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巧斗奇的手工业
争巧斗奇的手工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是又一个“乱世出英豪”的领域。这时期在冶铁业创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是又一个“乱世出英豪”的领域。
这时期在冶铁业创造出了灌钢法,在陶瓷业青、白两个体系的瓷器更为成熟,在纺织业织锦与刺绣发展迅速,在建筑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佛教建筑寺院、寺塔与石窟(特别是石窟,更是宗教建筑与艺术的成功结合,其数量与艺术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佛教的故乡印度)。
然而,这个时期最为耀眼的景观,却是出现在机械制造业。一时间里,能工巧匠竞相涌现,奇思异想争相斗艳,成为当时最为灿烂的一道风景线,也成为古代中国机械制造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
一、天下名巧――马钧
您还记得我们在第一章第一部分中为您介绍的上古时期的发明大王“垂”吗?
马钧就是继垂之后的又一位绝代名匠、机械大师。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陕西兴平)人。幼年时期的马钧,恐怕很少有人会夸他聪明的,因为他从小就口吃。出身贫寒的家庭,居住在穷乡僻壤,使他没有机会接受很正规、很系统的教育。然而,这位沉默寡言、毫不引人注目的马钧,却有着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优秀品质,加之他长期生长生活在民众中,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实际的机械用品,这为他日后进行技术革新与创造打下了基础。
马钧生活的时代,正是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倡导屯田,奖励农耕,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以图统一全国的时期,这为马钧的机械改革与制造提供了较好的客观条件。
马钧最先改革的,是丝织所用的织绫机。
当时所用的织绫机,是西汉陈宝光的妻子创制的一种提花织机,大约60天能织一匹散花绫。一匹散花绫的价值,在当时能卖到“万钱”,可见这部织机还是较为先进的。
但马钧对这部织机的工作效率与操作的复杂费力仍不满意,他仔细研究了这部织机后,反复进行改进,最后取得了成功。
/
原来的织机是“五十综者五十蹑”或“六十综者六十蹑”,马钧把它们都改成为十二蹑,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倍),并且织出的图案有了更多的变化,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
在初试一举成功以后,马钧信心大增,开始了新的进军。
当时农村的提水灌溉工具,主要是桔槔与辘轳。但这两种工具的效率都较低,一般的生活生产用水还能应付,一旦大量的灌溉乃至抗旱所用就明显不行了。
马钧在研究了所有的灌溉工具之后,感到都无法使它们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决定创制一种新的高效率的提水灌溉机械。这次,他又取得了成功,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灌溉机械。
,就是俗名所说的水车,又称龙骨水车、踏车水龙、水蜈蚣等。马钧当时所发明的,由于没有具体的记载流传下来,所以具体的构造今天不得而知了。后来元代王祯的《农书》等对开始作具体的记载,人们才了解了它的具体结构。这种在我国农村一直使用到当代,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可以推想马钧所创制的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不同。
这种大体可以分为二个大的部分:一部分是树立在河岸边上的门架,中间横有扶杆,横设转轴,轴的中心有齿轮,齿轮两侧装有踏板。另一部分是木制的长槽,槽中间是回形的龙骨(木链条)串板。长槽一头放入河水中,一头靠在岸上。龙骨串板一头绕在横轴的齿轮上,一头绕在水中的长槽头上。这样,人一踩动踏板,横轴就带动龙骨串板运动起来,将河水连续不断地提升到岸上来。
这种看似有些土气的,在当时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灌溉工具。后来又出现了畜力与风力、水力,并一直使用到当代才为抽水机所替代,足见马钧这项发明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与漫长的生命力。
指南车,相传是我国西汉时期发明的机械定向车。据称不管车辆怎么行走,车上站立着的一个木人,它的手臂总是指向南方。
但这种指南车后来失传了,到了马钧的时代,只有一些传说而已。于是,相信的人也有,怀疑的人也有。
魏明帝时,马钧已经在朝廷中担任了给事中的官员。事有凑巧,一天,马钧与一些官员正好谈起指南车的问题。当时的散骑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都不相信古代真有什么指南车,马钧则表示不能这么说。于是,高、秦两人对马钧进行了一番人身攻击,说他连说话的轻重都分不清,还谈什么制造。马钧对此侮辱并不屈服,当即表示要重制指南车。结果,魏明帝也知道了这件事,就正式下令马钧重新造车。
马钧在没有什么重要资料可借鉴参考的情况下,经过刻苦的钻研与工匠们的群策群力,终于复制成了久已失传的指南车。这一下,整个天下都“服其巧矣”,高、秦两人也同样只能折服。
但当时对指南车真正重视的人并不多,所以这台车子不久又失传了,而且又一次没有将具体的结构记录下来。
在马钧之后,复制指南车的人不少,如祖冲之等人,他们都取得了成功,但却一次又一次地没有将具体的结构记录下来。一直到宋代的燕肃和吴德仁复制成功后,才在《宋史》中对它的结构有了记载。但这是否与以前的结构都一样,就不能肯定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也曾复制成功了指南车,可以给现代的人们以更直观、更形象的了解。
就在指南车复制成功以后不久,有人向朝廷进献了一种“百戏”木偶,魏明帝十分喜欢,但又可惜这些木偶不会动,于是下令马钧把它们改成会动的。
马钧做了一个大的木轮,这个木轮水平放置,用水力推动,轮上的木偶也就各有特点地动起来,或击乐器,或歌舞,或表演杂技,或舂米磨面,或斗鸡杂耍,多姿多彩,博得了魏明帝的更大欢心。
马钧还设计过一种新的攻城武器转轮式连续抛石机,并计划改进诸葛亮创制的连弩机,然而当权者对此不感兴趣,于是也都不了了之,以至马钧的好友、著名文学家傅玄为之感叹、惋惜不已!
