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期军事人物-斛律金
魏晋南北朝期军事人物-斛律金,斛律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斛律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我国古代一首优美动听的敕勒族民歌,千百年来为我国各族人民所传颂,也是我国古代诗歌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天高云淡,阴山巍峨,草原辽阔,风吹草动,牛羊成群……这一切,象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敕勒歌》只用了二十七个字就如此形象地描绘了天空、高山、草原、牛羊、大地的场面,这在中外诗歌中也是罕见的。这首歌原来是用鲜卑语唱的,而歌唱者则是我国古代敕勒族的名将斛律金。
敕勒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也有人称他们为“高车”,秦、汉之际我国史籍上称为“丁零”。敕勒族与古代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敕勒族当时正处于奴隶社会,人民过着逐水草而居徙的游牧生活。畜牧生产以马、牛、羊、骆驼为主,相当繁盛。敕勒族包含许多部落,史书记载有十二部,斛律氏就是其中之一。
斛律金(公元488―567)生于南北朝北魏时期,他的高祖是当时敕勒有名的部落首领倍侯利。《魏书》记载说:“倍侯利质直,勇健过人,奋戈陷阵,有异于众,北方人畏之。”敕勒民间有这样的歌谣:“求良夫,当如倍侯利”。倍侯利在敕勒人民中间成了英雄的典范。倍侯利后来率部落投奔北魏。斛律金的祖父、父亲都在北魏政府中任很高的官职,屡立战功。斛律金曾被北魏政府任命为“第二领民酋长”,秋天到京城朝见,春天又回到部落,号称“雁臣”。
斛律金性格耿直,善于骑射,长于用兵,在北魏是具有丰富军事经验的名将。战场上,他观察一下地面,就可以判断出敌军的远近;他望一望飞尘,就大致知道敌军骑兵、步兵的多少。有一次,他奉命护送柔然的首领阿那环,途中射猎,阿那环为他的骑射技艺惊叹不已。斛律金不仅自己精于骑射,而且对儿孙们也要求得很严格。他的大儿子叫斛律光,字明月,小儿子叫斛律羡,字丰乐。每次他们出猎回来,斛律金一定要兄弟二人交获猎物。大儿子猎物不多,却得到了他的夸奖;小儿子猎物不少,他却严厉斥责。别人不解,问其原因,他说:“明月射的箭都在猎物的背上,而丰乐却是随便射箭,数量虽然多,技艺却比他哥哥差多了。”有一次,他把儿孙们召集来聚会射箭,看完后竟然哭了。他说:“明月、丰乐射箭不如我,诸孙儿又不如他们,我们家这样下去将会衰败的。”
公元535年,北魏分成了东魏和西魏,东魏当时的军政大权掌握在鲜卑化了的汉人高欢手中,斛律金随高欢多次征战,战功卓著。
公元537年,西魏的宇文泰率大军进攻东魏,高欢集二十万大军迎击,斛律金也随军出发。东魏大军强渡黄河和洛水,与西魏军会战于沙苑。西魏军队铁骑精锐,以逸待劳,出其不意地将东魏军队拦腰截断,以致东魏军队大溃。高欢到了这时还要再战,他派人拿着军士名册到各营去点兵,结果无人答应。高欢执迷不悟,硬要发动进攻,斛律金在旁劝他:“将领离心,士兵溃逃,不能再打下去了,应该立刻收拾剩余的部队向河东撤退。”高欢骑在马上听后仍犹豫不决,敌军这时已准备截断退路,斛律金知道形势万分危急,再迟一会,残局将不可收拾。他当机立断,用马鞭狠抽高欢的坐骑,才一块儿迅速撤退。这次战斗,东魏军队共损失八万多人,要不是斛律金当机立断,恐怕就要全军覆灭了。
公元546年9月,高欢率大军围攻西魏的重镇玉壁(今山西稷山县西南)。西魏的守城将领是韦孝宽,他善于随机应变,积极防御,使东魏大军久攻不克。高欢率大军苦战五十余天,死伤七、八万人,只好退兵。在撤退期间,军中又讹传高欢被韦孝宽一箭射中。西魏军队到处散布这个消息,一时东魏军队人心惶惶,军心不安。高欢为了稳定军心,便出来与将士见面,会见的时候,众人士气低落,无精打彩,失败的情绪笼罩着全军。高欢为了激励大家的情绪,便叫斛律金给大家唱《敕勒歌》。这位年过六旬,两鬓斑白的老将军严肃地站了起来,用鲜卑语唱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他那苍劲悲壮、慷慨激昂的歌声,使在场将士无不动容,人们仿佛看到了家乡的大好河山,富饶的草原,奔驰在雄伟的阴山的骏马……,精神顿时为之一振。高欢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站起来用鲜卑语又和唱了一遍。
