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印刷术的发明是缘于文化传播的需求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1
转发:0
评论:0
印刷术的发明是缘于文化传播的需求,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早期,人们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因此,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自秦代统一文字以后,汉字发展迅速。东汉《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南北朝成书的《玉篇》收字2。2万余个。用这么多字表达思想,每一个字又有若干笔画组成,书写起来费事、费时。儒家、道家、释家及诸子百家竟相发展,著作越来越多。《汉书・文艺志》收各类著作14,994卷,《隋书・经籍志》收50,889卷,隋内府藏书37万卷。中国人口众多,西汉末年已有近6000万,东汉仅太学生就有5万之多。读书人要读正史和经典,对书籍需求量很大。此外佛教、道教教徒中的识字者也要读佛经、道经。这样,社会对书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纸的发明,为社会提供了优质、轻便、价廉的书写材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籍的发展。南北朝是纸写本的繁荣时代,写抄本的盛行,使书籍产量大增,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手抄书籍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发展,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与此同时随着刻划、拍印,以及树皮布印花工艺的手工雕刻技术,逐渐由简陋、粗糙的刻划,向复杂、精致、规范的镌刻方向发展,为手工雕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智慧的中国人在实践中发明了印刷术,在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

  印刷术起源一览表
               ┏━━━━━┓
               ┃文字雕刻 ┃
               ┃技  术 ┃
               ┗━━┳━━┛
               ┏━━┻━━┓ ┏━━━━━┓ ┏━━━━━┓
               ┃甲骨契刻 ┃ ┃工具、物料┃ ┃书籍装帧 ┃
               ┗━━┳━━┛ ┃发明发展 ┃ ┗━━┳━━┛
       ┏━━━━━┓ ┏━━┻━━┓ ┗━━┳━━┛    ┃
       ┃文字起源 ┃ ┃青铜器刻范┃    ┃       ┃
       ┃发  展 ┃ ┗━━┳━━┛    ┃       ┃
       ┗━━┳━━┛    ┃       ┃       ┃
       ┏━━┻━━┓ ┏━━┻━━┓    ┃       ┃
       ┃记事符号 ┃ ┃石 鼓 文┃    ┃       ┃
       ┗━━┳━━┛ ┗━━┳━━┛    ┃       ┃
       ┏━━┻━━┓ ┏━━┻━━┓    ┃       ┃
       ┃象 形 文┃ ┃秦 石 刻┃    ┃       ┃
       ┗━━┳━━┛ ┗━━┳━━┛    ┃       ┃
       ┏━━┻━━┓ ┏━━┻━━┓    ┃       ┃
       ┃甲 骨 文┃ ┃熹平石经 ┃    ┃       ┃
       ┗━━┳━━┛ ┗━━┳━━┛    ┃       ┃
       ┏━━┻━━┓ ┏━━┻━━┓ ┏━━┻━━┓ ┏━━┻━━┓
       ┃ 大 篆 ┃ ┃三体石经 ┃ ┃墨 发 明┃ ┃ 简 册 ┃
       ┗━━┳━━┛ ┗━━┳━━┛ ┗━━┳━━┛ ┗━━┳━━┛
       ┏━━┻━━┓ ┏━━┻━━┓ ┏━━┻━━┓ ┏━━┻━━┓
       ┃ 小 篆 ┃ ┃凸刻文字 ┃ ┃笔 发 明┃ ┃纸卷轴装 ┃
       ┗━━┳━━┛ ┗━━┳━━┛ ┗━━┳━━┛ ┗━━┳━━┛
       ┏━━┻━━┓ ┏━━┻━━┓ ┏━━┻━━┓ ┏━━┻━━┓
       ┃ 隶 书 ┃ ┃反刻文字 ┃ ┃纸 发 明┃ ┃纸旋风装 ┃
       ┗━━┳━━┛ ┗━━┳━━┛ ┗━━┳━━┛ ┗━━┳━━┛
       ┏━━┻━━┓ ┏━━┻━━┓ ┏━━┻━━┓ ┏━━┻━━┓
       ┃ 楷 书 ┃ ┃木刻大印章┃ ┃纸 写 本┃ ┃纸经摺装 ┃
       ┗━━┳━━┛ ┗━━┳━━┛ ┗━━┳━━┛ ┗━━┳━━┛
          ┗━━━━━━━┻━━━┳━━━┛       ┃
                   ┏━━┻━━┓        ┃
                   ┃雕版印刷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印刷术的发明-文化传播的需求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早期,人们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因此,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自秦代统一文字以后,汉字发展迅速。东汉《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南北朝成书的《玉篇》收字2。2万余个。用这么多字表达思想,每一个字又有若干笔画组成,书写起来费事、费时。儒家、道家、释家及诸子百家竟相发展,著作越来越多。《汉书・文艺志》收各类著作14,994卷,《隋书・经...
· 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
· 印刷术的发明
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晋朝初年,官府有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南北朝时候,梁元帝在江陵有书籍七万多卷、隋朝嘉则殿中藏书有三十七万卷,这是我国古代国家图书馆最高的藏书记录。除了官府藏书,私人藏书也越来越多。比如晋朝郭太,有书五千卷;张华搬家的时候,单是搬运书籍,就用了三十辆车子。印刷术发明以前,只有官府和郭太、张华那样的富人才能有这么多的藏书,一般人要得到一两本书也很不容易,因为那时的书都是手抄本。要抄这么多的手抄本,得花费多少人力呀!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怎么能够满足社会上的需要呢?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项科学发明,只要社会上迫切需要它,同时又有产生它的物质条件,那么,它就会很诀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就是这样。在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社会上已经广泛应用印章和拓碑。印章有阳文和阴文两种,阳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阴文刻的字是凹进去的。...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
· 印刷术的发明-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
文字的雕刻技术中国古代的文字雕刻技术历史很久,商代的甲骨文,就是先写字后雕刻而成。青铜器铭文,在浇铸前需要刻制字范,这种字范当是凸起的反体字,说明当时已有高超的文字雕刻技艺。有的铭文,是由单个字范拼组而成,这对后来的泥活字技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中国古代的石刻文字,历史久、数量多,反映了精湛而娴熟的文字雕刻技艺。最着名的石刻文字有先秦的《石鼓文》、秦刻石、东汉《熹平石经》、三国时魏《正始石经》。南北朝时,出现了反体石刻和凸体石刻以及在木板上雕刻一百多字。这些技术,与印版的雕刻更为接近。印刷工具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雕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3世纪的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随着纸、墨的出现,印章也开始流行起来。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石碑拓印得到了发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纸铺到版上印刷,即为雕版印刷的雏形。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期,世界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