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军事人物-刘琦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99
转发:0
评论:0
古代军事人物-刘琦,刘琦(1098―1162),字信叔,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南宋著名的军事将领。

  刘琦(1098―1162),字信叔,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南宋著名的军事将领。

  父刘仲武,熙宁时补官,积功为泾原路第一将、熙河路兵马都监。元符二年(1099),从王赡占领邈川城(今青海乐都南),建为湟州,刘仲武以功任河州(今甘肃东乡西南)知州。崇宁四年(1105),随高永年西征失利,降为西宁都护。大观二年(1108),从童贯征西,招降羌王臧征仆哥,收复积石军(今贵德西),以功受到宋徽宗召见,九子“悉命以官”。后历任西宁州、渭州(今甘肃平凉)、熙州(今临洮)、秦州知州,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等职,领泸川军节度使。宣和二年(1120)死于熙州知州任上。刘仲武九子,以刘锡、刘最知名。

  刘琦为刘仲武第九子,史称德顺军(今宁夏隆德)人,当为出生地。大观年间入官。南宋建立后,任岷州(今甘肃岷县)知州、陇右都护。建炎三年(1129),南宋为牵制东南地区金军南侵,派知枢密院事张浚兼任宣抚处置使以经营川、陕,刘琦被任为泾原路经略使兼渭州(今平凉)知州。建炎四年九月,宋、金决战于富平(今陕西富平东北)时,刘琦“身先士卒”,抗击金兵,激战半日,胜负未分。宋军已击败金左路完颜宗弼所部,但由于环庆经略使赵哲弃军先逃,导致宋军全线溃败。赵哲以此被斩首,其部属慕容洧据庆阳(今属甘肃)叛变,进攻环州(今环县),刘琦因回救不及而被降为绵州(今四川绵阳)知州兼沿边安抚使。

  绍兴三年(1133)冬,金军攻占和尚原(今甘肃宝鸡西南)。宋军重新调整防务,刘琦负责文州(今文县)、龙州(今四川平武西南)至威州(今理县东北)、茂州(今茂县)一带防务。绍兴四年三月,川陕宣抚司都统制吴玠抗击金兵于仙人关(今陕西略阳西北),刘琦奉令驰援,与吴玠会师。八月,宋高宗得知刘琦战绩,诏令到行在临安朝见,被川陕宣抚使王似以刘琦“守边不可遣”为由,继续留在川陕边境。绍兴五年二月,宋高宗“诏将兵不须起发,令疾速赴行在”。七月,当岳飞杨么起义后,正在湖湘的宰相张浚,想中途截留刘琦任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州,宋高宗再次“诏趣赴行在”,到后被任为江南东路马步军副总管、带御器械。从此,刘琦离开西北而在东南战场上建功立业。 

  绍兴六年二月,因宋高宗的心腹杨沂征,任命刘琦临时接替杨沂中,兼权提举宿卫亲军,说明宋高宗对刘琦相当信任。十月,伪齐南侵,宋高宗亲征抗击,刘琦改任浙西、淮东沿海制置副使,以加强南宋的海防、江防。

  绍兴七年正月,当宋高宗巡幸在平江时,行营前护副军都统制王彦所部与权主管侍卫亲军马军司公事解潜部属械斗,解潜被罢职,宰相张浚荐刘琦文武全才,被任为权主管侍卫亲军马军司及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公事,统管重建的三衙军,但三衙军数量不多,只是宋高宗的护卫军。二月,王彦罢兵权出任地方官,将王彦所部也隶属于刘琦。刘琦将侍卫马军司2000多人及王彦所部万人,淘汰老弱,整编为六军十二将,共6000人。十月,刘琦兼任庐州知州、淮西制置副使、主管淮西安抚司公事,率部进驻庐州。绍兴八年六月,刘琦奉诏移驻镇江,不久改任枢密院都统制,刘琦所部成为枢密院的直属部队。绍兴九年二月,刘琦升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并再次担任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

