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高鹗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9
转发:0
评论:0
高鹗,高鹗(约1738~约1815)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
  高鹗(约1738~约1815) 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少年时喜冶游。中年一度在外课馆。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诗宗盛唐,词风近于花间派,论文则"辞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诚",强调以意为主。他热衷仕进,累试不第,乾隆五十三年(1788),始为顺天乡试举人。六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六年(1801)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在任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晚年家贫官冷,两袖清风。所以虽著作如林,却多未及问世而赍志以终。

  据张问陶《船山诗草・赠高兰墅鹗同年》诗自注说:"传奇《红楼梦》80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并有"侠气君能空紫塞,人自说《红楼》"之句。一般认为长篇小说《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一说是程伟元与高鹗共同续成,也有据乾隆间萃文书屋本《红楼梦》程伟元"序"及"引言"谈及陆续购得后40回续书残抄本事,认为另有续写之人,程、高只做了修补整理工作。程伟元(?~约1818)字小泉,苏州人。以科场失意,一生未仕。乾隆末年流寓京师,得与高鹗相识,其时高鹗正当科场蹭蹬,"闲且惫矣",遂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共同以活字版首次刊行 120回《红楼梦》(世称"程甲本")。翌年又大量改动前80回文字情节,续书亦多有修改,仍由萃文书屋印行(世称"程乙本"),此后坊间通行即此种刊本。

  《红楼梦》后40回续书,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显然不如曹雪芹所著前80回。但其最大贡献在于能遵循曹雪芹隐喻暗示的线索,大体完成全书的悲剧构思,使故事首尾完整,因而使《红楼梦》得以迅速广泛地流传开来。对于一些重要情节的处理,如贾府日渐衰败,大祸迭起而导致锦衣军的查抄,黛死钗嫁、宝玉出家以完成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等,都能体察原作的艺术用心,与前书有所呼应,气氛也较一致,并具有一定感染力量。某些章节如夏金桂撒泼、贾政作官、黛玉焚稿及袭人改嫁等描写都写得较为生动。但续书存在严重缺陷,根本之点是背离了曹雪芹原著的精神,结尾写贾宝玉科考中举,贾府衰败后居然又"沐皇恩"、"延世泽"、"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等等,显然有乖原作主旨,也未能摆脱"大团圆"的窠臼。它还过多渲染了神鬼显灵、因果报应之类的迷信色彩。在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细节描写等方面也存在许多失败之处。此外,程伟元、高鹗对前80回的改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原著。例如对贾宝玉的对话、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等方面的多处文字修改和尤三姐故事的变动,反映出他们无论在思想认识、艺术才能还是审美情趣上,都与曹雪芹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尽管如此,这种续书与同时代的其他各种《红楼梦》续书相比,显然胜过一筹。它得以随曹著前80回而广泛流传,不是偶然的。

