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王寂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9
转发:0
评论:0
王寂,王寂(1128~1194)金代文学家。字元老。蓟州玉田(河北玉田)人。海陵炀
  王寂(1128~1194) 金代文学家。字元老。蓟州玉田(河北玉田)人。海陵炀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历任太原祁县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中都路转运使等职。卒谥文肃。

  王寂是金代中叶的重要作家,工诗文。他生活在金朝的鼎盛时期,诗中有不少闲适情趣。例如:"吾爱吾庐事事幽,此生随分得优游。穷冬夜话蒲团暖,长夏朝眼竹簟秋。"(《易足斋》)但是由于他在户部侍郎任上曾以救灾不力贬谪南疆,因而后期也有一些抒发去国怀乡之思的作品。如:"擢贾之发罪莫数,君恩犹许牧边州。梦寻蓟北山深处,身在淮西天尽头"(《思归》)等,就是这种忧思愁绪的生动写照。元好问曾称他"专于诗",其"残梦关河鳌禁月,旧游灯火马行春"(《元夕有感》),"五年风雪黄州闰,万里关河渭水秋"(《留别郭熙民》),都是为人传诵的佳句。《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寂诗境清刻□露,有戛戛独造之风;古文亦博大疏畅,在大定、明昌间卓然不愧为作者。"他的诗歌和散文对与其同时而稍晚的王若虚、李俊民都有一定影响。

  著有《拙轩集》、《鸭江行部志》、《辽东行部志》。《拙轩集》原本久佚,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分为6卷,有光绪间海丰吴氏《九金人集》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真寂法亲王
经历886年(仁和二年)诞生。年代不详亲王宣下。899年(昌泰元年)元服。901年(延喜元年)上总太守、无品。出家。927年(延长五年)入道上总太守甍。三品。系图家庭父:宇多天皇母:橘义子(橘广相女)妃:菅原宁子(菅原道真女)妾:橘公廉女相关项目昌泰之变
· 裴寂
裴寂,唐初大臣。蒲州桑泉(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位运城县西北)人。隋末任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宫副监。与李渊交谊深厚,为李渊太原起兵策划者之一。并以晋阳宫米九百万斛、杂彩五万段、铠四十万枚支援出兵。后李渊进兵至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他又支持李渊称帝,唐建国后,他任尚书仆射,最为李渊所宠信。在新唐书《裴寂传》中介绍相对完善。
· 圆寂
词语释义涅槃是宗教用语,来自古印度。在各古印度宗教里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在印度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涅槃在佛教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是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标。在中文世俗世界里涅槃一词常被等同于在肉体身心死亡的同时,其精神或灵魂获得永生或再生。(但已与原意不同。)圆寂一词在日常中文使用中渐渐变得与佛教里的涅槃概念有所不同,而更加偏向于涅槃一词在中文世俗世界里用法。比如,人们常称僧尼去世为圆寂以恭维其已经达到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标。参见涅槃
· 元寂
元寂,唐朝诗人。生卒年月,籍贯生平不详。
· 裴寂
生平其祖父裴融,父亲裴孝瑜。他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长大。十四岁,补郡主簿。隋朝开皇年间,调左亲卫。到了隋炀帝大业年间,为齐州司户参军,后任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大业十三年(617年),反隋军风起云涌,隋炀帝在江都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裴寂与李渊早就相识,二人昼夜饮宴,愈发亲密。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和晋阳县令刘文静密谋起兵,谋划已定,让裴寂去劝说李渊。他对李渊说:“今盗遍天下,城阖外即战场,虽徇小节,犹不脱死。若举义师,不特免祸,且就大功。”于是李渊决定起兵。裴寂马上进献宫女五百,米九百万斛,杂彩五万段,铠四十万首,以供军用。后李渊建大将军府,裴寂为长史,封闻喜县公。攻下长安后,赐裴寂良田千顷、甲第一区、物四万段,转为大丞相府长史,封魏国公,食邑三千户。此后,隋炀帝在江都被杀,裴寂又积极帮助李渊受禅称帝,世称唐高祖。李渊即位后,对裴寂说:“使我至此者,公也。”拜为尚书右仆射,赐御膳。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