然而,为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们,整个民族决不会忘记他们,马钧的英名也将为中华民族所永远传颂。
二、车船兵器的革新
凡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有谁不知道“木牛流马”呢?它是那么的神奇,又怎么不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但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艺术不能等同于史实。
正史是怎么记载的呢?
根据《三国志・蒲元别传》的记载,木牛实际是由他发明的。
这位蒲元,是一位有着高深技能的人物。相传他在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把时,说汉水的水质太弱,不适宜淬火,要手下的人到成都去取蜀江的水。但取来以后,蒲元一看就说这是杂水,手下的人坚持说不杂。蒲元用刀一划水,就说这水渗入了八升其他的水。这时,手下的人才为之折服,说出了实情。原来,手下的人在涪津倒翻了一些,就用涪水八升补足。
《三国志・蒲元别传》关于他发明的“木牛”,记载得十分简短平实,毫无神奇色彩“廉仰双辕,人行六尺,牛(即木牛)行四步,人载一岁之粮也”。
现代人们所关心的,这木牛究竟是什么样的运输工具。从宋代起,就有许多的推测说法,到现代仍是一个千古难题。
现今大多的学者,都认为“木牛”只是一种独轮车。因为古代时期的车辆原来都是两轮的,在崎岖的山路小道上行走极不便利,而独轮车却能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至于这车的外形是“牛”还是“马”,则是次要的。
当然,这也只是大多数人的看法,是否绝对正确,仍然还在讨论中。人们正在努力,为解决这个千年难题而努力着!
赤壁大战的熊熊烈火,曾燃定了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在这场大战中,“南人善水”的俗话获得了又一个有力的证明。所谓“善水”,自然也包括“善船”在内。
当时的孙吴王朝,拥有战船五千多艘,能够上达辽东,下通南海,最大的船舰
这时期在冶铁业创造出了灌钢法,在陶瓷业青、白两个体系的瓷器更为成熟,在纺织业织锦与刺绣发展迅速,在建筑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佛教建筑寺院、寺塔与石窟(特别是石窟,更是宗教建筑与艺术的成功结合,其数量与艺术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佛教的故乡印度)。
然而,这个时期最为耀眼的景观,却是出现在机械制造业。一时间里,能工巧匠竞相涌现,奇思异想争相斗艳,成为当时最为灿烂的一道风景线,也成为古代中国机械制造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
一、天下名巧――马钧
您还记得我们在第一章第一部分中为您介绍的上古时期的发明大王“垂”吗?
