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中
李建中,字得中,自号岩夫民伯,京兆(今河南西安)人,徙居入蜀,后侍母居洛阳,聚学以自
字得中,自号岩夫民伯,京兆(今河南西安)人,徙居入蜀,后侍母居洛阳,聚学以自给。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甲科,历太常博士、直集贤院,迁金部员外郎、工部郎中。建中性简静,风神雅秀,恬于荣利,前后三求掌留司御史台,人称“李西台”。苏轼《书和靖林处士诗后》称其“留台”。建中尤爱洛中风土,就构园池,号曰“静居”。好吟咏,每游山水多留题。年六十九卒。
建中善书札,为北宋初期著名书法家。真、行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从流传作品来看,气格遒劲淳厚,基本上沿绪唐代书法的余风,主要得力于唐欧阳询、颜真卿,并糅合了魏晋书法的风神,有一种丰肌清秀、气宇轩朗的特点。其书人多摹习,争取以为楷法。尝手写郭忠恕《汗简集》以献,皆笠斗文字,有诏嘉奖。宋陈师道《后山丛谈》谓“李西台书学张从申。”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云:“西台本学王大令书,而拘挛若此,犹韩非之学黄老、李斯之师荀卿也。然观笔势尚有先贤风气,固自佳。”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李建中字形瘦健,始得时誉,犹恨绝无秀异。”宋黄庭坚云:“西台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元赵孟\云:“西台书去唐未远,犹是唐人余风。”明王世贞《法书苑》云:“尝得古文《孝经》研玩临学,遂尽其势。”唯苏轼评云:“建中书虽可爱,终可鄙;虽可鄙,终不可弃。”
唐人的书法通过五代的杨凝式、宋初李建中的继承和发展,慢慢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宋代书法。流传至今的李建中书法墨迹比较少,其中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土母帖》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同年帖》最为出名。
土母帖
建中善书札,为北宋初期著名书法家。真、行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从流传作品来看,气格遒劲淳厚,基本上沿绪唐代书法的余风,主要得力于唐欧阳询、颜真卿,并糅合了魏晋书法的风神,有一种丰肌清秀、气宇轩朗的特点。其书人多摹习,争取以为楷法。尝手写郭忠恕《汗简集》以献,皆笠斗文字,有诏嘉奖。宋陈师道《后山丛谈》谓“李西台书学张从申。”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云:“西台本学王大令书,而拘挛若此,犹韩非之学黄老、李斯之师荀卿也。然观笔势尚有先贤风气,固自佳。”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李建中字形瘦健,始得时誉,犹恨绝无秀异。”宋黄庭坚云:“西台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元赵孟\云:“西台书去唐未远,犹是唐人余风。”明王世贞《法书苑》云:“尝得古文《孝经》研玩临学,遂尽其势。”唯苏轼评云:“建中书虽可爱,终可鄙;虽可鄙,终不可弃。”
唐人的书法通过五代的杨凝式、宋初李建中的继承和发展,慢慢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宋代书法。流传至今的李建中书法墨迹比较少,其中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土母帖》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同年帖》最为出名。
土母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