  绍兴十年正月,刘琦任东京副留守兼节制军马。三月,刘琦率所部6000人和殿前司3000人以及诸军家属前往。同年五月,金破坏和议,当刘琦于五月中旬到达顺昌府(今安徽阜阳)时,东京留守孟庾已向南犯的金军主帅宗弼投降。刘琦与顺昌知府陈规立即部署防务,坚壁清野,拆除、烧毁城外民房,修缮城池,部将许青、贺辉、焦文通、钟彦、杜杞等分守四城门。五月末,金军开始围攻顺昌。六月初,围城中的刘升任枢密院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随后又接到“择利班师”的诏旨,刘琦认为大敌当前,不能轻易退兵,应继续坚守。由于刘琦屡败攻城金兵,金军主帅完颜宗弼(兀术)亲率主力由开封赶到顺昌,对金将说:“顺昌城壁如此,可以靴尖踢倒,来日(顺昌)府衙会食。”次日清晨,10万金军四面猛攻,宗弼率重铠亲兵“铁浮图”(铁塔兵)进攻东门,刘琦亲自率军出东门抗击,宋军将士以枪揭去金兵兜牟,以刀斧斫敌臂,甚至以手抓扯,恶战大半天,终于将金军打败。刘琦“遍诣诸营,抚劳官军及安慰中伤之人,盖家至户到,人人皆得其欢心”,鼓舞士气,准备再战。金军害怕刘琦派兵夜袭,加上大雨及颍河水涨,相持数日后,只得撤兵北归。顺昌之战阻遏了金军南侵的矛头,稳定了局势。当时“马军都虞候刘大败乌珠(宗弼)于顺昌,乌珠拔寨还东京,两淮遂定”,被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刘琦以功建节,授武泰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顺昌知府、沿淮制置使。同年七月,刘琦任淮北宣抚判官,时岳飞北伐驻颍昌(今河南许昌),而张俊已自毫州退兵,岳飞已陷入于孤军作战地位,告急于刘琦,刘琦派部将雷仲出兵牵制,进抵太康(今属河南)。岳飞被迫奉诏南撤,岳飞部将赵秉渊尚坚守淮宁府(今淮阳),刘琦部将韩直协助赵秉渊击退进犯的金军。九月,在宋高宗、秦桧乞和政策下,诸大将都奉诏退兵,刘琦退驻太平州。 

  绍兴十一年正月,金军攻占寿春府,刘琦率部渡江抗击南下的金军,到达庐州,刘琦随即巡视,因其城残破不利于防守,随即冒雨退向东关(今含山西北),“依山据水,以遏金人之冲”。二月,刘琦自东关出兵至柘皋,与10万金军相遇,杨沂中、王德等军先后到达,宋、金两军会战,金军大败,退向西北的紫金山。柘槔之战是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也是宋、金绍兴和议前的最后一次决战。金军战败后逐步北退,主帅张俊因争功而忌妒刘琦,命刘琦先回,自己想与杨沂中耀兵淮上以显声威,但当得知北退的金兵正攻打濠州时,又命刘琦率军北上抗金。由于轻敌,杨沂中、王德被金伏兵所袭而大败,张俊、杨沂中、王德等惊慌南逃渡江,只有刘琦“乃按部位,整旌旗,最后徐行”,驻军历阳(今和县),奏请准许后,才渡江回归太平州,这也使张俊、杨沂中怀恨在心。

  同年四月,宋高宗、秦桧罢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兵权,刘琦因而自请退闲。七月,尽管枢密副使岳飞请求不要罢刘琦的兵权,但刘琦仍被罢军权,改任为荆南府(今湖北江陵)知府。绍兴十七年,以宫观退闲,绍兴二十五年,重又起用为潭州知州。绍兴二十七年,加太尉,又任荆南知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绍兴二十九年,面对金帝完颜亮准备南侵的形势,刘琦兼节制荆南府屯驻御前军马,重掌兵权。绍兴三十年五月,设荆南府御前诸军都统司,刘琦兼任都统制。十月,刘琦调任镇江府御前诸军都统制,随即拣退病马,训兵练卒。