马钧就是继垂之后的又一位绝代名匠、机械大师。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陕西兴平)人。幼年时期的马钧,恐怕很少有人会夸他聪明的,因为他从小就口吃。出身贫寒的家庭,居住在穷乡僻壤,使他没有机会接受很正规、很系统的教育。然而,这位沉默寡言、毫不引人注目的马钧,却有着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优秀品质,加之他长期生长生活在民众中,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实际的机械用品,这为他日后进行技术革新与创造打下了基础。
马钧生活的时代,正是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倡导屯田,奖励农耕,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以图统一全国的时期,这为马钧的机械改革与制造提供了较好的客观条件。
马钧最先改革的,是丝织所用的织绫机。
当时所用的织绫机,是西汉陈宝光的妻子创制的一种提花织机,大约60天能织一匹散花绫。一匹散花绫的价值,在当时能卖到“万钱”,可见这部织机还是较为先进的。
但马钧对这部织机的工作效率与操作的复杂费力仍不满意,他仔细研究了这部织机后,反复进行改进,最后取得了成功。
/
原来的织机是“五十综者五十蹑”或“六十综者六十蹑”,马钧把它们都改成为十二蹑,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倍),并且织出的图案有了更多的变化,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
在初试一举成功以后,马钧信心大增,开始了新的进军。
当时农村的提水灌溉工具,主要是桔槔与辘轳。但这两种工具的效率都较低,一般的生活生产用水还能应付,一旦大量的灌溉乃至抗旱所用就明显不行了。
马钧在研究了所有的灌溉工具之后,感到都无法使它们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决定创制一种新的高效率的提水灌溉机械。这次,他又取得了成功,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灌溉机械。
,就是俗名所说的水车,又称龙骨水车、踏车水龙、水蜈蚣等。马钧当时所发明的,由于没有具体的记载流传下来,所以具体的构造今天不得而知了。后来元代王祯的《农书》等对开始作具体的记载,人们才了解了它的具体结构。这种在我国农村一直使用到当代,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可以推想马钧所创制的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不同。
这种大体可以分为二个大的部分:一部分是树立在河岸边上的门架,中间横有扶杆,横设转轴,轴的中心有齿轮,齿轮两侧装有踏板。另一部分是木制的长槽,槽中间是回形的龙骨(木链条)串板。长槽一头放入河水中,一头靠在岸上。龙骨串板一头绕在横轴的齿轮上,一头绕在水中的长槽头上。这样,人一踩动踏板,横轴就带动龙骨串板运动起来,将河水连续不断地提升到岸上来。
这种看似有些土气的,在当时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灌溉工具。后来又出现了畜力与风力、水力,并一直使用到当代才为抽水机所替代,足见马钧这项发明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与漫长的生命力。
指南车,相传是我国西汉时期发明的机械定向车。据称不管车辆怎么行走,车上站立着的一个木人,它的手臂总是指向南方。
但这种指南车后来失传了,到了马钧的时代,只有一些传说而已。于是,相信的人也有,怀疑的人也有。
魏明帝时,马钧已经在朝廷中担任了给事中的官员。事有凑巧,一天,马钧与一些官员正好谈起指南车的问题。当时的散骑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都不相信古代真有什么指南车,马钧则表示不能这么说。于是,高、秦两人对马钧进行了一番人身攻击,说他连说话的轻重都分不清,还谈什么制造。马钧对此侮辱并不屈服,当即表示要重制指南车。结果,魏明帝也知道了这件事,就正式下令马钧重新造车。
马钧在没有什么重要资料可借鉴参考的情况下,经过刻苦的钻研与工匠们的群策群力,终于复制成了久已失传的指南车。这一下,整个天下都“服其巧矣”,高、秦两人也同样只能折服。
但当时对指南车真正重视的人并不多,所以这台车子不久又失传了,而且又一次没有将具体的结构记录下来。
在马钧之后,复制指南车的人不少,如祖冲之等人,他们都取得了成功,但却一次又一次地没有将具体的结构记录下来。一直到宋代的燕肃和吴德仁复制成功后,才在《宋史》中对它的结构有了记载。但这是否与以前的结构都一样,就不能肯定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也曾复制成功了指南车,可以给现代的人们以更直观、更形象的了解。
就在指南车复制成功以后不久,有人向朝廷进献了一种“百戏”木偶,魏明帝十分喜欢,但又可惜这些木偶不会动,于是下令马钧把它们改成会动的。
马钧做了一个大的木轮,这个木轮水平放置,用水力推动,轮上的木偶也就各有特点地动起来,或击乐器,或歌舞,或表演杂技,或舂米磨面,或斗鸡杂耍,多姿多彩,博得了魏明帝的更大欢心。
马钧还设计过一种新的攻城武器转轮式连续抛石机,并计划改进诸葛亮创制的连弩机,然而当权者对此不感兴趣,于是也都不了了之,以至马钧的好友、著名文学家傅玄为之感叹、惋惜不已!
然而,为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们,整个民族决不会忘记他们,马钧的英名也将为中华民族所永远传颂。
二、车船兵器的革新
凡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有谁不知道“木牛流马”呢?它是那么的神奇,又怎么不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但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艺术不能等同于史实。
正史是怎么记载的呢?