  高鹗另有诗文著作多种,《清史稿・文苑二》著录有《兰墅诗抄》,杨宗羲《八旗文经》著录《高兰墅集》,今俱佚。现存《兰墅十艺》(稿本)、《吏治辑要》及诗集《月小山房遗稿》、词集《砚香词・簏存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高鹗
生平祖籍奉天铁岭,少年时喜冶游,同“少时酒伴”,“趁蝶随蜂,浪赢两袖香留。”,“天才明敏,遇事如锥脱颖,无所不办”,工戏曲,绘画、于“金石之学亦靡不通晓”。热衷仕进,累试不第。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式顺天乡试举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中乙卯恩科进士,殿试三甲第一名。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六年(1801年)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晚年家贫。《清史稿·文苑二》载其事。著作高鹗工诗文,有《兰墅诗钞》、《高兰墅集》、《月小山房遗稿》等。红楼梦后四十回高鹗和程伟元一起发行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程伟元《红楼梦序》、高鹗《红楼梦序》以及程、高合写的《红楼梦引言》中,也述及高鹗“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高鹗本人也写过一首题为《重订〈红楼梦〉小说既竣题》的诗。一般认为,后四十回《红楼梦》是高鹗、程...
· 高鹗续写《红楼梦》狗尾续貂高鹗续写差在哪
自胡适作考证,红学界长期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系高鹗续成。进入21世纪后,更新为“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高鹗续写《红楼梦》狗尾续貂红楼梦原书大约一百一十回,是曹雪芹和脂砚斋写完了的,后来书稿遗失了,只剩前八十回,在曹雪芹死后三十年高鹗和一个书商程伟元合作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高鹗虽然已经很有才了,但是跟曹雪芹一比也只是狗尾续貂。除了少数几个人的命运符合曹翁的原意,大部分人的命运以及整本书的写作思路全给扭曲了。续书也不只是高鹗一个人,其实有很多人续写过红楼梦,因为高鹗和程伟元合作的这个版本被大量印刷,所以是流传最广的。高鹗不但续写,还删改前八十回的原文,这是我不能原谅他的地方,如果要读红楼梦的话就看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是最早的版本,不要读经过高鹗删改过的程甲本和程乙本,也就是通行本,有很多地方被删的已经读不通了。高鹗狗尾续貂一说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很多...
· 提到高鹗人们总是想起红楼梦,高鹗自己的诗究竟写得如何?
很多人都是因为《红楼梦》才知道高鹗这个名字的,早年普遍说法是《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由高鹗续写的,他也因此背负了不少骂名,不过《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究竟是谁仍有争议,小编在这里也并不想过多讨论,今天主要想给大家分享一下高鹗自己所作的诗,让大家对他有更多的了解。《老松》老松拔地起,苍翠一千寻。凛有风云气,孤存天地心。涛翻龙甲动,月落鹤巢阴。莫漫工师冀,艰哉梁栋任。这首诗将老松的苍劲有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孤寂傲岸,凛然于天地间,体现了诗人渴望有所作为的壮志。《题林远村草堂抱膝图》十年犹不字,抱膝且孤吟。诗为问奇瘦,酒逢谈侠深。迢迢白云屋,落落阆风襟。只有山村叟,时来听素琴。高鹗在诗中刻画了一个酷爱诗画和抚琴的山间隐士形象,寥寥几语就点明了他的隐居生活,古代隐士以诗酒风流为尚,诗中也选取了这二端,非常具有代表性。接着描写他超凡绝世的举止,乃是出自山中白云的熏陶,更是来自于他宽广清明神仙一样的襟怀和豪...
· 清代编辑者高鹗简介资料
清代编辑者高鹗简介资料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辽宁铁岭人,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及第,历官内阁中书、汉军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等职。有《月小山房遗稿》《砚香词.簏存草》等作品传世。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高鹗应友人程伟元之邀协助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自胡适作考证,红学界长期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系高鹗续成。嘉庆二十年(1815),高鹗卒,享年57岁。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高鹗在他自己的履历上写的出生日期是“戊寅年十月十七日寅时生”(见顾廷龙主编《清代朱卷...
· 清代文学家高鹗简介他是怎么死的?高鹗有没有续写《红楼梦》?
人物档案姓名:高鹗别名:兰墅、云士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清朝出生地:北京出生时间:约乾隆三年(约公元1738年)去世时间:约嘉庆二十年(约公元1815年)职业:作家、小说家、红学家主要成就:续写《红楼梦》(有争议)代表作品:《高兰墅集》,《兰墅诗钞》高鹗为清代文学家,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乾隆三年,高鹗出生,寓居北京。高鹗家算是还比较富裕,父亲还事一个读书人,所以高鹗自幼受儒家传统教育长大。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却并不受儒学的禁锢。年少之时,高鹗喜欢野游,与玩伴们放荡闲逛,“趁蝶随蜂,浪赢两袖香留”。年长之受,开始追求科举功名,于是开始用功读书,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经史方面。然而他几次上京赶考,最终都落得个金榜无名,名落孙山的地步。坎坷的科举之路,给高鹗造成很大的精神冲击。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开始放弃科举,到了外地做了一个私塾先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