  绍兴三十一年六月,刘琦移骑军渡江屯驻扬州。面对金军大举南下的形势,宋高宗想借助刘琦顺昌之战建功的威名,任命刘琦为淮南、浙西、江南东西路制置使,以建康府都统制王权为副使。八月,刘琦扶病出镇扬州,并派部将王刚屯守宝应(今属江苏),又派部将吴超进驻淮河南岸的盱眙军(今盱眙县)。 

  十月,刘琦又兼京东、河北东路招讨使。随后扶病前驻盱眙军部署防务,又沿淮河进至淮阴,正当刘琦在淮东抗击金兵,主管淮西防务的王权及其部属,当金军渡淮南下,便即不战而逃。面对金军临江的形势,宋高宗以金字牌召刘琦退兵守江。刘琦自淮阴退到扬州时,金军已占领真州(今仪征)。刘琦退守长江边的瓜洲镇,无日不战,为稳定人心,又将妻、子从镇江渡江迁来瓜洲。金军占领扬州后,以重兵南下争夺瓜洲渡,与刘琦部将左军统领员琦相遇于皂角林,员“琦陷重围,下马死战数十合,中军第四将王佐以步卒百有四人往林中设伏”,杀败金兵,金又派大量生力军前来,刘琦也派两军支援员琦,双方恶战大半天,金军死伤三千余人,战败退兵。皂角林之战是此次金军南犯以来首次失利的恶战,被列入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但淮西主将王权已逃回江南,宋高宗诏令刘退回江南,专守长江防线,遂留其侄中军统制刘琦汜率部属1500人坚守瓜洲渡口,已病重的刘琦乘肩舆渡江到镇江,知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叶义问即以李横代刘琦指挥作战。十一月,金军再次大举进攻瓜洲渡,李横、刘琦汜战败,金军占领瓜洲渡口。数日后,“采石之战”,虞允文组织军民,打败企图渡江南下的金帝完颜亮,完颜亮东走扬州,不久为部下所杀。 

