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生活用具-被中香炉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4
转发:0
评论:0
古代生活用具-被中香炉,一个铜制的容器,里头放入火炭,置于被中,就成了中国古代用于冬天取暖、薰香的“
  一个铜制的容器,里头放入火炭,置于被中,就成了中国古代用于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炉”。奇处就在这铜制容器上:不论香炉在被子里怎么翻滚,香炉四周的环形支架都能保证香炉呈水平放置,丝毫不用担心火炭会倾覆。

  被中香炉是中国古代盛香料熏被褥的球形小炉。它的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能自由转动。同样,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重力作用,不论球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

  被中香炉的最早记载为西汉司马相如的《美人赋》。1963年在西安沙坡村出土的唐代银质被中香炉,球体外径50毫米,制作精细、镂刻雅致。被中香炉不仅是一种艺术珍品,从机构学的观点看,也是一项重要创造。1987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内出土了一大批唐代宫廷稀世珍品,这是我国考古发现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出土的大批金银器中,有两件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薰球,其中一件直径128毫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一枚银薰球。

  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要使一个具有一定重量的物体不倾斜翻倒,最佳的方法是采用支点悬挂。银薰球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将香盂悬挂在两边各有一个轴孔的内持平环中,当内持平环呈水平位置时,香盂因自身重量,可以前后轻微晃动而不会左右倾斜翻倒。但仅用一个持平环是无法避免香盂向轴向方向倾斜翻倒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轴向再做一个较大的持平环,将悬挂香盂的内持平环悬挂在外持平环上,并使两环的轴孔正好垂直,轴心线的夹角为90度。这样,内持平环能避免香盂前后方向倾斜;外持平环则能防止香盂(包括内持平环)左右倾斜。盂心随重心作用,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无论薰球怎么转动,盂内的香料都不会撒出,可置于被中或系于袖中。银薰球的这种结构完全符合现代航空航海中使用的陀螺仪原理。罗盘就是悬挂在一种称为“万向支架”的持平环装置上。这样,无论有多大风浪,船体怎样摆动,也无论在怎样复杂的气流中,飞机如何颠簸,罗盘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确保正常工作。

  在欧洲,最先提出类似设计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科学家达・芬奇(1452-1519),已较我国晚了1000多年。但遗憾的是,这项杰出的创造,在我国仅应用于生活用具。16世纪,意大利人希・卡丹诺制造出陀螺平衡仪并应用于航海上,使它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生活用具-方板链泵
方板链泵是一项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发明,最早出现在中国。它可分别以手拉、脚踏、牛转和水转等多种动力驱动。车身为一个盛水木槽,木槽两端分别装轮轴。由一连串相互平行的木板构成板式链(称行道板)置于槽内,并绕过车两端的轮板(称龙骨板叶)上,行道板与龙骨板叶相啮合。上轮轴两端各装上4枝拐木,踏动拐木,上轮运转,从而带动龙骨板循环转动,行道板在木槽内刮水上岸。根据方板的密封性能的不同,链泵所能提水的高度也不尽相同。
· 古代生活用具-皮带传动
皮带传动能够生产连续的旋转运动,将力从一个传动轮传导到另外一个上面。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国中国就出现了皮带传动。公元前15年历史典籍中就有关于皮带传送的记载。皮带传送的最早出现和中国丝绸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皮带传动对纺车的最终发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后出现的链条传动是在皮带传动的基础上出现的另一改进。皮带传动技术随着纺车一同传入了欧洲,其后推动了众多相关的发明。
· 古代生活用具-司母戊方鼎
铜鼎盛行在中国商、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221年)。由于铜鼎只有王侯才能使用,鼎成为一种重要的祭祀礼器,是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司母戊大方鼎是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它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高1。33米,重875公斤。从外观上看,司母戊大方鼎腹壁宽厚像墙,宽大肥厚的耳朵装饰猛虎咬人的纹样,鼎体四周是雷纹,四角是兽面纹,腹壁上铸着“司母戊”铭文。鼎的整个造型给人威武的感觉。它是1939年3月在中国中部河南省安阳侯家庄一个农田中被发现的。当时,正值中日战争,村民们恐怕被日军掠夺,又把它重新埋入地下。1946年6月再次挖出,可惜已经丢失一只耳朵。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时,将司母戊大方鼎运到首都北京珍藏。从司母戊大方鼎的铭文中可以推断,这件器物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铸造的。司母戊大方鼎充分显示了殷代青铜器的冶铸水平,从铸造痕迹上看,司母戊大方鼎是用20块模范一同铸成,...
· 古代生活用具-水力大纺车
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纺绩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 藏文化—生活用具—藏族日常用具
酥油桶对的每个家庭来说,酥油桶是一个最基本的日常用具,因为他们天天都得使用它。酥油桶分两种。一种是从奶中提酥油的桶,叫做"雪董",这种桶较大,高约四尺,口径近一尺,是牧区经常见到地生产性酥油桶。一种是家庭日用的酥油茶桶,藏语叫"甲董"。这种桶较"雪董"小,高二尺左右,直径约半尺。有的酥油茶桶很小,只有一尺多高,这适宜出门携带之用。酥油桶--不论是"雪董"还是"甲董",一般都是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桶筒;一部分是搅拌器,叫做"甲罗"。酥油桶的制作是十分讲究的,桶部用木板围成,上下口径一般大,外围用铜皮箍,上下两端用铜做花边,可以打出各种花纹,显得精美大方。搅拌器的"甲罗",制作就比较简单。先做一块比桶口稍小的圆木板,木板上凿四个直径为四公分的小孔,以便在桶内搅拌时,液汁和气体可以通过孔上动。圆板的中心安上一根比桶长半尺的木柄,木柄同样用铜箍在把手部分,作为酥油桶的装饰。做酥油桶的木料,一般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