根据《三国志・蒲元别传》的记载,木牛实际是由他发明的。
这位蒲元,是一位有着高深技能的人物。相传他在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把时,说汉水的水质太弱,不适宜淬火,要手下的人到成都去取蜀江的水。但取来以后,蒲元一看就说这是杂水,手下的人坚持说不杂。蒲元用刀一划水,就说这水渗入了八升其他的水。这时,手下的人才为之折服,说出了实情。原来,手下的人在涪津倒翻了一些,就用涪水八升补足。
《三国志・蒲元别传》关于他发明的“木牛”,记载得十分简短平实,毫无神奇色彩“廉仰双辕,人行六尺,牛(即木牛)行四步,人载一岁之粮也”。
现代人们所关心的,这木牛究竟是什么样的运输工具。从宋代起,就有许多的推测说法,到现代仍是一个千古难题。
现今大多的学者,都认为“木牛”只是一种独轮车。因为古代时期的车辆原来都是两轮的,在崎岖的山路小道上行走极不便利,而独轮车却能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至于这车的外形是“牛”还是“马”,则是次要的。
当然,这也只是大多数人的看法,是否绝对正确,仍然还在讨论中。人们正在努力,为解决这个千年难题而努力着!
赤壁大战的熊熊烈火,曾燃定了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在这场大战中,“南人善水”的俗话获得了又一个有力的证明。所谓“善水”,自然也包括“善船”在内。
当时的孙吴王朝,拥有战船五千多艘,能够上达辽东,下通南海,最大的船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鸡争鹅斗
【成语】鸡争鹅斗【成语】鸡争鹅斗【读音】jīzhēngédòu【释义】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从今咱们两个丢开手,省得鸡争鹅斗,叫别人笑。”
· 御倭斗争
明朝建立之初,东南沿海地区面临着倭寇即日本海盗的骚扰和侵害。如何解决倭患问题,保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这是朱元璋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中日两国的关系原先一直非常友好,但在元代出现了一段波折。原来,蒙古统治者在13世纪30年代征服高丽后,南下灭金图宋,即同时开始策划远征日本。至元十一年(1274)和十八年,先后两次出动大军,远征日本,结果均遭败北。这两次战争,给中日关系蒙上了阴影。终元之世,日本一直不与元朝通使往来,处于绝交的状态。日本在宋代与中国的贸易非常发达。元灭南宋后,至元十四年,在泉州、庆元、上海、澉浦(今浙江海盐县澉浦镇)分别设立四个市舶司,每岁召集商舶,到邻近各国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后来,又在杭州、温州、广东等地开设市舶司。至元十五年,忽必烈特地“谕沿海官司,通日本国人市舶”,恢复同日本的贸易。日本的商船每年必至,殆成定例。日本的武士阶级,也积极...
· 龙争虎斗
【成语】龙争虎斗【成语】龙争虎斗【注音】lóngzhēnghǔdòu【释义】一个人和一些看不见,但是却让他/她恼火的事情斗争;和一般是一个和一个甚至几个对抗;像龙虎一样争斗。比喻势均力敌的各方之间,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近义词】鹿死谁手、明争暗斗、钩心斗角【反义词】团结友爱、和平共处
· 斗艳争芳
【成语】斗艳争芳【成语】斗艳争芳【拼音】dòuyànzhēngfāng【解释】竞相比赛艳丽、散发芳香。【出处】《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斗艳争芳惟粉黛,当年大小慕乔公。”【近义词】争芳斗艳、斗媚争妍、斗艳争辉
· 龙风政权领导的反元斗争
?一、龙凤政权的建立在河南行省战场上,当蒙古军被刘福通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时候,两支地主武装却在这时崛起了,这就是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的所谓“义兵”。察罕帖木儿,畏吾儿人,其曾祖于元初迁居中原,为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人,察罕帖木儿原为沈丘探马赤军。李思齐,信阳罗山(今属河南)人,为罗山县典史。罗山被红巾军攻占后,他们纠集地主子弟,组成“义军”,袭占罗山县城。元顺帝对其进行嘉奖,封察罕帖木儿为汝宁府(今河南汝南)达鲁花赤,李思齐知汝宁府。这两支地主武装专门与红巾军为敌,附近州县的地主恶少和散兵游勇,也纷纷投到他们部下,“所在义士俱将兵来会”,其人数很快扩大。他们不断袭击农民军,许多城镇也被他们占领,对刘福通红巾军造成很大威胁。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元顺帝又调兵遣将,“命河南行省参知政事洪丑驴守御河南、陕西行省参知政事述律朵儿只守御潼关,宗卫扎牙失里守御兴元(今陕西汉中),陕西行省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