  绍兴三十二年(1162)二月,刘琦病死于临安,后谥武穆。《宋史》称:“刘琦神机武略,出奇制胜,顺昌之捷,威震敌国,虽韩信上之军,无以过焉”。又称:“金主亮之南也,下令有敢言姓名者,罪不赦。枚举南朝诸将,问其下孰敢当者,皆随姓名其答如响,至,莫有应者,金主曰:吾自当之。然卒以病不能成功。”评论虽不无夸张,但刘琦抗金,除形势不利而主动退兵外,大多战胜,因而被“世传通阴阳家,行师所避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军事人物-韩琦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韩琦出身世宦之家,父韩国华累官至右谏议大夫。韩琦3岁父母去世,由诸兄扶养,“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天圣五年(1027),弱冠之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今属山东)。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景�v元年(1034)九月,迁开封府推官。二年十二月,迁度支判官,授太常博士。三年八月,拜右司谏。韩琦在担任谏官的三年时间内,敢于犯颜直谏,诤言谠议,“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尤其以宝元元年(1038)所上《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最为知名。当时灾异频繁发生,流民大批出现,而当朝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却束手无策,“罕所建明”。韩琦连疏四人庸碌无能,痛陈宋朝八十年太平基业,绝不能“坐付庸臣恣...
· 古代军事人物-刘方
刘方(?―605年),京兆长安(今陕西省长安县)人,隋朝名将。刘方“性刚决,有胆气”(《隋书・刘方列传》)。北周时承御上士,不久因战功拜上仪同。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相州总管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对此不满,公开起兵反对杨坚(参见杨坚平尉迟迥之战)。刘方随上柱国韦孝宽平定了尉迟迥之乱。因功加开府,赐爵河阴县侯,邑八百户。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刘方进爵为公。隋开皇三年(583年),刘方随卫王杨爽出征(参见隋反击之战),于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大破沙钵略可汗军,进位大将军。此后历任甘、瓜二州刺史,尚未出名。仁寿二年(602年),交趾(郡治宋平,今越南河内)俚人(古族名,主要分布在广东西南沿海及广西东南等地)首领李佛子叛乱(参见隋平李佛子叛乱)。占据越王故城,并派其...
· 古代军事人物-刘仁恩
刘仁恩,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隋朝大将。刘仁恩的事迹少见于史书,《隋书・刘仁恩列传》中说他“倜傥有文武干用”。刘仁恩最初为徐州刺史。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六月,相州(今河北省临漳西南邺镇)总管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恐杨坚专权对北周不利,公开起兵反对杨坚(参见杨坚平尉迟迥之战)。尉迟迥派其将毕义绪据守兰陵,刘仁恩奉源雄之命将其平定(此事见《隋书・源雄列传》)。后刘仁恩为毛州刺史,因治理有方,政绩号称天下第一。隋开皇四年(584年)四月,又升为刑部尚书。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隋文帝为统一中国,开始了灭陈的战争(参见隋灭陈之战)。是月上旬,隋行军元帅杨素按隋灭陈作战部署,首先率舟师自巴东郡(今四川奉节东)东下三峡,在长江上游发起攻势作战。军至流头滩(今湖北宜昌西北),陈将戚昕率青龙战船百余艘、战士数千人坚守前方狼尾滩。狼...
· 古代军事人物-刘武周
刘武周,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德五年(622年)。祖籍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迁居马邑(今山西朔州)。刘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喜结交豪侠,后离家前往洛阳,投奔隋太仆杨义臣。大业八年至十年(612至614年),隋炀帝杨广曾三次进攻高丽,刘武周应募东征,因军功被提拔为建节校尉。东征师还,刘武周返归马邑,担任鹰扬府校尉。大业十三年(617年),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内,得兵万余人,自称太守。为了立稳脚跟,他派遣使者依附于。隋雁门郡丞陈孝意、虎贲将王智辩合兵征讨刘武周,将他围困于桑乾镇(今山西山阴南)。刘武周援引骑兵共击隋军,王智辩兵败被杀,陈孝意奔还雁门。刘武周趁势袭破楼烦郡,进取隋炀帝的行宫汾阳宫。为了取得进一步的扶持,刘武周将俘获的隋朝宫女献给,突颜始毕可汗以战马回报他。刘武周如虎添翼,兵威益振,攻陷定襄,又回军马邑。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
· 古代军事人物-潘美
潘美(925―991),字仲询,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宋初名将。初事周世宗柴荣,补供奉官,高平之战后,迁西上标门副使。潘美与赵匡胤素厚,后拥立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颇受重,因功累迁防御使。开宝三年(970),潘美为贺州道兵马行营都部署,率十州兵攻南汉(参见宋灭南汉之战)。9月,围贺州(今广西贺县东南),闻南汉援军将至,佯退20里,以奇兵于南乡(今贺县南信都)设伏,大败南汉援军万余,遂克贺州。继而转兵攻韶州(今广东韶关),以强弓劲弩破南汉军象阵,击败其主力10余万(参见韶州之战),克韶州。四年二月,率军与南汉军6万对峙于广州城北马迳,遣军夜焚其营,乘火急攻,俘斩万计,继趋广州灭南汉。授山南东道节度使。七年,任�N州西南面行营都监,与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曹彬率军由江陵顺江而下攻南唐(参见宋灭南唐之战)。八年正月,宋军进抵秦淮河,舟楫未备,率部涉水抢渡,会大军击江宁(今南京)城下的10余万南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