斛律金随高欢征战多年,屡立战功,他为人正直,心怀坦白;深得高欢的信任。高欢经常告诫他的儿子说:“你任用的汉人很多,如果有人诋毁斛律老将军,千万别相信。”高欢临终时嘱咐儿子说:“斛律老将军为人正直,忠贞不二,要信任他和其它老臣。”
高欢的儿子高洋于公元550年建立了北齐,斛律金被封为咸阳郡王,不久又加封太师。后来,我国北方的另一个游牧民族柔然进攻北齐,斛律金亲自领兵抵御,取得胜利。回师以后,他又被封为丞相。高洋晚年昏暴,任意杀人。有一次高洋骑马捉矛,三次欲刺斛律金,斛律金强忍悲愤,岿然不动,毫无惧色,高洋只好缩手。
斛律金一家在北齐可以说荣华显贵之至。他官居丞相,大儿子斛律光为大将军,二儿子斛律羡和其它孙子都是镇守外地的大将。他的孙女有的当了皇后,有的当了太子妃,他的孙子娶公主为妻。斛律金不识字,没有文化,但他详知历代兴亡事,对自己富贵已极的家族很是担忧。他曾对儿子说过:“我虽然不读书,但也知道东汉外戚梁冀等一时得势,最后倾灭的历史。女儿当了皇后、贵妃,如果有宠,其它贵妃忌妒;如果没有宠,天子嫌弃。我们家只是靠忠心为国建立功勋取得富贵的,怎么能依靠女孩子们呢?”
公元567年,这位一生戎马倥偬,八十高龄的敕勒名将与世长辞了。斛律金死后五年,由于奸臣进谗,皇帝昏庸,遂使忠良遭诬,斛律金家满门被害。从此,斛律金父子的事迹不再为一般人所知,而斛律金慷慨高歌过的《敕勒歌》却作为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至今还闪烁着光辉,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这是我国古代一首优美动听的敕勒族民歌,千百年来为我国各族人民所传颂,也是我国古代诗歌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天高云淡,阴山巍峨,草原辽阔,风吹草动,牛羊成群……这一切,象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敕勒歌》只用了二十七个字就如此形象地描绘了天空、高山、草原、牛羊、大地的场面,这在中外诗歌中也是罕见的。这首歌原来是用鲜卑语唱的,而歌唱者则是我国古代敕勒族的名将斛律金。
敕勒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也有人称他们为“高车”,秦、汉之际我国史籍上称为“丁零”。敕勒族与古代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敕勒族当时正处于奴隶社会,人民过着逐水草而居徙的游牧生活。畜牧生产以马、牛、羊、骆驼为主,相当繁盛。敕勒族包含许多部落,史书记载有十二部,斛律氏就是其中之一。
斛律金(公元488―567)生于南北朝北魏时期,他的高祖是当时敕勒有名的部落首领倍侯利。《魏书》记载说:“倍侯利质直,勇健过人,奋戈陷阵,有异于众,北方人畏之。”敕勒民间有这样的歌谣:“求良夫,当如倍侯利”。倍侯利在敕勒人民中间成了英雄的典范。倍侯利后来率部落投奔北魏。斛律金的祖父、父亲都在北魏政府中任很高的官职,屡立战功。斛律金曾被北魏政府任命为“第二领民酋长”,秋天到京城朝见,春天又回到部落,号称“雁臣”。
斛律金性格耿直,善于骑射,长于用兵,在北魏是具有丰富军事经验的名将。战场上,他观察一下地面,就可以判断出敌军的远近;他望一望飞尘,就大致知道敌军骑兵、步兵的多少。有一次,他奉命护送柔然的首领阿那环,途中射猎,阿那环为他的骑射技艺惊叹不已。斛律金不仅自己精于骑射,而且对儿孙们也要求得很严格。他的大儿子叫斛律光,字明月,小儿子叫斛律羡,字丰乐。每次他们出猎回来,斛律金一定要兄弟二人交获猎物。大儿子猎物不多,却得到了他的夸奖;小儿子猎物不少,他却严厉斥责。别人不解,问其原因,他说:“明月射的箭都在猎物的背上,而丰乐却是随便射箭,数量虽然多,技艺却比他哥哥差多了。”有一次,他把儿孙们召集来聚会射箭,看完后竟然哭了。他说:“明月、丰乐射箭不如我,诸孙儿又不如他们,我们家这样下去将会衰败的。”
公元535年,北魏分成了东魏和西魏,东魏当时的军政大权掌握在鲜卑化了的汉人高欢手中,斛律金随高欢多次征战,战功卓著。
