989年11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中心还将韶坑村老艺人演出的目连戏作了录像。
  (四)“三雕”戏像
  徽州的雕刻以木雕、石雕、砖雕(通称“三雕”)而闻名。“三雕”的图案内容有山水,有花卉,有人物,也有大量的戏曲小说故事。如《中国戏曲志・安徽卷》卷首就选载了《献图》、《射戟》、《挑袍》、《九锡宫》四幅砖雕图案和一幅《全家福》的彩绘木雕图案。这些雕刻立体感强,人物须眉可见,栩栩如生,堪称珍贵的戏曲雕刻。
  (五)楹联铺写
  徽州明清民居里有不少楹联内容从戏曲中来。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伯山书屋”藏的一本徽州楹联抄本中,有这样一副对联:“从来不过几个人真中假假中真愈真愈假檀板轻敲出百千人面孔凭君去取,上下只此一丈地歌而舞舞而歌载歌载舞花毯细铺出亿万里山河任我参观”。这个抄本还有专门的戏曲楹联,有“苏秦联”23副,“伯喈联”57副,“蒙正联”37副,另有“刘智远联”、“班超联”、“韩信联”、“孤儿联”、“荆钗联”等。这样集中地将戏曲故事撰成对联的还不多见,实在是戏曲艺术在徽州文化中的延伸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微州文化—徽州戏曲—徽派戏曲
徽州人善歌舞,东晋时新安歌舞就已蜚声海内。明代徽州人对戏剧的嗜好尤甚,各地族社每借祭祀仪礼、婚丧喜庆之际,聚众演戏,甚至在诉讼之后也有罚戏的习俗。徽州在外埠的富商,常以声伎相随,列歌舞、宴宾客。由于徽州戏剧活动较为普遍,观众主要是村镇平民,艺人在演出时,对曲词中那些高深典雅的戏文,往往予以改造,力求通俗。因而,逐步形成徽州戏剧独有的特征。明嘉靖间,徽州艺人在吸收弋阳腔的基础上,形成徽州腔,是为徽剧的先声。徽州腔在寓意较深的曲词中,增加了大量的解释曲文,联缀曲辞,发挥剧情的“滚唱”,形成通俗易懂的“新体曲文”。并注意增加便于理解曲词的道白,如净丑间的戏谑语,彼此的设问、对答等,给观众以更多的戏剧性,扩大和增强原作表现生活的能力。明万历间,徽州、旌阳戏班上演目连戏,把民间杂要融入剧中,蹬桌、翻梯、飞叉、滚打、走索、跑圈、窜火、窜剑等,成为表演武戏的特殊招式,并运用火彩、幻术等特技,逐步形成徽剧...
· 微州文化—徽州戏曲—安徽曲艺
安徽曲艺约有60种,流行较广或源于安徽的约20种。安徽大鼓和评书是遍及全省的大曲种。大鼓形成于淮河以北,流传到豫东和江苏。开初的表演是“见风采柳”,即兴编唱,以后发展成说唱历史故事。由于流行时间长,有一支庞大的艺人群体,分成门派,师承达数十辈。评书艺人有较高文化,社会地位相对也较高。如阜南周金鹏,金陵大学毕业。初任教于阜阳等地,其人放荡不羁,而雅爱曲艺,遂下海说书。其评词文雅流畅,听众不乏学生、教师和文人。淮北的太和清音,流行在太和、阜阳一带,为汝南老僧清坛法师所创。著有《清音筝谱》一卷,流传民间,变化而成民间曲艺。另有亳州清音,是吸收八旗子弟《岔曲》、《八角鼓》与地方民歌融合而成。淮北还流行颍上的四句推子和阜阳的颍河溜。江淮之间有流行于来安、天长一带的白曲。皖西有流行在六安、舒城、霍邱一带的四弦书。流行于沿江及皖南的有和县、含山、巢县的含弓调,马鞍山、芜湖等地的梨簧。黟县有曲书,是供妇女...
· 安徽戏曲—微剧—从“罚戏碑”看徽州的戏曲文化
祁门县叶源明代戏台笔者近期到古徽州(今黄山市)祁门县考察,发现那里保存有清代的“罚戏碑”。被当地人称为“目连村”的彭隆乡环沙村“叙伦堂”堂外西墙上还有一块“嘉庆二年十一月”立的石碑,碑文的内容是,当地村民程之璞等人鉴于“迩缘人心不一,纵火烧山,故砍松杉,兼之锄挖柴桩”,于是合议立“养山合墨文约”,其条文为:“纵火烧山罚戏一台,仍要追赔木价;挖桩脑者五问松杉杂植,罚戏一台;采薪带取松杉二木并烧炭故毁,无问干湿,概在禁内,违禁者罚戏一台”。这块“罚戏碑”不仅是村民们的公约,而且由县令以公告发布,公告原文被刻在石碑上。据史料记载,用“罚戏一台”的方法禁止砍伐或烧毁树木山林,在徽州相沿已久,较为流行。在清明两代,徽州是一个戏曲文化氛围异常浓厚的地方。徽州商人在赚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后,不仅兴建豪华的住宅,也追求精神的享受,听戏看戏就是当时流行的娱乐活动。明代的徽商就开始蓄养戏班子,他们大部分时间侨寓在...
· 微州文化—徽州戏曲—安徽花鼓灯
花鼓灯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汉民族舞蹈的代表之一在舞蹈艺术中有着广泛影响,是安徽省流传较广、参与人数较多、较为丰富多彩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花鼓灯主要流传于蚌埠、淮南、怀远、凤台、颍上为中心的淮河流域的二十多个县、市约3万平方公里面积、7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凤台、怀远一带”。民间传说,包公放粮赈济,百姓为感恩德,以“玩鼓灯”的形式欢庆,相沿至今。花鼓灯主要由舞、歌、锣鼓演奏组成,以音乐、舞蹈、灯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生活事件和群体情绪,它把情节性的双人歌舞与情绪性的集体歌舞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俗特征,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表现。兴盛时期,花鼓灯形成了以地域为特点的怀远、凤台和颖上三大流派,涌现了《抢板凳》、《抢手绢》、《游春》...
· 微州文化—徽州戏曲—安徽大鼓
安徽大鼓,流行于安徽省及长江沿岸部分城市。约于清代中叶由山东传至泗州(含安徽泗县)后形成。一人演唱,说唱并重,表演者自击鼓、板。有“南口”、“北口”、“花口”三个流派和“立嗓”、“卧嗓”两种唱法。各派均吸收当地民歌及戏曲音乐。音乐上为上下句反复结构,包括上板、慢板、摇板、闪板、紧板、落板等板式。曲目有“段子活”(书帽)和“蔓子活”(长篇)两种,传统曲目多唱历史故事和侠义、公案故事,如《杨家将》、《封神榜》、《水浒》、《包公案》等;现代题材曲目有《敌后武工队》、《夺红旗》、《农机嫂》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