公元537年,西魏的宇文泰率大军进攻东魏,高欢集二十万大军迎击,斛律金也随军出发。东魏大军强渡黄河和洛水,与西魏军会战于沙苑。西魏军队铁骑精锐,以逸待劳,出其不意地将东魏军队拦腰截断,以致东魏军队大溃。高欢到了这时还要再战,他派人拿着军士名册到各营去点兵,结果无人答应。高欢执迷不悟,硬要发动进攻,斛律金在旁劝他:“将领离心,士兵溃逃,不能再打下去了,应该立刻收拾剩余的部队向河东撤退。”高欢骑在马上听后仍犹豫不决,敌军这时已准备截断退路,斛律金知道形势万分危急,再迟一会,残局将不可收拾。他当机立断,用马鞭狠抽高欢的坐骑,才一块儿迅速撤退。这次战斗,东魏军队共损失八万多人,要不是斛律金当机立断,恐怕就要全军覆灭了。
公元546年9月,高欢率大军围攻西魏的重镇玉壁(今山西稷山县西南)。西魏的守城将领是韦孝宽,他善于随机应变,积极防御,使东魏大军久攻不克。高欢率大军苦战五十余天,死伤七、八万人,只好退兵。在撤退期间,军中又讹传高欢被韦孝宽一箭射中。西魏军队到处散布这个消息,一时东魏军队人心惶惶,军心不安。高欢为了稳定军心,便出来与将士见面,会见的时候,众人士气低落,无精打彩,失败的情绪笼罩着全军。高欢为了激励大家的情绪,便叫斛律金给大家唱《敕勒歌》。这位年过六旬,两鬓斑白的老将军严肃地站了起来,用鲜卑语唱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他那苍劲悲壮、慷慨激昂的歌声,使在场将士无不动容,人们仿佛看到了家乡的大好河山,富饶的草原,奔驰在雄伟的阴山的骏马……,精神顿时为之一振。高欢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站起来用鲜卑语又和唱了一遍。
斛律金随高欢征战多年,屡立战功,他为人正直,心怀坦白;深得高欢的信任。高欢经常告诫他的儿子说:“你任用的汉人很多,如果有人诋毁斛律老将军,千万别相信。”高欢临终时嘱咐儿子说:“斛律老将军为人正直,忠贞不二,要信任他和其它老臣。”
高欢的儿子高洋于公元550年建立了北齐,斛律金被封为咸阳郡王,不久又加封太师。后来,我国北方的另一个游牧民族柔然进攻北齐,斛律金亲自领兵抵御,取得胜利。回师以后,他又被封为丞相。高洋晚年昏暴,任意杀人。有一次高洋骑马捉矛,三次欲刺斛律金,斛律金强忍悲愤,岿然不动,毫无惧色,高洋只好缩手。
斛律金一家在北齐可以说荣华显贵之至。他官居丞相,大儿子斛律光为大将军,二儿子斛律羡和其它孙子都是镇守外地的大将。他的孙女有的当了皇后,有的当了太子妃,他的孙子娶公主为妻。斛律金不识字,没有文化,但他详知历代兴亡事,对自己富贵已极的家族很是担忧。他曾对儿子说过:“我虽然不读书,但也知道东汉外戚梁冀等一时得势,最后倾灭的历史。女儿当了皇后、贵妃,如果有宠,其它贵妃忌妒;如果没有宠,天子嫌弃。我们家只是靠忠心为国建立功勋取得富贵的,怎么能依靠女孩子们呢?”
公元567年,这位一生戎马倥偬,八十高龄的敕勒名将与世长辞了。斛律金死后五年,由于奸臣进谗,皇帝昏庸,遂使忠良遭诬,斛律金家满门被害。从此,斛律金父子的事迹不再为一般人所知,而斛律金慷慨高歌过的《敕勒歌》却作为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至今还闪烁着光辉,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魏晋南北朝期军事人物-斛律光
斛律光(公元515年――572年),字明月,高车族,北齐朔州人、出身于将门之家,是北齐著名将领。其父就是那位以军功任北齐左丞相、封为咸阳郡王的斛律金,老将军在高欢军中唱《敕勒歌》名扬古今。斛律光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17岁被高欢提为都督,后为高澄亲信都督,不久为征虏将军,累升卫将军。一次随世宗打猎,一大鸟在云际飞翔,斛律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颈,大鸟如车轮旋转落地,却原来是一只大雕,被时人称之为“落雕都督”。斛律光刚直,治军严,打起仗来,总在前方指挥,因此他的部队战斗力很强。在北齐和北周的频繁战争中,他带兵几十年,多次立功,从没有打过败仗,北周将士都很怕他。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北周派大将达奚成兴侵齐平阳(山西临汾西南),北齐派斛律光率步骑3万抵抗。达奚听说是斛律光迎战,不战而退,齐军乘胜追入周境,俘虏了周军2000多人。是年冬,北周宇文护亲自挂帅,以柱国大司马尉迟迥为先锋,率兵10万攻打...
· 魏晋南北朝期军事人物-桓温
[将门之子]桓温所属的是谯国龙亢桓氏家族,在南渡的北方人士中,声望远远不及琅玡王氏,陈郡谢氏和颖川庾氏。他那个为了东晋王室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父亲桓彝本来家世孤清,因平定王敦之乱而上升为与郗鉴,温峤,庾亮等名望相近的名臣。后来桓彝在苏峻之乱中,勤王战死,声名是提高了,可是家道又中落了。桓温兄弟家贫无援,母亲生病要以羊为药引,竟也无力购买,结果把幼弟桓冲典押给卖主,才换得一头羊。后来桓温十八岁时手刃仇人之子,有勇有谋,如此胆识,也为他日后打仗时那种勇猛的气概打下了基础。(桓温经常临战以元戎的身份冲锋陷阵)出身于如此家世,桓温不能像王谢子弟那样,优游傲啸于东山之阴就可以取得高位(这算不算是吃软饭呢?)。胸怀大志的桓温只能按乃父的路子,从建立军功来跨入政治之门。后来桓温以天子佳婿的身份进入政界,在当时执政者庾翼的任用下,仅是个“先锋小督”而已,充其量是个中级军官,而且还是临时的。后来庾翼去世,各门...
· 魏晋南北朝期军事人物-蔡佑
蔡佑,字承先,西魏、北周名将,他的父亲蔡袭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和西魏关陇地区的官员,蔡佑并不是代北武川人,也不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亲族,但却以他的勇猛忠诚,得到了宇文泰的信任,成为宇文泰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蔡佑年少时就有大志,他经常和好朋友李穆(后为宇文泰亲信,北周上柱国,并州总管)互相勉励说;“大丈夫当建立功名,以取富贵,怎么能长期处于贫贱的境地呢!”说完,两人抚掌大笑。宇文泰入关陇行原州事时,将蔡佑招为己用,后来宇文泰任夏州(统万城)刺史时,蔡佑已是其帐下都督.关西大都督贺拔岳(宇文泰的老上级)被侯莫陈悦所害后,贺拔岳的众将在平凉推举宇文泰作为新领袖,派遣使者杜朔周到夏州迎接宇文泰,夏州当地的望族弥姐元进等有异心,蔡佑果断的将其斩于帐下,稳定了军心,因此得到了宇文泰的器重,被收为义子,从此跟随宇文泰征讨侯莫陈悦,迎魏孝武帝入关,与东魏的小关之战,弘农之战,沙苑之战,皆有战功,在与东魏的河桥之...
· 魏晋南北朝期军事人物-葛荣
?――528年北魏漠河北农民起义首领。鲜卑族人。初为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镇将。六镇起义失败后,他投靠鲜于修礼,孝昌二年(526年)杀叛将元洪业,接着领导起义部众。当年九月,博野白牛逻(今河北蠡县)一战,斩杀章武王元融,自称天子,国号齐。后乘胜进军,杀魏军最高统帅元琛,占据河北数个州县,拥兵数十万。起义过程中,他欺凌汉族的民众,拉拢豪强地主,又偷袭杀死杜洛周,导致起义部队的分裂,相州(今河北磁县)一战中,被尔朱荣俘获杀害。
· 魏晋南北朝期军事人物-王猛
前秦王猛(325~375)王猛,字景略,晋北海(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王猛英俊魁伟,雄姿英发,为人谨严庄重,深沉刚毅,气度弘远,对琐细之事略不关心,更不屑于与俗人打交道,因而时常遭到浅薄浮华子弟的轻视和耻笑。王猛却悠然自得,从不计较。隐居华阴山。公元354年,东晋桓温北伐,击败了前秦苻健以后驻军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关中父老争相携酒犒劳,男女夹路聚观。王猛也身穿麻布短衣,前往大营求见。在大庭广众面前,王猛一面扪捉虱子,一面与桓温纵论天下大事,旁若无人。桓温暗暗称奇,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率十万精兵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可是关中豪杰却无人前来效劳,这是为甚么?」王猛答道:「阁下不远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已近在咫尺,却不渡过灞水,大家都摸不透阁下的心思,所以无人前来。」一句话触到了桓温的心病,一时竟无言以对。沉默了好久,桓温才说道:「江东没有一个人比得上您的才干。」不久,桓温决定退兵。临行前,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